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68999848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8.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 .水痘的症状以及预防措施水痘的症状:通常先出现低热、厌食、头痛、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至2天后出现红色斑疹,随后很快变成疱疹,3至4天后变干、结痂、脱落,不 留疤痕。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往往同时出现,成为“四代同堂”,这是水痘 特有的症状。水痘的皮疹常先出现在胸部、腹部、背部和头皮,然后陆续在面部 和身体的其他部位出现。水痘的预防:很多疾控专家介绍,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非常有效的措施, 即时接种水痘疫苗能够避免感染水痘或者减轻症状和疾病的严重水准。2 .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以及预防措施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咽峡炎,临床特点为急性发热和咽峡

2、部疱疹。 起病急,反反复复高热,体温可达到 39-40 C,发热能够持续2-6天。检查可见 咽部充血明显,病程初期可仅见上腭鲜红色小红点,很快舌咽弓、软腭、扁桃体、 硬腭出现灰白色小疱疹,周围有红晕。1-2天后疱疹溃破成黄白色溃疡。疱疹及 溃疡多集中在咽峡部,颊粘膜、舌面比较少见。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饭前、便后、外出后要按照六步洗手法认真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 物。不接触患病的宝宝。流行期间少带孩子去人口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合, 尤其是儿童游乐场,波波池等。家居环境要勤通风,每天 2-3次,每次至少30 分钟,衣物勤晒洗。3 .流行性腮腺炎症状以及预防措施流行性腮腺炎症状:流行性腮腺炎

3、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 头痛、畏寒、倦怠、食欲不振等症状,其后出现单侧或双侧腮腺炎月中大,并伴有 疼痛。流行性腮腺炎预防:这种病是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的传染病, 主要通过飞沫传 播。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可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增强卫生知识 宣传,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锻炼,增强孩子体质。但是腮 腺炎减毒活疫苗不能用于孕妇、先天或获得性免疫力低下者以及对鸡蛋白过敏者。4 .猩红热的症状以及预防措施猩红热症状:猩红热临床上一发热、咽峡炎、全身皮肤出现弥漫性皮疹为主要表现,发病 以学生及幼托儿童为主,可出现关节,肾脏变态反应并发症。猩红热的潜伏期为

4、 2-5天,发病急,发病的儿童会突然出现发热、咽喉疼痛、反胃恶心、剧烈头痛 等症状。猩红热的预防:预防猩红热,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要增强晨检,发现 病人即时送诊。儿童要增强体育锻炼,多做户外活动,提升抗病水平。在猩红热 期间,家长应该避免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和人多处,住房应注意通风。对可疑猩红热、咽炎患儿及带菌者都应给予隔离治疗。必要时可服药预防。5 .手足口的症状及预防措施手足口的症状:手足口的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1-2天内口腔、 咽、软腭、颊黏膜、舌、齿龈出现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周围绕以红晕, 破溃成小溃疡,因为疼痛,常流涎和拒食。同时手足亦出现皮疹,在手

5、足的背侧 面和手指(趾)背侧缘、甲周围、掌跖部,出现数目不定的水疱,除手足口外,亦 可见于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可见于躯干及四肢,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 无疼痛感。个别儿童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 炎等。手足口的预防: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婴幼儿洗手, 不要 让婴幼儿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婴幼儿。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婴幼 儿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 风,勤晒衣被,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实行清洗消毒。6 .红眼病的症状及预防措施红眼病的症状:急性卡他性结膜炎俗称“红眼”,是由细菌感染引

6、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流行 性眼病。其主要特征为结膜明显充血,脓性或粘液脓性分泌物自觉患眼刺痒如异 物感,严重时有眼睑沉重,畏光流泪及灼热感,有时因分泌物附着在角膜表面瞳 孔区,造成暂时性视物不清,冲洗后即可恢复视力,因为炎症刺激产生大量粘液 脓性分泌物,患者早晨醒来时会发觉上下睑被分泌物粘连在一起。红眼病的预防:要注意手的卫生。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不要用脏手揉眼 睛,要勤剪指甲。急性期患者需隔离,以避免传染,防止流行。严格消毒患者用 过的洗脸用具、手帕及使用过的医疗器皿。患红眼病时除积极治疗外,应少到公 共场所活动,不使用共用毛巾、脸盆等。最好不吃带鱼、鲤鱼、虾、蟹等海腥发 物。家长防控传染病

7、的要点:1.不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特别是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手足口 病患者接触,避免交叉感染;2,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饮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等, 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3 .合理安排幼儿作息时间,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与愉快的心情,鼓励孩子多参 加体育锻炼;4 .密切注重孩子身体健康,与班级老师增强沟通联系与配合。孩子一旦有异常 或确诊,第一时间告之老师便于班级采取应急措施, 并即时到正规医院诊治。当 孩子感冒、发烧时免疫力低易感染,要保证幼儿休息,即时治疗,不要掉以轻心。如果孩子中招后,家长注意事项:如果家庭中已经有宝宝中招,为了避免家庭内的交叉感染,家长要这么做:1 .发现患病的宝宝要马上隔离,不要再接触其它儿童;2 .患儿的餐具、牙具、奶瓶等要专人专用,使用前后均要充分清洗,煮沸消毒; 3.患儿的玩具、被口水、呕吐物、排泄物污染的家具、地板等要用含氯的消毒液 擦拭;4 .宝宝的排泄物要妥善处理,经含氯的消毒剂消毒后倾倒;5 .家庭中照料宝宝的成人也要注意给宝宝更换尿布、处理宝宝的便便、呕吐物、 口水后均要认真洗手,最好由专人照顾患病的宝宝。6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