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性研究评价方法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68973440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8.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性研究评价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质性研究评价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质性研究评价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质性研究评价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质性研究评价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质性研究评价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性研究评价方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专注质性研究质性研究,又称定性研究,是研究者根据深入访谈、参与式观察、查询档案或记录获得的研究对象的主观资料,通过分析、归类、提炼,找出某些共同特性和内涵,用文字阐述研究结果。常用方法包括现象学研究法、扎根理论研究法、人种学研究法等。质性研究方法强调处于不同情形下的不同个体对现象的不同理解,并不将研究者从研究中分离出来,在进行资料分析和对结果进行阐释时,均会受研究者的影响。因此,对质性研究进行质量评价时,重点关注下列方面:该研究所用的哲学观、研究的方法学、具体的研究方法以及对结果阐释之间的一致性;研究者所致偏倚的程度;研究对象所报告的原话与资料分析所得结论之间的关系。1、哲学基础与方法学

2、是否一致?在进行质量评价时,应判断该文是否清晰阐述了这个研究的哲学基础或理论假设,是否明确描述了该研究采用的方法学,以及两者是否存在一致性。例如,如果某研究的哲学基础是社会批判理论,采用的方法学是行动研究,那么两者就是一致的;而如果研究的哲学基础是阐释性观点,采用的方法学是问卷调查法,那么两者就是不一致的。有些研究只描述了采用质性研究法,而没有描述哲学基础和方法学,那么对这一条的判断就是不清楚”。2、方法学与研究问题或研究目标是否一致?在进行质量评价时,应判断该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学是否与提出的研究问题相一致。例如,某研究的研究问题是探索理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疼痛体验,采用的是现象学研究法,该例中

3、的方法学与研究问题是一致的;但是,如果某研究的研究问题是评价心理指导对疼痛体验的效果,采用的方法学是人种学研究法,那么方法学与研究问题是不一致的。因为人种学研究法无法探讨出因果关系。3、方法学与资料收集方法是否一致?该项目关注的是资料收集方法与方法学是否一致。例如,某研究采用现象学研究法,通过个人访谈法收集资料,该例中的资料收集方法与方法学是一致的;但是,如果某研究描述的是采用现象学研究法,通过邮寄问卷收集资料,那么资料收集方法与方法学就不一致了。因为现象学研究法探究个体对现象体验的丰富描述,无法通过标准化的问卷来获得所需的资料。4、方法学与资料的代表性及资料分析是否一致?该项目关注的是研究对

4、象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以及资料分析方法与方法学是否一致。例如,某研究采用现象学研究法,通过访谈法,让临终患者的家属描述其在姑息照护机构的体验。如果所访谈的临终患者家属包括了各类不同特征的家属,则研究对象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但如果只选择女性家属进行访谈,则代表性价差。另外,如果将研究对象描述的各类体验都纳入到结果报告中,那么资料分析与方法学就是一致的;而如果仅仅报告研究对象的普通体验,而丢弃那些独特的、个性化的体验,那么资料分析与方法学就不一致。5、方法学与结果阐释是否一致?该项目关注的是阐释方式与方法学是否一致。例如,某研究采用现象学研究法,探讨个体经历面部毁容之后的体验,如果该研究结果引用研究

5、对象的原话及研究者的分析建议医务人员在童工护理时应考虑个体差异性,则该例中的结果阐释与方法学是一致的;但是,如果将研究结果用于设计一个标准化的评估表格,或采用统计分析阐述结果,那么这种结果阐释与方法学就是不一致的。因为现象学研究法重点在于理解研究对象的体验,而不能达到将其推广概化到所有个体身上形成标准化评估表格的程度。6、是否从文化背景、价值观的角度说明研究者自身的状况?在执行研究中,研究者对研究过程起到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质量评价时,应智孝研究者的文化背景、个人所持的价值观和理论定位。一篇高质量的质性研究论文应对此进行描述。7、是否阐述了研究者对研究的影响,或研究对研究者的影响?应评

6、价研究者对研究过程及其对结果阐释的潜在影响,或研究对研究者的影响。例如,该论文是否阐述了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研究者是否批判性地探究了其在资料收集过程中的角色和潜在影响?文中是否报告了研究过程中发生意外事件时研究者如何应对?8、研究对象是否具有典型性?是否充分代表了研究对象及其观点?在对该项目进行评价时,应判断所访谈或观察的研究对象是否具有典型性,反映了该类研究对象的主要观点。另外,该论文报告结果时,是否引用了研究对象的原话作为结论的依据和基础,以确认该论文是否充分代表了研究对象的观点。9、研究是否符合当前的伦理规范?质性研究他通过深度访谈和深入观察收集资料,往往会设计研究对象个人的一些不常

7、公开的内容,因此在进行该类论文的质量评价时,应判断该研究是否由规范的告知和知情同意程序,是否与当前的伦理规范想符合,或该研究是否得到了伦理审查委员会等机构的批准。10、结论的得出是否源于对资料的分析和阐释?在进行质量评价时,评价者应判断该研究的结论是否源于对通过观察、访谈或其他方法所获取的资料的归纳和分析。描述性分析1、是否采用了随机抽样方法?在论文的方法部分,应描述该研究时采用什么抽样方法入选研究对象的。另外,如果该描述性研究设立了对照组,应具体描述对照组时如何分配的。2、是否清晰界定了样本的纳入标准?在进行质量评价时,应判断入选的研究对象与未入选者在某些关键特征上是否存在明显不同;该研究是

8、否明确界定了样本的纳入标准,以及这些纳入标准是依据明确界定的特征而定,还是单凭研究者的主观意见和兴趣而定。3、是否确定并采取措施控制了混杂因素?在描述性研究中,不用想RCT那样必须对混杂因素进行控制或排除,但必须确认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的混杂因素,并描述如何测评这些因素及其对结果的影响。4、是否采用客观性评价标准对结果进行测评?如果结果测评是依据现存的明确定义或诊断标准,对该项目的评价结果就是是“。如果结果测评采用的是观察法或自我报告的问卷或量表,就可能出现过高或过低报告的现象,因此其客观性收到质疑。同时,应判断研究中所用的测评工具是否经过信效度检验,这也会对结果有很大影响。5、如果设立了对照组

9、,对照组的信息是否充分?在描述性研究中,如果设立了对照组,应报告对照组的基本特征。有时对照组不一定是该研究入选的研究对象,而是来自其他文献。不管对照组来自何处,应想办法确认组间在基本特征上是否具备相似性。6、随访时间是否足够?随访时间的长短因研究群体的特征以及所描述的现象的不同而异。为了估计出一个恰当的随访时间,需浏览多篇类似的文献,记下文献中随访时间的范围。此外,临床钻夹或研究者的经验也是确定恰当随访时间的重要依据。7、是否描述了失访对象的结局,并将其纳入分析?是否描述了失访对象的结局,并假期纳入分析通常采用意向性分析,将失访对象的资料纳入研究结果分析中。意向性治疗分析可以降低由于研究对象失访或死亡导致各组间特征发生变化带来的偏倚。8、结果测评方法是否可信?在进行质量评价时,应判断该研究是如何进行结果测评的,资料收集者是否接受了关于该测评工具使用的培训。如果不止一名资料收集者,应判断他们的文化背、临床经验、研究经验、在该研究中承担的责任是否具有相似性。9、资料分析方法是否恰当?在评价资料分析方法时,首先应考虑对于该类型的研究设计和资料类型,是否存在更恰当的可供选择的统计分析方法。其次,应判断作者是否报告了基线资料,以及结局资料与基线资料的变化值。word完美格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