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安全质量技术交底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68973437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工程安全质量技术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混凝土工程安全质量技术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混凝土工程安全质量技术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混凝土工程安全质量技术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混凝土工程安全质量技术交底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工程安全质量技术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工程安全质量技术交底(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混凝土工程安全质量技术交底目录混凝土工程质量技术要求2一、一般规定2二、配制混凝土用的材料2三、混凝土的配合比9四、混凝土的拌制11五、混凝土的运输13六、混凝土的浇筑14七、混凝土的抗冻、抗渗及防腐蚀19八、混凝土的养护及修饰20九、高强度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21十、热期、雨期混凝土的施工22十一、工程质量检验和质量标准26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的安全要求30一、混凝土预制场30二、预制构件运输31混凝土工程质量技术要求一、一般规定(一)、在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配和质量评定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尺寸标准试件测定。(二)、拌制混凝土所使用的各项材料及拌和物的质量应经过检验,试验方

2、法应符合现行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 053)的规定。二、配制混凝土用的材料(一)、水泥1、选用水泥时,应注意其特性对混凝土结构强度、耐久性和使用条件是否有不利影响。2、选用水泥时,应以能使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收缩小、和易性好和节约水泥为原则。3、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并附有制造厂的水泥品质试验报告等合格证明文件。水泥进场后,应按其品种、强度、证明文件以及出厂时间等情况分批进行检查验收。4、袋装水泥在运输和储存时应防止受潮,堆垛高度不宜超过10袋。不同强度等级、品种和出厂日期的水泥应分别堆放。5、散装水泥的储存,应尽可能采用水泥罐或散装水泥仓库。6、水泥如受潮或存放时间超过

3、3个月,应重新取样检验,并按其复验结果使用。(二)、细骨料1、桥涵混凝土的细骨料,应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粒径小于5mm的河砂,河砂不易得到时,也可用山或用硬质岩加工的机制砂。2、砂的筛分应符合下列规定:砂的分类见(表一)。表一 砂的分类砂组粗砂中砂细砂细度模数3.73.13.02.32.21.6注:细度模数主要反映全部颗粒的粗细程度,不完全反映颗粒的级配情况,混凝土配制时应同时考虑砂的细度模数和级配情况。2、砂中杂质的含量应通过试验测定,其最大含量不宜超过(表二)的规定。表二 砂中杂质的最大含量项 目C30的混凝土C30的混凝土含泥量(%)35其中泥块含量(%)1020云母含量(

4、%)2轻物质含量(%)1硫化物及硫酸盐折算为SO31有机质含量(用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应以水泥砂浆进行抗压强度对比试验,加以复核。注:(1)对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用砂,总含泥量应不大于3%,其中泥块含量应不大于1.0%,云母含量不 应超过1%; (2)对有机质含量进行复核时,用原状砂配制的水泥砂浆抗压强度不低于用洗除有机质的砂所配制的砂浆的95%时为合格; (3)砂中如含有颗粒状的硫酸盐或硫化物,则要进行混凝土耐久性试验,满足要求时方能使用。 (4)杂质含量均按质量计。(三)、粗骨料1、桥涵混凝土的粗骨料,应采用坚硬的卵石或碎石,应按产地、类别、加工方法

5、和规格等不同情况,分批进行检验,机械集中生产时,每批不宜超过400m3;人工分散生产时,每批不宜超过200 m3。2、粗骨料的颗粒级配,可采用连续级配或连续级配与单粒级配合使用。在特殊情况下,通过试验证明混凝土无离析现象时,也可采用单粒级。粗骨料的级配范围应符合(表三)的要求。表三 碎 石 或 卵 石 的 颗 粒 级 配 规 格级配情况公称粒级(mm)累 计 筛 余 (按质量百分率计)圆 孔 筛 筛 孔 尺 寸 (mm)2.551016202531.540506380100连续级配510951008010001505169510090100306001005209510090100407001

6、0052595100901003070050531.59510090100709015450505409510075903060050单粒级1020951008510001501631.59510085100010020409510080100010031.56395100751004575010040809510070100306001003、粗骨料最大粒径应按混凝土结构情况及施工方法选取,但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最小边尺寸的1/4和钢筋最小净距的3/4;在两层或多层密布钢筋结构中,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1/2,同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100mm。用混凝土泵运送混凝土时的粗骨料最大粒径,除应符合上

7、述规定外,对碎石不宜超过输送管径的1/3;对于卵石不宜超过输送管径的1/2.5,同时应符合混凝土泵制造厂的规定。4、粗骨料的技术要求及有害物质含量的规定见(表四)。表四 粗集料的技术要求项 目混 凝 土 强 度 等 级C55C4035C30C30石料压碎指标值(%)针片状颗粒含量(%)12161525含泥量(按质量计)(%)1.02.0泥块含量(按质量计)(%)0.50.7小于2.5mm的颗粒含量(按质量计)(%)5555注:(1)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应进行岩石抗压强度检验,其他情况下,如有必要时也可进行岩石的抗压强度检验。岩石的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对于大于或等于C30的混凝

8、土,不应小于2,其他不应小于1.5,且火成岩强度不宜低于80MPa,变质岩不宜低于60MPa。岩石的抗压强度试验可按现行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 054)执行。(2)混凝土强度在C10及以下时,针片状颗粒最大含量可为40%。5、骨料在生产、采集、运输与储存过程中,严禁混入影响混凝土性能的有害物质。骨料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杂,并保持洁净。(四)、拌和用水拌制混凝土用的水,应符合下列要求:1、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或油脂、糖类及游离酸类等。2、污水、PH值小于5的酸性水及含硫酸盐量按SO42计超过水的质量度0.27mg/cm3的水不得使用。3、供饮用的水,一般能满

9、足上述条件,使用时可不经试验。(五)、外加剂1、应根据外加剂的特点,结合使用目的,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外加剂的使用品种,掺量应根据使用要求、施工条件、混凝土原材料的变化进行调整。2、所采用的外加剂,应符合产品说明及规范关于混凝土配合比、拌制、浇筑等各项规定以及外加剂标准中的有关规定。不同品种的外加剂应分别存储,做好标记,存储时不得混入杂物和遭受污染。三、混凝土的配合比(一)混凝土的配合比,应以质量比计,并应通过设计和试配选定,配制的混凝土拌和物应满足和易性、凝结速度等施工技术条件,制成的混凝土应符合强度、耐久性(抗冻、抗渗、抗蚀)等质量要求。(二)配制混凝土时,应根据结构情况和施工条件确定

10、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浇筑时的坍落度可按(表五)选用。表五 混凝土浇筑入模时的坍落度结 构 类 别坍落度(mm)(振动器振动)小型预制块及便于浇筑振动的结构020桥涵基础、墩台等无筋或少筋的结构1030普通配筋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3050配筋较密、断面较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5070配筋极密、断面高而窄的钢筋混凝土结构7090 注:(1)水下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按有关规定确定。(2)用人工捣实时,坍落度宜增加2030mm。当工程需要获得较大的坍落度时,可在不改变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的情况下,适当掺和外加剂。(三)混凝土的最大水泥用量(包括代替部分水泥的混合材料)不宜超过500/

11、m3。(四)在混凝土中掺入外加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钢筋混凝土中不得掺用氯化钙、氯化钠等氯盐。2、位于温暖或严寒地区、无侵蚀性物质影响及与土直接接触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0.3%;位于严寒地区、受侵蚀环境的桥涵,应采取有效的防锈措施(如掺入阻锈剂、增加保护层厚度、提高混凝土密实性等)。3、无筋混凝土的氯化钙或氯化钠掺量,以干质量计,不得超过水泥用量的3%。4、掺入加气剂的混凝土的含气量宜为3.5%5.5%,5、对由外加剂带入混凝土的碱含量应进行控制。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总含碱量,对一般桥涵不宜大于3.0/m3,对特殊大桥、大桥和重要桥梁不宜大于1.8/m3;当

12、处于受严重侵蚀的环境,不得使用有碱活性反应的骨料。(五)通过设计和试配确定配合比后,混凝土配合比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混凝土质量的动态信息,及时进行调整、报批。四、混凝土的拌制(一)拌制混凝土配料时,各种衡器应保持准确。对骨料的含水率应经常进行检测,雨天施工应增加测定次数,据以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配料数量的允许偏差(以质量计)见表(六)。表六 配料数量允许偏材 料 类 别允 许 偏 差 (%)现场拌制预制场或集中搅拌站拌制水泥、混合材料21粗、细骨料32水、外加剂21 放入拌和机内的第一盘混凝土材料应含有适量的水泥、砂和水,以覆盖拌和筒的内壁而不降低拌和物所需的含浆量。每一工作班正式称量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重点校核。(二)混凝土应使用机械搅拌,零星工程的塑性混凝土也可用人工拌和。用机械搅拌时,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筒至开始出料的最短搅拌时间应按设备出厂说明书的规定,并经试验确定,且不得低于表(七)的规定。表七 混凝土最短搅拌时间搅 拌 机类 别搅拌机容量(1)混 凝 土 坍 落 度 (mm)30307070混凝土最短搅拌时间自落式4002.01.51.08002.52.01.512002.51.5强 制 式400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