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用)2020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五单元单元闯关检测鲁教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68968578 上传时间:2024-02-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77.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专用)2020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五单元单元闯关检测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专用)2020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五单元单元闯关检测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东专用)2020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五单元单元闯关检测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东专用)2020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五单元单元闯关检测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东专用)2020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五单元单元闯关检测鲁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专用)2020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五单元单元闯关检测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专用)2020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五单元单元闯关检测鲁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闯关检测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2013年8月9日,广东省环保厅发布2013年上半年广东省环境质量状况公报,公报显示广东省城市降水pH均值为5.11,与上年同期持平;酸雨频率为38.9%,较上年同期上升0.7个百分点,降水质量基本持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酸雨严重的主要污染物是()A.SO2、NOx等气体B.石油烃废气C.CO2D.一氧化碳和铅烟答案A引起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SO2、NOx等气体;石油烃废气、一氧化碳和铅烟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CO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污染物。2.下列地理现象中由雨水pH5.6时引起的是(

2、)河湖水酸化低地被淹没建筑物腐蚀赤潮A.B.C.D.答案C低地被淹没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结果;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读江西省19902005年的“三废”排放变化特征图,回答下面两题。3.江西省21世纪工业废弃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的是()A.工业废水B.工业废气C.固体废弃物D.没有答案C读图可知,工业固体排放在2001年后基本为零,得到了有效控制。4.江西省工业废气排放量在21世纪迅速上升的原因不可能是()A.城市发展使绿地减少B.东部地区产业升级,把部分产业迁往江西C.机动车增多D.完善能源消费结构答案D完善能源消费结构会使工业废气排放量得到控制,而不是迅速上升。下图是近年来我国石油生产量和消

3、费量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5.字母M表示()A.净出口量B.净进口量C.净储备量D.净增产量答案B从图中可以看出M为消费量与生产量之差,因而为净进口量。6.解决我国石油紧缺问题,目前可以采取的措施有()A.限制石油化工业的发展B.以新能源全面取代石油C.降低油价以刺激石油消费D.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答案D要解决我国石油紧缺问题,要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其中D项为节流措施。读我国某地区土地退化示意图,回答下题。7.该地区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侵蚀C.物理风化B.风力侵蚀D.化学溶蚀答案B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的土地退化主要是由风力侵蚀所导致的。读下图,完成下面两题。我国1998

4、2008年耕地减少结构示意图8.关于我国耕地结构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农业结构调整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越来越多B.生态退耕对耕地变化影响最大C.灾毁耕地总体趋势增多D.建设用地总体趋势减少答案B据图可知生态退耕在耕地减少结构中所占比重最大,因此对耕地变化影响最大。9.生态退耕试点地区针对的环境问题主要是()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破坏A.B.C.D.答案C生态退耕试点地区针对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破坏问题,包括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0.该图反映出来的环境问题是()A.资源短缺B.生态破坏C.环境污染D.全球环境变化答案B从图中可以看出洞庭湖的水系(湿地)面积在减小,

5、这体现出了生态的破坏。11.引起洞庭湖水系变化的人为原因是()A.人口增多,人类大规模围湖造田B.荆江河段大量的裁弯取直工程C.环境污染导致内部富营养化加剧D.长江上游水库修建导致水量减少答案A洞庭湖面积变小,是由于长江上游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入湖泥沙增多,加上湖区大规模围湖造田而形成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改变一系列违背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改变损害环境的各种行为,尽快地恢复被损害了的环境,减少以至消除新的发展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新的损害。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2.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观认为()A.经济发展就是经济增长B.经济发展的内

6、涵大于经济增长C.GDP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D.可以用经济增长代替经济发展答案B经济发展不等同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不仅强调数量增长,更追求质量、效益、节能和减少废弃物,而经济增长则是片面强调数量的增长,故经济发展的内涵大于经济增长。13.可持续发展观涉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现代社会的文明消费者,我们应该做到()A.鼓励消费,刺激产出B.多投入,多产出C.多利用,少排放D.不投入,不产出答案C健康的消费观应当是提倡适度消费,减少不必要的一次性消费,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二、综合题(共24分)14.下图是某海湾围填海前后的对比图。读图,回答问题。(14分)(1)指出围填海前后

7、的变化。(8分)(2)就图中山地森林的变化,说明其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对策。(6分)答案(1)变化:湿地消失、山地森林被破坏、海滩消失、新增人造大堤和填海土地、海湾消失等。(2)负面影响:破坏山林景观及植被;诱发岩坡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对策:对岩坡进行生态恢复,结合工程措施,防止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解析(1)主要考查读图观察能力,只要认真比较填海前后的图,就可以发现差异。填海后,湿地消失、海滩消失、山林减少、山体受损、海湾消失、增加了大堤、陆地面积增大等。(2)不利影响可据图分析,山林减少,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能力下降,破坏了山林美景;山体开挖,容易诱发岩体崩塌、滑坡。针对问题,考虑对策有

8、对破坏的山体进行生态恢复,保持水土;结合一定的工程措施防止崩塌、滑坡发生。1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2013年6月份,我国统计的74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64.4%,超标天数比例为35.6%,其中轻度污染占21.5%,中度污染占8.8%,重度污染占4.9%,严重污染占0.4%。材料二下表示意我国统计的2013年上半年74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和代表城市。达标天数比例80%100%50%80%50%城市数目113528代表城市福州、厦门、深圳、舟山佛山、丽水邢台、邯郸材料三下表示意2013年上半年不同地区空气质量概况。地区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31.0%重度污染以上

9、天数比例污染物26.2%主要污染物为PM2.5,其次是PM10和O3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57.5%主要污染物为PM2.5,其次是O379.8%主要污染物为PM2.5和O3(1)概括74个城市空气质量优劣分布的空间规律及原因。(4分)(2)分析我国大气污染源特征和京津冀地区城市空气质量较差的原因。(6分)答案(1)规律:城市空气质量沿海优于内陆;南方优于北方。原因:沿海和南方比内陆和北方降水多。(2)特征:以细颗粒物(PM2.5)、臭氧(O3)为主。原因: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降水少、天气干燥,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解析第(1)题,空间规律可以根据代表城市和不同地区对比得出,空气质量的优劣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和气象条件有关。第(2)题,大气污染源特征可从材料中得出。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粉尘排放量大,6月份京津冀地区还没有进入雨季,降水少、天气干燥,大气环境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