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动力触探验方式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68958152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型动力触探验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重型动力触探验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重型动力触探验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重型动力触探验方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重型动力触探验方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型动力触探验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型动力触探验方式(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2.6.4动力触探试验圆锥动力触探适用于强风化、全风化的硬质岩石,各种软质岩石及各 类土。根据锤击能量可按表3-33分为轻型、重型和超重型三种。表3-33圆锥动力触探类型类型轻型重型超重型锤的质量(kg)100.2 63.50.5 1201落距(cm) 502 762 1002直径(mm) 40 74 74锥角()60 60 60探杆直径(mm) 25 42 5060深度(cm) 30 10 10锤数 N10 N63.5 N120(1)轻型动力触探(N10)试验:适用于深度小于4m的一般粘性土、粘性素填土和砂土层。A. 试验设备:轻型动力触探设备主要由圆锥探头、触探杆、穿心落锤三部分组成(

2、图3-6 ),落锤升降由人工操纵。图3-6轻型动力触探试验设备示意图1. 穿心杆2.穿心锤3.锤垫4.触探杆5.探头B. 试验步骤:(a) 探头贯入土层之前,先在触探杆上标出从锥尖起向上每30cm的 位置。(b) 一人将触探杆垂直扶正,另一人将10Kg穿心锤从锤垫顶面以上 50cm处自由落体放下,锤击速度以每分钟15-30击为宜。(c) 记录每贯入土层30cm的锤击数N10(击/30cm)。(d) 为避免因土对触探杆的侧壁摩檫而消耗部分锤击能量,应采用 分段触探的办法,即贯入一段距离后,将锥尖向上拔,使探孔壁扩径, 再将锥尖打入原位置,继续试验。或每贯入10cm,转动探杆一圈。(e) 当N10

3、100或贯入15cm锤击数超过50时,可停止试验。C. 资料整理:(a) 轻型动力触探由于贯入深度浅,可不作杆长修正,即N10 =N10。(b) 绘制轻型动力触探击数N10与深度h的关系曲线(图3-7)。图3-7轻型动力触探击数N10与深度h的关系曲线D. 试验成果的应用: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见表3-34、3-35及3-36。表3-34 一般粘性土承载力特征值fa与N10的关系N10 (击/30cm) 15 20 25 30 fa (Kpa) 105 145 190 230注:本表引自建筑地基基础规范(GBJ7-89)表3-35素填土承载力特征值fa与N10的关系N10 (击/30cm)

4、 10 20 30 40fa (Kpa) 85 115 135 160注:本表引自铁路动力触探技术规范(TBJ18-87)表3-36含少量杂质的素填土承载力特征值fa与N10的关系N10 (击/30cm) 1520 1825 2330 2735 3240 3550fa (Kpa) 4070 6090 80120 100150 130180 150200空隙比 e 1.251.15 1.201.10 1.151.00 1.050.90 0.950.8050,连续三次,可停止试验。C. 资料整理:(a) 触探杆长度的校正:当触探杆长度大于2m时,需按下式校正:N63。.5 = aN63。.5式中:

5、N63。.5修正后的重型动探击数a-为触探杆长度校正系数,查表3-37。(b) 触探杆侧壁摩擦影响的校正: 对于砂土和松散-中密的圆砾、卵石层触探深度在15m内,一般可不 考虑侧壁摩擦的影响。(c) 地下水影响的校正:对于地下水位以下的中、粗、砾砂和圆砾、卵石锤击数(N63.5)可按 下式修正:N63.5=1.1N 63.5 + 1.0(d) 绘制重型动探击数N63.5与深度h的关系曲线。表3-37动探杆长度校正系数a5 10 15 20 25 30 35 40 N50W2 1.0 1.01.0 1.0 1.0 1.0 1.01.04 0.960.950.930.920.900.980.870

6、.860.846 0.930.900.880.850.830.810.790.780.758 0.900.860.830.800.770.750.730.710.6710 0.880.830.790.750.720.690.670.640.6112 0.850.790.750.700.670.640.610.590.5514 0.820.760.710.660.620.580.560.530.5016 0.790.730.670.620.570.540.510.480.4518 0.770.700.630.570.530.490.460.430.4020 0.750.670.590.530.4

7、80.440.410.490.36 注:l为杆长。D. 试验成果的应用:(a) 确定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 (原规范为标准值fk)(表3-38,3-39): 表3-38碎石土、砂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与N63.5关系N63.5 3 4 5 6 7 8 9 10 12 14 16 18 20 25 30 35 40碎石土 fa(Kpa) 140 170 200 240 280 320 360 400 470 540 600 660 720 850 930 970 1000中、粗、砾砂 fa(Kpa) 120 150 180 220 260 300 340 380注:本表引自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8、GB50007-2002)表3-39粘性土、粉土 N63。.5与承载力特征值fa的关系N63。.5 1 1.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fa(Kpa)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265 290 320 350 375 400状态流塑软塑可塑硬塑一坚硬注:本表引自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b) 确定地基土的变形模量E0(表3-40):表3-40圆砾、卵石土的变形模量E0与N63。.5击数平均值的关系N63。 .5 3 4 5 6 7 8 9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5 40E0(Mpa) 10 12 14

9、16 18.5 21 23.5 26 30 34 37.5 41 44.5 48 51 54 56.5 59 62 64注:本表引自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1988年)(c)确定地基土 (碎石土)的密实度(表3-41)及地基土 (砂土)的密实度 (表 3-42):表3-41碎石土密实度与N63。.5平均值的关系N63。.5 W5 5VN63。.5W10 10VN63。.5W20 20密实度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注:本表引自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本表适用 于平均粒径小于等于50mm,且最大粒径不超过100mm的卵石、碎石、 圆砾、角砾。表3-42砂土密实度与N63。.5平均值的关系砂土 N63。.5砂土密实度孔隙比0.6558 稍密 0.650.50810 中密 0.500.4510 密实 0.450.8056.5 稍密 0.800.706.59.5 中密 0.700.609.5 密实 0.60V5 松散0.905 6 稍密 0.900.806 9 中密 0.800.709 密实 V0.70注:N63.5系指因杆长影响校正而未经地下水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