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份师承心得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68942447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月份师承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月份师承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月份师承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月份师承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月份师承心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月份师承心得 6月9日跟师出诊时学习到一病例,与大家分享,并分析中医药治疗老年痴呆症。 患者康丽云,女,69岁,因记忆力明显减退一年来诊。患者一年来自觉记忆力明显减退,并且爱忘事,生活中有焦虑和消极情绪。神经系统查体:意识清楚,语言流利,无失语及构音障碍,记忆力、计算力减退,空间定向力障碍,额纹及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对称存在,无感觉障碍,无共济失调,巴氏征阴性。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诊断:健忘-肾精不足西医诊断:老年痴呆症。处方以益气养血,补肾填精为主。处方5副中药口服,一周后复诊,患者症状未见好转,于上方再处5副。第三次来诊后,患者记忆力较前见好转。

2、 病例分析: 老年痴呆症是以中老年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判断能力等认知功能下降,或伴随出现脾气暴躁、精神抑郁、紧张感等行为异常,甚至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而需要他人照料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其病理改变为大脑皮质萎缩,皮质神经减少,大脑皮质和海马中大量神经元纤维缠结和老年斑。该病是发生于老年期或老年前期的一种慢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该病导致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严重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的增多,其发病人数亦相应增加。积极防治老年性痴呆已成为老年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课题。现代医学虽从神经病理学、生物化学、基因学、病毒学等方面对老年痴呆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可

3、喜的进展,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仍未完全明了。国内外仍缺乏有效的临床治疗药物及技术手段,采用中医药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点。 老年痴呆症属于中医学的“呆病”、“健忘”、“虚劳”、“善忘”等范畴,中医学认为其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功能失调关系密切。基本病机是髓减脑消,神机失用,脑髓空虚,气血不足致心神失养。多表现为本虚标实,以心肝脾肾虚为本,痰瘀内生,气血逆乱为标。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脑为髓海”,肾虚则脑髓不充,老年痴呆的治疗当以益肾健脑、填髓增智为主,兼以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按此治则,采用西洋参、鹿角胶、龟板胶、紫河车、天麻、全蝎等名贵中草药组方研

4、制中成药,多具有填髓增智、健脑开窍之功效。可改善微循环,防止脑组织缺血、萎缩,对各类老年性痴呆及小儿大脑发育不全,脑炎后遗症,难产等所致的智力低下、记忆力减退、言语迟缓、流涎、脑萎缩等症均有良好的疗效。一些现用中成药在抗痴呆方面的作用也引人关注,如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归脾汤、天王补心丹四种传统补肾中药研究后证实,其都有抗衰老及抗氧化作用,对于早老性痴呆、神经衰弱及健忘均有疗效。有效地控制脑动脉硬化的发展,对改善大脑组织的血流灌注,维持大脑代谢的正常,对预防痴呆的发生具也有积极的意义。 老师的方子之所以有效,就是因为抓住了老年痴呆症的中医药治疗的精髓。我们临床看病会遇到很多想不到的病例,不能因为没见过或者没治疗过而草草了事,我们应该运用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四诊合参,辨证论治,相信定能收到良好疗效。 孙秀业二0一二年6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