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粤教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68936188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政治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粤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政治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粤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政治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粤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政治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粤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政治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粤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政治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粤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政治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粤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政治上学期期末第一单元 塑造自我1.1自尊自爱1、自爱的含义:P6珍爱我的生命,认识我的内心世界,悦纳并完善我自己,这就是自爱。2、自爱的作用(意义或为什么要自爱?)P5有自爱,我们的人生就有了起点,有目标,就能对自己的人生积极领悟,努力奋斗。自爱是宝贵的心理品质,是美好品德的出发点。3、怎样做到自爱?P5懂得自己的生命是宝贵的,珍惜它,维护它,不使它受到伤害;学会认识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期待和追求更加美好的自我;懂得自己和社会生活有怎样的关系,怎样适应和创造更好的社会生活。4、自尊的含义:P5自尊是一种对自己人格的重视和肯定的情感。自尊就是尊重自己,爱护自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也不容

2、许他人损害自己的人格。5、自尊的重要性(意义或为什么要维护自尊?)P5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是健康人格的基石(地位);自尊是激励我们奋发向上,追求完善的自我,为他人和社会作出更多贡献的心理动力和源泉。树立自尊,我们才有健康的人格,才能更好地立身社会(作用)。6、知耻的含义:P6看到自己的内心有缺陷和不足,自己行为犯了错误,能通过反省来自我否定和纠正。这就是知耻。7、人为什么要知耻(羞耻心)?(作用、意义、重要性)P6(1)人有了羞耻心,就会为自己的不当行为而感到难为情; (2)有了羞耻心,做了错事会感到惭愧、悔恨; (3)有了羞耻心,辜负了他人的期望会觉得内疚;(4)有了羞耻心,就能成为我们

3、纠正自己、完善自己的力量。8、自尊与羞耻心的关系p6(1)自尊心和羞耻心是互为表里的。知耻是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反省的表现。(2)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9、自尊、自负与虚荣的危害P6自尊、自负与虚荣的危害都是不健康的心态,影响自尊人格的形成。10、自卑含义、表现危害以及如何克服。P6自卑的含义:一种自我贬低、自我否定的消极心态。表现(危害):陷入自卑,就会在自己的弱点或缺陷面前失去自信,看不起自己,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往往表现出情绪低落, 郁郁寡欢,严重的自卑导致迷失前进的方向,失去生活的动力,甚至自暴自弃。克服自卑:走出心理牢笼,学会客观看待自己,悦纳自己,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树立自尊人格

4、。11、自尊与自负的区别P7自尊是恰如其分地肯定自己。自负是过度地自我肯定,夸大自己的优点。制造虚幻的自我满足,常常在过高评价自己的同时贬低别人;希望得到超过自己实际价值的社会肯定。 12、自尊与虚荣的区别P7自尊是对自身内在价值和尊严的追求。 虚荣追求的是表面的炫耀。虚荣危害:虚荣心使人浅薄,使人忘记真正的价值。虚荣不仅不能增加人的价值,反而会失去别人的尊重。13、我们应如何克服自卑、自负、虚荣这些不良心理?P7学会实事求是认识自己,走出自卑的心理老了,抛开愚蠢的自负和表面的虚荣,做一个脚踏实地、自尊自爱的人。1.2明辨是非为什么要铸就心中良知的标尺?P14明善恶,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每

5、个人心中都不能缺少一把良知的标尺。良知是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是做人的首要品质。2、如何铸就心中良知的标尺?P14以美好的道德陶冶自己的心灵;懂得法律规范;选择善良正义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学会理性分析,懂得思考不同价值选择会导致不同的后果;树立美好的人生理想。3、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社会影响?P15对于来自各方的社会信息,我们都要运用良知的标尺加以判别。对长辈的言行我们也需要分清是非,问个究竟,而不能无原则地一概服从。公共传媒是生活的镜子,反映着光明,也暴露着黑暗,所以学会选择是最重要的。对于社会流行,我们要避免随波逐流,要独立思考,理性行动,做出正确选择。总之,只有吸收有益的营养,剔除无益的糟粕,

6、拒绝诱惑的毒素,我们才能健康成长。4、我们应怎样对待社会流行的影响?P15-16社会流行是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定时期社会的经济、文化、心理的综合反映。社会流行的发生常常有商业运作的背景,也少不了从众心理的推动。对于流行事物,我们要独立思考,理想行动,做出正确选择,避免盲目从众、效仿和追随。5、面对周围的种种诱惑,我们应怎样跨越行动的障碍,做出的正确选择?P16首先要战胜自己,抵制诱惑,坚定自己的一直,把握好心中的良知标尺。有时还必须打破情面。坚持原则,坚持正确的是非观。坚守自己的美好理想,并且身体力行,做一个高尚的人。1.3自我负责1、责任感的含义P25责任感是个人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

7、自觉承担的态度。2、做人为什么要有责任感?(意义)P25一个人责任感的有无、强弱,是他的品德与素质高下的重要标志。有责任感的人自尊自爱,爱亲人、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有责任感的人是有良知的人,懂得引导自己,约束自己,拒绝错误的行为。一个人能否得到他人的喜爱、信任与尊重,能否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胜任工作,取得成就,责任感都是重要前提。3、作为中学生,我们要承担的主要责任有那些?P25-26我们应该对自己负责,努力学习,塑造自我。我们应该对他人负责:关心、爱护和帮助他人。我们应该对集体负责:以自己的行为增添集体的荣誉和力量。我们应该对社会负责:以良好的行为创造美好社会。4、我们应如何做一个有责任感

8、的人?P26-27了解和关注自己的责任,把承担责任作为生活的常态和习惯。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以良知指引自己的行为,学会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有所为,有所不为。养成先思考后行动的习惯。锻炼谨言慎行的处世态度。对因为自己的错误或无意中的过失造成的不良后果,要勇于承担责任,同时应该接受教训,避免重蹈覆辙。第二单元 善待他人2.1诚实守信1、诚实守信的含义p34诚实就是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说实话,做实事,不虚伪,不夸大其辞,不文过饰非。2、诚实的表现p34对自己:不自欺,内心坦坦荡荡,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问心无愧,从而获得精神世界的清朗愉悦。对他人:诚恳实在,不说假话,不做假事,言行一致,恪

9、守诺言,履行约定,从而获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为什么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品德?)P34-35诚实守信,能获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只有在一颗诚实的心中才能够生长出善良、正直、勇敢、谦逊的美德。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牢靠的事业基础,取得坚实的人生业绩。只有诚实守信,社会秩序才能有条不紊,文明进步才有可能。4、谎言的危害P35谎言就像身体上的溃疡,它会从小处向大处扩展。从小事上撒谎,同样会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污染。谎言是我们在道德成长路上要踢开的绊脚石。5、我们应如何正确处理诚实与隐私之间的关系?P35诚实是拒绝谎言,却不排除必要的沉默。我们有权保留自己的隐私,也应该尊重他

10、人的隐私,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和对象面前适当地说话。6、我们应怎样理解善意的谎言?P35-36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善意的谎言。出于安慰、鼓励、帮助他人的目的,将一些负面的事实加以掩饰,那是与人为善的行为,与不负责任、不讲信用、损人利己的弄虚作假行为完全不能相提并论。7、承诺的重要性P36每一个小小的诺言的兑现,都是你人生信用大厦的一块石头,你的承诺一经作出,就应该兑现。没有能力做的、不打算做的,不应该做的事情,绝不能去承诺。一个人的信用是靠始终一贯的诚实守信的行为建立起来的,我们不能轻视自己的每一个承诺。8、我们应怎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诚恳实在,不说假话,不做假事,言行一致,恪守诺言,履行约

11、定。做个诚实的人,不说谎是起码的要求。重承诺,承诺一经作出,就应该兑现。2.2平等待人1、平等的含义P44平等指作为人,每个人天生就应该具有同等的生命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人与人之间在人格和法律上都是平等的。2、我们为什么要平等待人?P44-45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人与人先天的和后天的差别都不能成为人格不平等的理由。平等的人格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平等待人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3、为什么说平等是社会进步的体现?P44平等是人类社会长期追求的美好理想。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平等的观念日益普及。平等已是全世界公认的共同价值。平等的人格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4、现实生活中

12、存在着差异与不平等的原因?P45人们在天赋上存在着容貌、智力、体力等差异,在社会生活中的财富多寡、分工不同、机遇不同,种族民族、文化语言、地区、年龄、性别的差异等。我们应如何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差异与不平等?P45在社会生活中,不平等的思想和不平等的现象依然存在民主的社会制度保障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上的平等,但是不能消除人与人的差异,也不能使机会、财富和各种社会资源完全平均分配我们要正确对待人们之间的差异和现实中的不平等,消除歧视态度,让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成为美好的道德价值6、平等待人的表现P45平等待人表现为与他人相处时,无论对方的天赋、出身、贫富、职务如何,都本着真诚、尊重、友善、礼貌的态度相待

13、7、我们应如何做到平等待人?P45-46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人格的尊重。要有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摒除陈腐观念。认清歧视的错误和危害,努力去清除人与人之间的各种歧视。 2.3与人为善1、善良的内涵P51善良就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与人为善,就是以善良之心待人。2、善良的意义:P51(1)善良是人类最美好的品德。(2)善良是美好生活的底色,是美好品德的基石。(3)有了善良的人与善良的行为,才能组成美好的社会。3、我们应怎样做到与人为善?(要求)P51善良是无私的,善良的行为必然不图回报。 善良之心是博大的,对所有人都要充满真诚的善意。与人为善也需区分是非对错。 善良要见诸行动,对需要帮助的人给

14、予力所能及的帮助。4、帮助他人的意义:P51-52帮助他人,不仅是为了别人的需要,也是我们内心情感的需要。对自己:帮助他人是一种主动给予的活动,给予让我们体验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和能力的发挥。我们付出得越多,内心就越充盈,幸福感就越强。对他人:帮助他人仿佛给他人的生命之树捧一掬清泉。5、将心比心的含义P52将心比心是与人为善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6、我们应怎样做到将心比心?P52将心比心就是急人所难,遇事能够替别人着想,以温暖的态度和方式分担别人的不幸。将心比心就是成人之美,真心为别人的成功而高兴,为别人的幸福而付出,助人不求回报。将心比心就是不以残忍冷酷的方式对待别人,不在精神和肉体上伤害别人。

15、7、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P52受伤害是痛苦的,将心比心,我们也应该避免去伤害别人,造成别人的痛苦。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第三单元 相处有方3.1 理解与宽容1.理解的内涵理解他人,就是超越狭隘的个人经验和个人好恶,以开放的胸怀去体察他人的处境、感受和想法,从而消除误解与隔阂,造就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2.为什么人际交往需要理解?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如果人们之间没有相互理解,差异就会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社会就可能变成永无休止的战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从理解开始。3.尊重、善良、沟通与理解的关系?(怎样理解他人?)尊重是理解的前提 善意使理解成为可能 实现理解需要积极的沟通4.宽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