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吉卜林《丛林之书》中解读翻译技巧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6893581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吉卜林《丛林之书》中解读翻译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从吉卜林《丛林之书》中解读翻译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从吉卜林《丛林之书》中解读翻译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吉卜林《丛林之书》中解读翻译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吉卜林《丛林之书》中解读翻译技巧(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吉卜林丛林之书中解读翻译技巧【摘要】罗德亚德吉卜林是英国享有盛誉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内容丰富多彩,囊括了长、短篇小说、诗歌、游记、儿童文学等等。其中短篇小说的成就又是最大的。其中在狼群中长大的印度少年莫戈立为主人公的一组丛林动物故事,更是他创作的巅峰之作。吉卜林的丛林之书,已经在全世界被译为数十种语言。因此本文研究了吉卜林丛林之书的翻译技巧。【关键词】吉卜林;丛林之书;翻译吉卜林在在丛林里讲述了莫戈立故事。莫格里是一位印度樵夫的儿子。当他还是襁褓中的婴儿时,有一次父母带着他上山,途中遭到了老虎谢尔汗的攻击,父母逃散,而他则无意中爬到了狼穴,成为母狼心爱的幼子之一,后来就长成一个聪明又威猛的少

2、年。他的朋友中既有有善良沉稳的狼妈妈,忠心不二的狼兄弟们,又有老谋深算的黑豹巴希拉,诚实憨厚的老熊巴卢,以及刚正不阿的狼群头领阿克拉等等。它们时时守护在莫格里身边,教他生存的本领和与动物相处之道,要在丛林里生存下去就必须恪守的“丛林法则”。一、理解吉卜林的内心世界翻译者应理解吉卜林的内心世界我们知道,吉卜林出生在印度孟买,少时童仆环绕,欢乐无限,对印度也产生了很深的感情。但在六岁时他被送回英国受教育,寄养在一个退休的海军军官家里,受到虐待,精神上受到不少刺激。他后来在短篇小说咩咩黑羊中详细描述了这种情形。那种孤独和被弃感与丛林之书中莫格里的孤独如出一辙。吉卜林的这种焦虑和无归属感在他长大成人后

3、并没有消退。他17岁回到印度,供职于拉合尔的军民报。年轻的他渴望被当地白人圈子接纳,但并不成功。他乐于游逛当地的大街小巷,结果那些高傲而守旧的当地白人认为他爱与印度人在一起。结婚后吉卜林定居在美国佛蒙特州的布拉特布罗镇,曾有过几年快乐时光,但不久又与内弟闹翻,被迫离开美国回英国。临行前吉卜林对来访的朋友说,世界上只有两个地方我想居住,孟买和布拉特布罗。但这两个地方我都无法住下去。此后吉卜林在各国居住过,但都没有找到家的感觉,在美国与内弟闹翻,被迫离开;在南非也看不惯当地英国人的表现;最终他在英国苏塞克斯乡下定居。他很喜欢那里的秀丽景色,但在给友人的信中却宣称英国是“他见过的最美的外国土地”。在

4、这里“外国”一词耐人寻味。它意味着吉卜林心底的故乡仍然是印度。但白人优越的种族主义观念又不允许他正视自己对印度的爱。于是这种焦虑和无归属感便一直伴随着吉卜林,使他到处游荡。他的笔下多是这种游荡而无归属感的人物。莫格里便是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从这个角度来说, 丛林之书有着自传的性质:少时被弃、徘徊于两个世界之间、不知自己确切身份的莫格里便是吉卜自己。莫格里的无归属感首先表现在他的两难处境上。丛林之书描绘了两个相互对立的世界:丛林和村庄。莫格里在这两个世界中的身份很尴尬:他来自村庄,却在丛林中长大;他是人,却成了林中百兽的主人;他回到村庄,又被当作魔鬼赶走;他欲长住丛林,然而身上的人性却又催他回归人

5、类。对两个世界的选择也并非易事。固然,相对于村民们的吵闹、猥琐、贪婪、懦弱,丛林世界和谐、淳朴、有尊卑、有情义,使莫格里无限眷念。但村庄里的生活也有莫格里留恋的地方。吉卜林对莫格里牧牛生涯的描绘就充满浪漫的色彩,既有欧洲传统牧歌风味,又有东方的异国情调,体现出他对印度乡村的喜爱。但更令莫格里留恋的,是他的养母默苏娅。莫格里初回人群,默苏娅就认定他是自己那失踪的儿子,满怀母爱地抚养他。她和母狼拉克莎是丛林之书中仅有的女性,都是慈母形象。她们给了莫格里以家庭的亲情和温暖。综观全书,我们发现,年少被弃的莫格里有很多父母:除了默苏娅和狼爸爸狼妈妈,熊师巴鲁、黑豹巴希拉,蟒蛇卡都是父亲。前面说过,吉卜林

6、少时在寄养家吃过不少苦头,有强烈的孤独感和被弃感,因此一生都看重家庭亲情。丛林之书中的亲情、友情写得特别柔婉动人。默苏娅自不消说,当初幼小的莫格里初进狼窝,母狼拉克莎立即视为己出,爱护备至,甚至为保护他而准备与瘸虎谢尔汗拼命。莫格里被猴群掳走时巴鲁急得在地上滚来滚去,抱头悲嚎,而强悍的巴希拉也不惜纡尊降贵,去求蟒蛇卡帮忙,并明确表示“我们爱他(莫格里)。”当卡盘起粗壮的身躯,莫格里躺在上面睡觉或与之嬉戏时,我们不禁要想,幼年的吉卜林一定也曾这样躺在父母的怀里撒娇、玩耍。可以认为,这些柔情的描写是吉卜林对其痛苦记忆的一种补偿,体现了无归属感的吉卜林对父母的寻求和渴望。二、理解丛林之书具有奇异诡秘

7、的奇幻色彩翻译者应理解吉卜林丛林之书具有奇异诡秘的奇幻色彩,丛林之书具有奇异诡秘的奇幻色彩。莫格里成长为百兽之王,在大森林中自由穿行,他与老虎之间令人胆战心惊的斗智斗勇等让我们充分体验到了阅读的快乐。书中展现出的丰富想象力带我们走进一个能暂时忘却现实种种羁绊与束缚的、可以全身心地畅游的、虚构的斑斓世界中。作为中国读者,相似或同样的阅读体验让我们一下子想起了中国独有的武侠小说。武侠小说属于通俗作品,曾经难登大雅之堂,不过,优秀的通俗作品会在时间的沉淀中变成经典,就像伟大的红楼梦一样。现在武侠小说已走入学者们的研究视野,尤其是著名作家金庸已成为诸多研究者的课题。中国武侠小说里的奇思异想令读者不能不

8、惊叹作者出奇的想象。这种让人痴迷的幻想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尽情驰骋的想象园地,正如有人这样描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武侠小说大家还珠楼主的小说:关于自然现象者海可煮之沸,地可掀之翻;山可役徒,人可化为兽;关于故事的境界者天外还有天,地底还有底;对生命的看法灵魂可以离体,身外可以化身;关于生活方面者不食可以无饥,不衣可以无寒;关于战斗方面者风霜水冰雪、日月星气云、金木水火土、雷电声光磁,都有精英可以收摄;炼成各种凶杀利器,相生相克,以攻以守;藏可纳之于怀,发而威力大到不可思议。对于生活在充满束缚与限制的现实之网中的读者,任意想象、虚构的世界使他们被压抑的心灵暂时得到释放与升华,同时在阅读中又得到一种审

9、美快感。丛林之书首先带给读者的就是极富渲染力的想象世界,在这里,虫狼虎豹可以说话,人与巨蟒可以共舞,熊豹可以教人以森林生存之道,人可以率群兽袭击村庄,种种奇思异想让人们沉浸其中、留连忘返。大多数读者都被这个迷人的想象世界所征服,徜徉其中,不愿回到严酷而无味的现实世界。但是丛林之书不只有奇异诡秘的迷人世界。著名的吉卜林研究专家汤姆金斯认为丛林之书的独特之处在于3个世界融汇在一起。首先,是儿童的游乐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好心的野兽们在孩童的日常生活中有它们的原型。巴鲁是那个有责任心、爱担心的年纪较大的学校老师。第二个世界是寓言世界本身,目的在于道德说教或教育。第三个世界,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是远古的异己蛮

10、荒世界,它包括神话,但不仅限于此。三、理解“丛林法则”莫格里战胜野兽,成为人人害怕的丛林之王的过程对我们理解法则的生成也具有相当重要的启示意义:在狼群议会上重选首领时,头领阿克拉年老不能打猎,因而也不能再当首领,且面临被杀死的命运。莫格里举起点燃的树枝在头顶上摇晃,周围的狼全吓得战战兢兢。一辈子坚强的老狼阿克拉,也乞怜地向毛格利看了一眼。赤身裸体的毛格利站在那里,一头黑黑的长发披在肩后,映照在熊熊燃烧的树枝的火光下,他的地位和权威就随着火焰在丛林中树立起来了。要是没有火把,莫格里的霸主地位恐怕很难确立。依靠强权建立起至高无上的权威后,他就可以任意制定、甚至超越法则,直至要求其他群体的服从了。吉

11、卜林的法则最最重要的一点是服从,征服者可以靠强力维护法则,而对大多数丛林居民来说,服从是他们最好的命运。吉卜林对秩序、纪律的强调和推崇,可以说,贯穿在几乎他所有的创作中。 不管是在动物世界还是人类世界,服从都是建立秩序根本而必要的条件。吉卜林的丛林就是现实中殖民地的化身,他希望强权一旦建立就能得到服从和遵守。世界上本没有法律、规则,可是在完全的混乱中,人类确实无法有效地、更好地生活,于是制定法律以约束人的行为,这样也能得到更多的自由。狼群自称为“自由之民”,而他们却喜欢有个首领带领他们捕猎,管理他们,渴望有人“领导”他们。莫格里那双威力无比的眼睛以及他偷来的火种使他成为最合适的首领。从他身上,

12、我们看到了法则的生成过程。这一过程不是温柔中正、柔声细语的协商,而是充满血腥与暴力的争斗,是强力者在血与火的拼杀中胜出的过程,强者把他制定的法律置于众人头上,无人能逃脱。他是从众声嘶喊的搏斗中胜利的,但他这一非常个体化的、具体的历史由自身的特殊性摇身一变而成为具有普遍性的普适真理。“我”就是你们要追随的普遍真理,我的路就是你们也要走的必由之路,我的特殊性具有普遍性,我的历史就是你们的历史。世界历史的“世界性”就是这样形成的。而他者的历史由于不符合法则所以不具有普适性,因此,他们的特殊性是地方性的,不会上升为普遍性。只关注历史的终端产品总会让人忘记它生成和叙述的具体操作过程,而宥于结果的表层现象

13、中走不出来。而从具体的文本中,我们看到了所谓“普遍性真理”的生成过程,这对我们每个人理解自己的生活世界提供了一个无法替代的窗口。结论:丛林之书是英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得亚德吉卜林最成功的短片小说集之一,比较全面反映了吉卜林的写作风格。丛林之书这部小说集,承接了19世纪以来儿童文学中儿童经过成长,进入成人世界的传统主题;但它同时也开始有批判乃至否定人类世界(成人世界)的倾向,尽管并未完全显露,但已很明显的呈现出由“成长”到“拒绝成长”的过渡状态。本文联系当时英国的历史背景去解读“丛林法则”, 本文研究了吉卜林丛林之书的翻译技巧。参考文献:1 尹锡南.吉卜林与印度的心物关联及其创作中的“历史缺席”问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中的印度书写”研究J. 南亚研究季刊. 2004(02) 2 萧莎.今日重读吉卜林J. 外国文学评论. 2004(03) 3 李敏.重读吉卜林文学作品之丛林之书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2(17)4 李秀清.吉卜林的“丛林法则”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06) 5 郭桂昆.对一位英籍作家的争议可见端倪读吉卜林有关印度的短篇小说J. 中国图书评论. 2003(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