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一体化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68934156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77.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基础一体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机械基础一体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机械基础一体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机械基础一体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机械基础一体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基础一体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基础一体化(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案首页理论教学授课教案200 5200 6学年授课专业 数控加工第2 学期授课教师课程名称机械基础(第三版)授课班级05级数控加工0504班授课地点多媒体课室B31课 时2课时学习单元 42定轴轮系课题定轴轮系的传动比教学内容定轴轮系的传动比及其计算举例教学目标掌握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及各轮回转方向的判定能力 分析专业能力:熟练绘制定轴轮系,领会定轴轮系的识读,掌握定轴轮系 传动比的计算和各轮回转方向的判定。方法能力:知识的获取和消化吸收,分析判断、解决问题,分解组合 应用,自学能力;社会能力:语言表达、团队意识、展示技术。教学 方法多媒体演示法、模具展示法、分解组合教学法、推理演绎法、

2、典型例 题法、启发式、分组测试激励法教具定*由轮系多媒体课件、黑板、彩色粉笔、一对三角板、圆规、平行轴 定轴轮系模型、非平行轴定轴轮系模型、多媒体课室。一、教材分析1、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在第三章齿轮传动部分已学习了一对圆柱齿轮内外啮合、一对圆锥齿轮、蜗轮蜗杆 和齿轮齿条传动情况,具重点是传动比大小的计算;初步了解了两轮的旋转方向。而对它们 的简图符号表示没有提及,但定轴轮系的学习必须在能够绘制和识读传动系统简图的前提下, 对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进行计算,并能够判定各轮的回转方向。技工学校的学生由于知识基础 较差,对知识的理解、转移和迁徙的能力还不够强,我们的培养目标是技能的培养,学生重 操作技能轻理

3、论学习,导致对理论学习的兴趣不够浓厚。2、教学内容“定轴轮系的传动比”是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通用教材机械基础第一 篇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3、教学内容的分析处理第四章轮系是第一篇的最后一章,是前面几种传动的综合应用。其中定轴轮系在实际生 产和生活中应用最多最广泛,它的学习将对今后生产岗位的实践与创新影响极大。本次课学 习的“定轴轮系的传动比”是本章的核心内容,既是前面各章内容的综合运用,使学生知识 组合与迁徙的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又是本章后续内容的基础,是培养学生推理分析问题、演 绎组合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过程。机械基础这门课的教学要求之一是:能作简单的有关设计计算和创新。这一节的内容

4、是 轮系相关计算的前提,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教学的成败,将对后续内容的掌握起 到决定性的作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注意力集中程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动性和创新意识,我的做法是:1)利用课件形式增加了请您欣赏这一教学环节,起到丰富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 加强专业知识素养,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从而使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强。2)增加圆锥齿轮与蜗轮蜗杆的旋转方向判定和机构简图的表示,把圆柱齿轮、圆锥齿 轮、蜗轮蜗杆副的传动比、回转方向和机构简图并列对比分析,对它们进行了总结归纳,形 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对各知识点理解充分、脉络清晰。3)结合我校现有的教学模型和实习工场设备情况,

5、改变了部分定轴轮系的传动系统图 并增加了一些实际传动系统图,把平行轴定轴轮系与非平行轴定轴轮系进行演示对比,让学 生牢固掌握传动路线的分析和回转方向的表示方法。4)针对我校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理解能力不够强等特点,我在对定轴轮系的传动比公 式进行了推导及提出相关的注意事项后,增加了对应的例题讲解和相应的课堂练习,把该部 分内容进行了重点剖析和强化教学,特别细化了传动路线的分析、非平行轴定轴轮系(含圆 锥齿轮、蜗轮蜗杆)回转方向的判定。5)将增加的课堂练习中的 3个题目让学生分组选择作答,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与 意识,使课堂知识得到及时地消化、吸收和应用。4、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熟练绘制定轴轮

6、系。2)领会定轴轮系的识读、传动路线的分析。3)掌握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和各轮回转方向的判定。方法能力目标:1)知识的获取、消化和吸收;2)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3)利用分解组合法应用知识的能力;4)自学能力。社会能力目标:1)语言表达能力;2)团队意识;3)演示技术。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定轴轮系的识读、传动路线的分析。这是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和各轮回转方向判定的前 提条件。2)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和各轮回转方向的判定。这是掌握定轴轮系后续内容的基础和关键。2、教学难点1)定轴轮系传动比公式中 m的取值。这是因为学生没有充分理解(一1) m中的(一1)的含 义,要让学生理解(

7、一1)就是传动比的符号改变一次,即旋转方向改变一次,那么只有当圆 柱齿轮外啮合时从动轮相对主动轮的转向才改变,内啮合则不改变。2)非平行轴定轴轮系各轮回转方向的判定。这是因为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不深和掌握不牢, 致使知识的转移和迁徙不顺甚至困难。强化前面内容的复习并使其形成方法和能力。(教学内容的分析处理2 文中已详细叙述) 三、学习误区导航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以前学生容易理解错误的地方及作业易犯的毛病,应注意以下几个 问题:1)在识读或绘制各轮回转方向时,少数学生弄不清带圆弧的箭头所代表的旋转方向,有的学 生干脆一律说成“顺时针或逆时针”。原因及解决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忽视旋转方向的表示,特

8、别是箭头表示各轮可见 侧的旋转方向。因此上课时要重点强调带圆弧的箭头是表示各轮可见侧的旋转方向,不可见 的一侧圆弧线要与该轴线断开表示。2)在将齿数代入传动比公式进行计算时,部分学生将主、从动轮混淆,弄不清哪一个为主、 哪一个为从。原因及解决方法:学生在分析传动路线时,忽视了主动轮与从动轮的作用和关系,表现 为计算传动比时主动轮齿数放在分母上,而从动轮齿数放在分子上。因此,在公式推导及例 题讲解过程中,要重点指出主动轮是带动从动轮旋转而使从动轮产生运动和动力的,传动比 则是产生该作用的一种度量,因此主动轮齿数应该在分子上,从动轮齿数应该在分母上。 四、教学方法1、教法根据本次课的内容及特点,为

9、了有效地理解重点,攻克难点,按照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规 律和记忆遗忘曲线,采用以导带学,以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具体教法如下:1)分解组合式教学法一一教师把定轴轮系中各运动副的传动比及回转方向一一分解出来,掌握理解之后再组合成轮系的传动比及末轮的回转方向。先分析该轮系的传动路线,再把各对运动副的传动比连乘,得出定轴轮系传动比公式,最后按传动路线对旋转方向进行判断。2)分型例题讲解法一一教师选一道典型例题进行详细分析、讲解,特别是传动路线的分析, 再把各轮齿数代入公式进行计算,注意区分主动轮与从动轮,然后作旋转方向的判定,最 后归纳小结形成知识结构。3)分组测试激励法一一教师讲解完典型例题后,用大屏幕显

10、示课堂练习题号,将学生按座位 分为几个小组,各组派一名代表上黑板抽题,再用大屏幕显示相应题目,代表答题,其他 同学同时解出本组选题。完成后进行比较评判,并利用激励语言和措施,将学生的学习热 情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达到以导带学的目的。2、学法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法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和接受,学生才能在教师 的主导作用下发挥主体地位,主动学习,主动掌握学习方法,将学习作为一件快乐和自觉的 行为。让学生在“回顾旧知?欣赏应用?以旧连新?单个掌握?组合应用?分组选题与答题 ?检查?对比评价?归纳总结?综合应用”的认知过程中,自主参与到各个阶段的活动中来, 体验学习乐趣和参与竞争的自信,达

11、到提高学习效率和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五、教学手段本次课将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等教学手段,把静态、抽象、难以想象的轮系转化为动 态、具体、直观的虚拟模型,再配给真实模型把虚拟事物实际应用化,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 生产实践相结合,做到活学活用。六、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是学生认知的过程,是技巧掌握、技能形成、能力发展及情趣与作风培养的主 要途径,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规划与设计,备学生,洞悉学生 的认知过程,剖析认知差异,明确难点,对症下药,使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次课的 主要教学过程有八个:1)回顾旧知,欣赏新知应用,顺其自然导入目标(8分钟)2)演示导学,明确重点(2分钟

12、)3)分解重点难点,组合应用、解析重点(25分钟)4)误区与学法导航(10分钟)5)典型例题讲解,综合应用(15分钟)6)学生分组选题与答题,教师巡回指导、难点提示(20分钟)7)易错纠正,答案对比,综合评价(5分钟)8)小结激励,信心培养,布置作业(5分钟) 七、教学过程时间 分配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复 习 导 入 新 课约 10 分 钟(一) 组织教学(2分钟)考勤,检查教室卫生、学生佩带校牌及穿校服情况,调节 课堂气氛(教师表扬所观察到的一些积极现象,如某某同 学很有精神或在某一方面比先前有进步),调动学生主动参 到课堂中来,共同创设和谐动感课堂,做好学习前的思想、 情绪准备工作。组

13、织教学引 起学生注意激励法表扬法(二)回顾旧知(3分钟)教师:1、什么是轮系?学生:由一系列相互啮合的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称为轮系。教师:2、轮系有什么应用特点?学生:轮系的应用特点有:可获得很大的传动比;可作较 远距离的传动;口艾速;口艾向;可成或分解运动。教师:3、轮系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可分为哪几类?学生:轮系是按轮系传动时各齿轮的几何轴线在空间的相 对位置是否固定来分类,分为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教师:4、什么是定釉轮系?学生:传动时轮系中各齿轮的几何轴线位置都是固定的称 为定轴轮系。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讲授法(三)请您欣赏,新课导入(3分钟)今天,就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种轮系,定釉轮系。先让我

14、 们T看看定轴轮系的应用。教师演示其应用,如减速器、 车床主轴箱、钟表机构、汽布变速器等,教师提出问题: 钟表里的时针走一圈,分针走了 12圈,秒针走了 720圈, 那么由时针到秒针是如何实现传动的?日寸针把运动传到秒针时,其转速大小有何变化?具体比值如何确止?(要求学生了解定轴轮系的应用,激发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情境式教 学,应用课 件展小,引 导学生思考举例法 演示法(四)教学内容介绍(2分钟)(让学生了解学习目标)学习目的:定轴轮系的作图、传动比的计算和各轮回转方 向的判定。重点:定轴轮系的识读、传动路线的分析,定轴轮系传动 比的计算、各轮回转方向的判定。难点:定轴轮系传动比公式中的 m

15、取值,非平行轴定轴轮 系各轮回转方向的判定。教师引出 学习目的及 重点、难点引导法时间教学内容分配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一)定轴轮系的传动比概念(2分钟)教师先展示定轴轮系模型,引导学生参与到演示教学中 来,通过一对齿轮的传动比概念,教师提出问题:定轴轮系演示模型 启发提问 引出概念演示法 对比法 引导法的传动比是否就是输入轴的转速与输出轴的转速之比?引发 学生思考。演示得出定轴轮系的概念:定轴轮系的传动比是 指首末两轮的转速之比。(要求领会定轴轮系传动比概念)(二)知识分解(8分钟)新对于定轴轮系,我们不但要能求出传动比的大小,还要教师提问课能确定末轮的回转方向。如车床主轴箱,我们知道了电动机学生回答讲的转速和旋转力|可,主轴的转速和旋转力1可从何叩得,因此,引导法解我们先把定轴轮系分解为各对齿轮副,如果知道了各对齿轮投影演示副的传动比大小和回转方向,那总的传动比大小和末轮的回各齿轮副知转力1可就不得叩知J。的运动识1、齿轮副的作图(要求学生学会作图方法并能识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