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方向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68933861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方向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方向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方向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方向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方向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方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方向(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方向0 前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进入了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 广播电视工程的发展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我们看电视, 从之前 的黑白电视、彩色电视发展到现在的网络电视、高清电视、 3D 电视、移动电视。广播经历了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演变,现在 正向网络化迈进。 这些都能够反映时代的科技进步, 以及人们的 精神需要。 虽然我国的电视广播工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但是与 发达的国家相比,在技术的研究开发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本文主要结合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提出了今后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方向,希望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广播电视工程的发 展。1 广播电视工程发展中的先进技术

2、我国的广播电视工程相对于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对 于先进技术的开发和使用比较的落后,下边具体的介绍了几种当 前比较比较新颖的广播电视工程技术, 我们可以充分的了解到它 们的优点, 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取其精华, 以此来促进我 国广播电视工程的发展。1.1 卫星直播技术中国的卫星数字电视直播起步较晚。 但我国多年来卫星广播电视的实践, 客观上为卫星数字电视直播奠定了基础。 卫星直播 系统中有关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和处理的标准是最为核心的技术规范。目前,世界上卫星直播系统中的信道传输主要是采用 DVB-S 标准。节目容量DVB-S 为数字卫星广播系统标准。卫星传输具有覆盖面广、 大等特点。

3、数据流的调制采用四相相移键控调制 ( QPSK ) 方式,工作频率为 11/12GHZ 。在使用 MPEG-2 格式时,用户端若 达到CCIR 601 演播室质量,码率为 9Mb/s ; 达到 PAL 质量,码 率为5Mb/s 。一个 54MHz 转发器传送速率可达68Mb/s ,可用于多 套节目的复用。 DVB-S 标准几乎为所有的卫星广播数字电视系统 所采用。我国也选用了 DVB-S 标准。而在直播平台上 ,我国采 用了 DHT 方式, DTH 方式转发器功率较大,可用较小的天线接收(一般在 1 米以下),普通家庭可以使用。 DTH 方式还可以提供直接到户的用户授权和加密管理, 开展数字电

4、视、 高清晰度电视等多种类型的先进电视服务,不受中间环节的限制。此外, DTH 方式还可开展许多电视业务之外的数字信息服务, 如卫星固定通信、卫星移动通信、高速Internet 下载等,在电视与电脑、电 信日益融合一体的今天, 这一点优为重要。 结合国外的发展经验, 卫星直播发展总趋势如下:1 ) DBS 业务与 DTH 业务融合: DBS 与 DTH 今后发展趋势的区别仅仅是人为划分频段的区别,其它各种参数(轨道位置、覆盖区、极化、转发器带宽、 EIRP 等)根据需要,两者可统一安排、 设计和使用。2 )改进编码和调制性能:信源编码和信道传输调制采用新技术和新体制, 以改善系统的传输性能,

5、提高卫星转发器带宽和 功 率利用率。3 )发展高清电视和数字电影:在标清数字电视基础上,发展高清数字电视直播业务,建立太空电影院,直播数字电影,促进电影业发展。4)扩大业务频段:为扩大容量更好地为高清电视服务,由使用频率较低的 S, C 频段和较高的 KU 频段已发展到使用频率更高的Ka 频段。5 ) 卫星大波束覆盖和点波束覆盖结合:利用大波束播放全 国性节目或其它节目,点波束播放地方节目。6 )多星共位服务:采用多颗卫星异频段和同频段于同一轨位工作,以扩大空问段容量和提高为用户服务的可靠性。7 )一站收视多星节目:同一副用户站接收天线,在不改变指向下接收来白多个轨位上卫星的电视节目。8 )单

6、向接收式发展为双向交互式:用户终端由单向接收式发展为双向交互式,以提供用户点播等服务。9 )固定接收扩大为移动接收:随着卫星电视直播和声音直播移动接收方式发展, 它标志着卫星直播业务已从固定接收方式 扩大为移动接收方式。 从而使其用户主要为企、 事业单位和家庭扩大为个人和各种移动载体(汽车、船舶等交通工具)。卫星通信发展总趋势: 卫星固定、 卫星移动和卫星直播三种 业务逐渐融合, 从卫星固定通信业务、 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和卫星 直接广播电视业务三者之问发展关系来看, 基于下述发展特点可 以看到正在往融合方向发展。1 )随着卫星固定通信业务和卫星直接广播业务用户终端进一步小型化和可移动性, 与卫星

7、移动通信业务用户终端的区别将逐渐缩小。2 )随着使用通信卫星的卫星直播业务诞生和发展,通信卫 星不经过地面中转也可直播电视节目, 通信卫星与广播卫星的区 别将逐渐缩小。3 )随着卫星广播业务由单向电视和声音广播向双向交互式 多媒体业务发展, 卫星广播业务单向通信特性与卫星固定通信业 务双向通信特性的区别将逐渐缩小。4 )卫星固定通信、卫星移动通信、卫星直接广播三种业务都在往宽带多媒体通信业务方向发展。上述三种业务同一性增加、 互异性减小的趋势体现了这三种 业务正在往融合方向发展。5 .2 云计算技术随着信息化、 网络化的不断发展, 云计算的应用也在逐渐的 增加,各行各业都在不断的应用云计算技术

8、来促进其经济效益的 快速发展。 在广播电视工程的发展中, 同样需要将云计算广泛应 用到广播电视工程的发展中, 可以很好的促进数字电视系统的安 全稳定运行;同时也主要应用在在管理平台的建设方面。 在许多 的城市中, 广播电视工程的发展中, 不断的进行广电网络建设以 及改造, 云计算技术不断的得到应用。 我国的广播电视工程的建设中,大部分采用传统的电子技术,但是面对日益激烈的互联、 互通的压力, 传统的电子技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 需要。当前的网络一体化, 已经逐渐构建了一个覆盖范围比较广 泛的新型广电网络, 在广播与电视的合作制作等方面, 云计算可 以节约升本, 提高信号的传输效率。

9、云计算在国外的发达国家的 广播电视工程的建设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这样可以较大的降低 成本,同时促进其合作发展,很好的带动广播电视工程的发展。 因此,云计算在其发展过程中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应用技术。广播系统的发展历史,也经历了定压广播、智能广播、调频 广播、数控可寻址广播等过程。这些广播技术,虽然采用不同的 传输方式和增加了控制数据, 但声音都还是模拟信号传输的。 最 大的问题在于无法解决传输过程中信号衰减和噪声干扰的问题, 传输的距离、接入的广播点数目都受到限制。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 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应用到广播领域。采用 TCP/IP 网络协议传输声音信息的广播系统称之为 IP 广播。在

10、IP 广播系统传输的声音信号需要先经过采样编码为数 字信号,传输的是纯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失真, 信号传输距离不受限制, 因此从根本上解决了模拟广播在信号传 输上的缺陷。 IP广播主要由服务器软件系统、 IP 终端设备以及 中间的网络传输设备构成,服务器软件将音频流发送到指定终端,终端将接收到的音频流解码还原为模拟信号, 驱动喇叭播放声音IP 广播系统越来越多的应用, 人们希望采用 IP 广播技 术构建更大规模的广播网络, 譬如把科学种植和科学养殖, 需要 把最新的农业科技信息、农业生产服务信息及时送到农民的手 中,加强预警系统和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 构建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公用渠道, 提高全社会特别是边远山区、 农村等信 息末端的预警能力, 防止洪涝灾害等自然灾害, 以及天气预报和 政府惠农政策等多个政府部门的信息接入到一个平台, 同时支持 多种接入方式:卫星广播、手机(电话)、短信、 IP 话筒、 PC 、 人工坐席呼叫中心等,为了突破了单台服务器性能瓶颈, 支持大 规模 IP 广播网络,云广播技术应运而生。2 总结随着广播电视工程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 对于技术人员的要 求也不断的提高, 我们必要要不断的学习先进的技术, 积极的培 养人才,同时还要注重自身的创新和发展理念来进行科研与生 产,这样才可能会较大的促进我国广播电视工程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