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分类归纳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68933287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分类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分类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分类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分类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分类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分类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分类归纳(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分类归纳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理解东、南、西、北与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 【1】 确定方向(或约定方向)的方法:.早上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方;.傍晚太阳落下的地方是西方;.指南针所指的方向是北方;.北斗星所指的方向是北方;.一般情况下,地图(或图纸上)规定向上为北。 【2】 根据确定一个方向后,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或南北相对,东西相对”绘制“十字叉”,确定其它七个方向。(P3【1】)知道: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这些方向是相对的。【3】绘制简单示意图的方法:先确定好观察点【观察点就是我们所站在的位置的地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

2、,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十字叉”,用箭头“”标出北方(没有特别说明时,一般向上为北)。(P4【2】) 【4】看懂地图。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谁在谁的什么方向等。(二)看简单的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 【1】【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绘制出“十字叉”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P8【4】) 【2】 【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

3、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P10【5】)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一)笔算除法 【1】【 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方法】:P15【1】、16【2】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被除数的前一位除以一位数;如果不够除,再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一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对应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P23【6.1】24【6.2】【2】【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被除数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

4、则商的位数与被除数相同;如果被除数最高位小于除数,则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 【3】【除法的验算方法】: (1)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用乘法验算,被除数=商除数(2)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用乘法验算,被除数=商除数+余数,【4】注意关于0的一些规定: (1). 0不能作除数。(2).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3).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 (三)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P29【8】【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乘法口诀做除法的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

5、的商。 如:除法估算:4938,把493估成480,而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近492,然后再口算4808得60,所以493860。(四)特别提醒: 【1】口算、估算、笔算除法的方法和格式,其中中间、末尾有0的要特别注意。 口算题能够直接列式计算;估算题要注意书写格式(用“”,约等号):【2】解决问题中注意看清题目意思,按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需要估大还是估小,或者不管大小)。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1】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这个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2】观察、分析复式统计表要先看表头,弄清每一项的内容,再根据数据实行分析,回答问题。第四单元:两位数乘

6、两位数(一)笔算乘法(特别注意:竖式的格式) 【笔算乘法的方法】:【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十位对齐,每次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注意: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或四位数。 【2】解决问题。.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和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相同,都要弄清已知条件和问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列式计算。.在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要读准题目,分析题意(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再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实行

7、解答(出现连乘和连除),需要孩子弄懂题目意思,然后实行列式并计算,最后写单位写答。 【乘法验算方法】: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一次。(三)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1】【乘法的估算】:将被乘数和乘数估成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整百的两位数,那么估算的结果就是这两个整十数的乘积。 如:估算1822 .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方法:四舍五入法】:把其中的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整十、整百的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2】根据表内乘法估算或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估算。第五单元:面积【1】面积的意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2】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区别:用长度单

8、位表示物体的长短或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用面积单位表示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注:面积和周长是不能相比较的;分清楚什么时候填长度单位,什么时候填面积单位。【3】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和比较。 【4】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 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1公顷 = 10000平方米边长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

9、=100公顷 【5】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6】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大单位化成小单位,用大单位前面的数乘进率;小单位化成大单位,用小单位前面的数除以进率。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平方千米= 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7】【使用面积单位时】: 比较小的土地面积,如:公园、体育场馆、超市、果园、广场等一般情况下填“公顷”; 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如:某城市的占地面积、国家的面积、江河湖海的面

10、积等一般情况下填“平方千米”。 【8】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长 = 面积宽 宽 = 面积 长 【9】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10】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宽 = 周长2长 长 = 周长2宽 【11】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12】铺地砖问题:先算出所铺地面的总面积;计算出每块地砖的面积;将这两个面积统一成相同的面积单位;地砖的总块数=所铺地面的总面积每块地砖的面积.【13】计算格点图形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时,将不够一个单位的面积拼凑成几个单位的面积;再加上所有整个单位面积就是整个图形的面积.注 意: 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它们周长不一定相等。 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11、。【14】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中,长方形的周长最长;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中,正方形面积最大.第六单元:年、月、日1、 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4个季度。1、2、3月 第一季度 90天(平年)91天(闰年)4、5、6月 第二季度 91天7、8、9月 第三季度 92天 10、11、12月 第四季度 92天2、记大小月的方法:一、三、五、七、八、十、腊,31天永不差;四、六、九、十一,30天,只有2月有变化。拳头记忆法:左手握拳,凸起的地方是大月,凹下的地方是小月,2月除外。3、 平年:2月(28)天,全年(365)天;上半年有(181)天。 闰年:2月(29)天,全年(366)天,上半年有(

12、182)天。 每年下半年都是(184)天。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1900、2100等不是闰年,而1600、2000、2400等是闰年。 一般的公历年份4,没有余数,就是闰年; 公历年份是整百的400,没有余数,就是闰年。5、年、月、日、时、分、秒都是时间单位。6、在一日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第一圈:从( 0 )时到(12 )时;即从( 深夜12 )时到(中午12)时。第二圈:从( 12 )时到(24 )时;即从(中午12 )时到( 深夜 )时。7、

13、经过的天数的计算:公式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经过的天数 例如:6月12到6月30日是多少天?(30-12+1=19天)8、计算周年的方法是用(现在的年份-原来的年份=周年)。如:到2008年10月1日,是中国成立(59)周年。用2008-1949=59周年9、经过时间的小时数: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1】小数的意义:像3.45,0.85,2.60,36.6,1.2和1.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2】小数的组成:小数由小数点、整数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和小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组成。【3】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再读小数点,最后读小数部

14、分。整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的读法相同,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4】小数的写法:写小数时,先写整数部分,如果整数部分是零直接写成0,接着在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数,无论有几个0都要写出来。【5】小数与分数的关系:(一)分母是10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如:;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如:; 分母是10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如: ;(二)小数的数位 小数点的左边是它的整数部分;小数点的右边是它的小数部分。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用米作单位是米,也是0

15、.1米。3份就是3分米、米、0.3米。 2、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用米作单位是米,也是0.01米。7份就是7厘米、米、0.07米。 注:一位小数的形式实际上是分数十分之几的另外一种表示形式,写成小数就是0.4。 【6】【小数的加减法】: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的方法:列竖式相加减的时候,要把小数点对齐,然后再进行加减。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记住在得数中点上小数点。 【注意: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7】【小数的基本性质】: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如:10.05,在它的末尾添上0,就变成了10.05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