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讲所考察报告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68906140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讲所考察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讲所考察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讲所考察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农讲所考察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农讲所考察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讲所考察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讲所考察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出所料,位于广州市中山四路42号这座红墙黄瓦、古朴庄重 的院落,显得异常的寂寞冷清,与四周日新月异的变化和车水马龙的 繁华相比,它如同孤独的老人睡在遥远的梦里。当年的旗卷长戟,昔 日的如火如荼,如今只化为几幅照片和数句解说词守候在这陈年旧 院。浓烈的史风,在我们进门时迎面扑来。组员们显得很兴奋把跨 进门槛喻为步入史书。前院泮池上的石拱桥、大成门东侧的小耳房、 草木葱郁的大院西廊、坐北朝南的大成殿,都成为我们津津乐道的景 物。在我们的眼里,一切僵固的旧物,仿佛一下子鲜活起来。走进郁郁葱葱院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周恩来同志题写的“毛泽 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一行大字。气魄的镏金楷体

2、 大字,夺目的红色背景,灰色的古体瓦房被周围欲滴的绿色围衬着, 显得格外引人瞩目。我们继续参观,组员共七个,我们分工合作,参 观,拍照,做笔记广州农讲所,是毛泽东等人于1926在广州举办的全国农民运 动讲习所旧址,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培养农民干部的学校。它 原是建于明代的孔庙,清代为番禺学宫,始建于1370年,是一座庄 严古朴的建筑群。番禺学宫与德庆学宫、揭阳学宫一道,同为广东三 大学宫。这座宏伟的古建筑,是一组红墙黄瓦、古朴庄重的建筑群。建筑 物坐北朝南,从南至北由棂星门、泮池拱桥、大成门、大成殿、崇圣 殿等组成,两边有庑廊等宏大建筑。大门是花岗岩雕琢的棂星门。进 了大门是前院的泮池,泮

3、池中间架有一座石拱桥,过桥便是九行并排 的花岗石板铺成的通道,直通宽敞的大成门。过大成门,是一个草木 葱郁的大院,院内木棉、菩提、龙眼、九里香等古树挺拔葱郁。宏伟 壮观的大成殿屹立在由花岗石砌成的台基上。沿着大成殿两侧的通道 向前走去,即达崇圣殿,有东西两廊。我们开始重视这建于明代洪武 年间的番禺学宫建筑,重视学宫1926年举办第6期农民运动讲习所 这段历史,重视这段历史在中国革命中的价值。小小一个院落,在 1961年就被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的缘由,是应该在参 观时重点理解的。我们终于立在了大成殿的这座石像面前。32岁的毛泽东长衫油 伞、步履匆匆向我们走来。这位刚刚在长沙湘江边发出怅

4、寥廓,问 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感叹的年轻人,鹰击鱼翔,来到广州指点江山。 历史把这样一个伟人送进了这个院落,从此,这个院落脱胎换骨,成 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纪念地。如果毛泽东只是随便在这个曾培养封建士大夫和祭祀孔子的地方住住,此地绝不会如此名声大噪的。最为关键的是,毛泽东在这里干了一件大事,即研究农民问题,培养农运干部,领导农民革命。从 这个意义上来说,农讲所是一个摇篮。它摇醒了无数面朝黄土背朝天 的农民,它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院内静悄悄的,春雨寂落石板地,暖风默数木棉花。恬静、优美、 安宁、洁净替代了当年的激昂、壮烈、呐喊、拥挤,成为院落现在的 特色。我们当然不知道那些

5、富勇敢斗争精神的农讲所学员,当年是怎 样学习训练然后壮怀激烈地奔赴农村遍点星火的,但我们知道,肩负 重任的毛泽东走出这扇大门一年后,就在湘赣边界发起了秋收起义。 霹雳一声暴动。使毛泽东把对农民运动的研究化作了领导农民运动的 实践。农讲所的讲台与秋收起义的火炬,其实有着紧密的联系。研究历史为的是今天与未来,参观农讲所与之殊途同归。望着农 讲所内外迥异的世界,我感受到昨天的奋斗与今天的享受间的因果关 系。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文明程度如何升级,我们最不能忘却的,是 历史中的那些艰难岁月,以及无数伟人为改变这种艰难而体现出来的毛泽东同志在大革命时期,曾三次到广州从事革命运动:第一次 是1923年6月,来

6、穗出席中共三大,并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 秘书;第二次于1924年1月,来穗参与中国共产党帮助孙中山改组 国民党工作,并出席国民党一大,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 第三次于1925年9月来穗,10月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 主持国民党政治委员会机关刊物政治周报,次年5-9月,主持第 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并任所长,为党培养了大批农民运动骨干。农民运动讲习所是为适应蓬勃发展的农民运动形势而创办的。首 期由共产党人彭湃任主任,毛泽东则任第六届农讲所所长。农讲所一、 二届在越秀南路惠州会馆举办;三至五届在东皋大道1号(今中山三 路永兴街6号)举办;六届则移至惠爱东路(今中山四路)番禺学宫举 办

7、。农讲所开设三民主义、中国国民党史、中国史、各国革命史等课 程,毛泽东、周恩来、恽代英等曾在此授课,六期共培养772名毕 业生与25名旁听生,其中六届人数最多,规模最大,影响最深,有 来自全国20个省的318名学员。他们毕业后奔赴全国各地从事农民 运动,成为农运的骨干力量。纪念馆于1953年建立,并由周恩来题写了馆名。纪念馆按农讲 所原貌建筑维修,复原了课堂、教务部、军事训练部、图书馆、所长 办公室、学生宿舍等。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听了讲解员对历史的讲述,我们顿时感到自惭形秽。革命时期为了新中国的成长,为了人民百姓,当时的大学生纷纷 加入到革命战斗中,有多少人壮烈牺

8、牲多少人失去家人流离失所。我 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前辈们用鲜血换来的,而有多少人穿着阿迪踩着 耐克在吃着KFC和豪享来时能够想到当时的革命战士吃不饱穿不 暖。参观农场所时,讲解员说了一句话:毛主席当年有三个办公室。不知情的就会有在底下议论的,三个办公室,好排场啊讲解员接着 说,毛主席吃饭的时候,睡觉的时候也不忘了百姓的事。所以餐厅和 卧室也成了毛主席的办公室。在参观中我还看到了一个教室里的一个 角落里摆着一张很简陋的床,我想那大概是当时的革命志士把工作地 点当睡觉的地方了吧,工作到半夜就在那里直接闭眼休息一下就算 了。现在的市级的领导下访也不能少了下榻豪华酒店大摆宴席,这一 环节。这样的现在是不

9、是应该得到控制了,把更多的财力投入到国家 建设中,多为百姓办点实事。操场上的一块石碑上刻着,当时农讲所的学生每天天亮就要起来 锻炼,每个星期都要接受军事训练。而我们现在的大学生,一个星期 出一次操人都到不齐。铺张浪费的现象在大学生中也非常普遍。大学 生盲目攀比之风流行,购买学习用品以外的高级奢侈品的花费远远高 于实际所需生活用费。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去掉 日积月累下的惰性和挥霍,发挥我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那样我们 才能创建更美好的社会,享受更美好的生活,并且让更多的人享受到 这一切。通过这次参观农讲所的活动,我们受益匪浅。在亲身感受党员前 辈们生活学习的环境之艰苦的同时,我更加有决心继承他们坚强的意 志,蓬勃的朝气。在那铁与血的日子里,他们仍对国家对中国共产党 充满了信心和热爱之情,在如今的和平与稳定发展的年代,我们更应该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珍惜前辈们给我们留下的一切,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