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_14、300液氧储罐危险源专项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68905200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_14、300液氧储罐危险源专项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_14、300液氧储罐危险源专项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_14、300液氧储罐危险源专项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_14、300液氧储罐危险源专项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_14、300液氧储罐危险源专项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_14、300液氧储罐危险源专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_14、300液氧储罐危险源专项(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编 号:版 本: XX兆丰钢铁集团XX(300m3液氧储罐)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编制单位:XX兆丰钢铁集团XX颁布日期:2016年10月18日目 录1事故风险分析11.1危险源的确定与风险分析11.2事故类型21.3事故发生的诱因21.4危害程度分析32组织机构及职责32.1应急组织体系32.2 指挥机构32.3 职责53 处置程序63.1报告程序63.2报告内容63.3报告方式63.4责任人73.5接警报告和记录73.6应急指挥机构启动73.7应急指挥73.8资源调配83.9应急救援83.10扩大应急响应程序84处置措施84.1 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84.2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114.3火灾

2、事故的现场应急处理114.4重大危险源爆炸、中毒、窒息事故应急处理124.5处置原则和要求125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145.1求援装备保障145.2物资保障155.3装备与物资的维护156附件15附件1有关部门、机构和人员联系方式15附件2应急物资、装备清单17 / 1事故风险分析1.1危险源的确定与风险分析1.1.1危险源通过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确定制氧主厂房、空分区、氧压机房、低温液体贮存区、氧气和氮气储罐、调压间和站区压力管道等为制氧厂的危险源,其中氧气球罐、液氧罐区的氧储量为408T,超过200T的临界量,构成重大危险源。1.1.2 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性制氧厂设计到的危险化学品包括氧气(压缩

3、的、液化的)、氮气(压缩的、液化的)、氩气(液化的)等,其危险性如下:氧气是一种无臭无味的气体,有很强色的助燃性,氧的浓度越高,燃烧越激烈,空气中的氧气只要增加4%燃烧就会显著加剧,包括金属在内的一些普通物质在大气中不燃烧,但在氧浓度较高或纯氧中就会燃烧起来,所以一些可燃物在高氧或纯氧中就会自燃、爆炸。液氧在气化过程中会吸收周围大量的热能,如果液氧接触到人和动物,就会造成冻伤。液氧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时,其体积将会增大数百倍1m液氧转化为标准状态的气体体积为800m。如果泄露气化,将势必增加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超过20.9%)而使工作人员的衣服被氧化饱和,氧气是助燃气体,被氧饱和的衣服遇明火就会助燃

4、,在氧气浓度超过23%时,不仅是衣服,其他物质遇明火也会燃烧,浓度超过40%时对人会引起“富氧中毒”。液氧与油脂、沥青、织物、木材及各种可燃物质接触时,不需要火源都极易引起燃烧,潜在着爆炸的危险性。氮气和氩气均为无色无臭气体,属窒息性危险化学品,其贮存装置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轻度的气体泄漏,容易造成人员的缺氧反应;重度的气体泄漏,有可能会造成人员窒息死亡的严重后果。液氮在气化的过程中会吸收周围大量的热能,如果液氮接触到人和动物,就会造成严重的冻伤。液氮由液态转化为气体时,其体积将会增大数百倍1m液氧转化为标准状态下的气体体积为643m,如果泄露气化,产生的氮气过量,可使

5、空气中氧分下降,引起缺氧窒息。1.1.2工艺设备的危险性制氧厂在生产及输送产品过程中所用的空分装置系统、输气管道、氧气压缩机、储罐等工艺设备,如遇超压、混入可燃气体和油脂等情况,可能发生爆炸、火灾、人员中毒窒息或低温冻伤等安全生产事故。1.2事故类型制氧厂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火灾、爆炸(2)气体或低温液体(氧、氮、氩)泄露(3)中毒窒息(4)低温冻伤1.3事故发生的诱因1.3.1火灾爆炸(1)易燃、易爆化学品泄露,遇明火爆炸。液氧在生产过程中液氧中碳氢化合物含量超标,遇激发能源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2)空分装置系统在检修作业、动火作业、启停活动时,特别是在易燃、易爆物质

6、存在的场所,会因管理不善或处置不当,发生误操作、误损伤而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3)空分装置系统临时停车或液氧泵的单机停车时,泵后液氧压力迅速下降,存留在管道容器中的液氧排放不及时,受到外界的热量加热液氧气化,溶解在液氧中的碳氢化合物的浓度逐渐增大,当空分装置再次启动时,这种固态碳氢化合物受到氧气流或液氧流的冲击,极易引起爆炸。(4)输气管道的连接部位若发生泄漏,或管道破损发生泄漏遇明火会发生火灾爆炸危险(5)氧气压缩装置上的润滑系统:由于油系统的管道特点和油的燃烧特性,氧气压缩机系统一旦有油污泄漏,特别是与高压纯氧接触后,会引起剧烈的自燃氧化放热,使氧气迅速升温升压超出设备承压极限引起火灾

7、、爆炸。1.3.2中毒和窒息(1)氮气和氩气均属窒息性气体,在受限空间作业时,及时检测氧含量在(19.5%23.5%)之间,超出正常X围,氧含量降低而存在窒息危险。(2)氧在正常浓度时对人体无害,但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若生产过程中氧发生大面积泄露时,可导致在危险区域内人员中毒、窒息。(3)输气管道的“跑”“漏”是引起人员中毒、窒息的主要危险(4)制氧厂周边的煤气柜若发生煤气大面积泄漏事故,会导致在制氧厂人员中毒、窒息。1.3.3灼伤制氧厂涉及低温储罐、液氧泵、液氩泵、空分塔等低温设备和低温管道,若保温设备损坏,操作人员未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操作时不慎接触到低温液体,可造成冷

8、灼伤;若液氧、液氮、液氩的低温物料泄漏亦可导致冷灼伤。1.4危害程度分析一旦发生气体或低温液体泄漏、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的后果。事故影响X围主要是制氧厂内部,人员伤亡X围限于现场作业人员和巡检维修人员。另外,制氧厂周边的煤气柜若发生大量泄漏事故,也会导致在制氧厂工人中毒、窒息。2组织机构及职责2.1应急组织体系应急组织体系见XX兆丰钢铁集团XX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2.2 指挥机构2.2.1 公司指挥机构设置见XX兆丰钢铁集团XX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2.2.2 现场应急指挥部制氧厂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总指挥由制氧厂厂长X占国担任。应

9、急救援指挥中心设在办公室。指挥部下设现场抢险组、后勤保障组和治安保卫组(应急组织体系见框架图):2.2.3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急救援指挥部总 指 挥:X占国 职务:厂长 :15031631162副总指挥:高宏春 职务:生产安全副厂长 :18103144371成 员:赵波李长江 X晓海 X胜国应急响应中心主任:赵波 职务:主任 :15031650158成员:办公室全体成员现场抢险组组长:李长江 职务:生产科长 :13832478157成员:制氧岗位全体员工后勤保障组组长:X晓海 职务:安全科长 :15076900955成员:安全科全体科员治安保卫组组长:X胜国 职务:设备科长 :13831410

10、221成员:设备科全体科员2.3 职责2.3.1 公司指挥机构职责见XX兆丰钢铁集团XX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2.3.2 现场应急总指挥职责(1)负责制氧厂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与应急管理工作;(2)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领导,向政府部门求援或配合政府应急工作;(3)审定并签发本单位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4)组织人员的演练和演练考核;(5)下达应急响应启动和终止指令;(6)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7)负责事故和救援信息的统一发布工作、事故信息的上报及传递工作;(8)审批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费用。2.3.3副总指挥的职责(1)组织制定公司应急预案;(2)负责员工的安全培训;

11、(3)发生事故时,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4)协助指挥、分配有关人员的工作;(5)总指挥不在时代行总指挥职责。2.3.4应急援救办公室职责(1)传达应急指挥部的指令;(2)负责召集协调各应急专业组的统一行动;(3)及时了解、掌握、报告事故抢险进展情况;(4)协助副总指挥做好调度指挥及协调工作。2.3.5现场抢险组职责由生产科长任组长,组成人员包括制氧岗位员工,职责如下:(1)按照应急总指挥的指令,负责现场应急抢险工作;(2)收集现场信息,核实现场情况,针对事态实施抢险;(3)及时向应急总指挥汇报应急处理情况;(4)核实应急终止条件并向应急总指挥请示应急终止;(5)及时组织抢救受伤人员;(6)负

12、责应急总指挥交办的其他任务。2.3.6后勤保障组职责由安全科长任组长,组长人员包括安全科员工,职责如下:(1)负责现场治安、秩序、道路警戒,限制无关人员进入;(2)负责人员、车辆安全疏散工作(3)保证道路、交通通畅,指引救援车辆顺利进入事故现场。3 处置程序3.1报告程序当作业现场遇到险情,可能危及人员生命安全时,生产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有直接决策和指挥权,在第一时间可下达停产、撤人的命令,并组织现场作业人员或险情可能危及到的人员向安全的逃生路线撤离,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后,立即向应急响应中心报告。事故现场第一发现人本单位负责人应急中心应急救援总指挥县安监局县政府等有关部门。应急响应中心2

13、4小时值班:0314-6961191。3.2报告内容事故发生概况、时间和地点、事故类别、信息来源、危害程度、初步判定的伤亡情况、导致事故的初步原因、事态发展趋势和已经采取的措施等。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救援工作的进展情况。3.3报告方式工作场所发生险情或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应急值班人员。3.4责任人生产带班人员及班组长为信息报告负责人,当班工人为报告责任人。3.5接警报告和记录发生事故时生产带班人员或班组长要立即组织抢救,并向应急响应中心报告,说明事故发生区域与位置、伤亡情况、已采取的救援措施和事故现场情况。应急响应中心值守人员记录接警或事故信息情况,询问并记录汇报人XX、

14、事故性质、事故发生区域与位置、事故伤亡情况、人员避险情况、已采取的救援措施和现场情况等内容,注明汇报时间。3.6应急指挥机构启动应急响应中心值守人员接警后,立即报告应急总指挥和应急指挥机构成员;指挥机构成员通知本组其他人员于指挥部指定地点集结待命。1)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级响应: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重大火灾事故、爆炸事故及气体、液体储存装置或者管道严重泄漏事故,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重大社会影响,事故事态发展严重,且亟待社会力量应急援救。2)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级应急响应: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加大火灾及气体、液体储存装置或管道大量泄漏事故,造成或可能造成1人以上死亡事故,且需公司力量应急救援的。3

15、)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级响应: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低温储罐、液体泵、空分塔等低温管道发生少量泄漏事故、设备事故等,尚未危及职工的生命安全,但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的事故,制氧厂内部应急力量能处置的事故。3.7应急指挥总指挥宣布启动应急预案:符合级响应条件,总指挥启动级响应,由应急响应中心通知抢险组和后勤保障组,两组人员接到通知后立即集合,根据已知的情况,制定相应措施,按措施实施抢险,防止险情扩大和消除险情。启动级响应后事态继续扩大或符合级响应条件,总指挥启动级响应,制定事故或险情进行处理方案的同时立即做好下列工作:A副总指挥安排各岗位工种坚守岗位,确保供电、压风、供水等系统设备运转正常;B报告乡政府安监站、县安监局,报告的主要内容: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概况及现场情况等。3.8资源调配根据险情或事故的复杂程度和已经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