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胎黄病黄疸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68899471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胎黄病黄疸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儿科胎黄病黄疸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儿科胎黄病黄疸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儿科胎黄病黄疸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胎黄病黄疸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胎黄病(黄疸)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 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胎黄病(2011年版)。胎黄病是由胎儿时期感受湿热,或瘀热内阻,出生后全身皮肤、巩膜发黄为主要症状的疾病。(1)黄疸出现早(出生24小时内),发展快,黄色明显,可消退后再次出现,或黄疸出现迟,持续不退。肝脾常见肿大,精神倦怠,不欲吮乳,大便或呈灰白色。(2)血清胆红素显着增高。(3)尿胆红素阳性及尿胆原试验阳性或阴性。(4)母子血型测定,以排除ABO或Rh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黄疸。(5)肝功能可正常。(6)肝炎综合症应作

2、肝炎相关抗原抗体系统检查。2西医诊断:参照第7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胡亚美、江载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1) 生理性黄疸特点:一般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足月儿血清胆红素V221卩mol/L(dl),在2周内消退,早产儿血清胆红素V257卩mol/L(15mg/dl),结合胆红素V25卩mol/L(dl)。足月儿在生后2周消退,早产儿在生后34周消退。在生理性黄疸期间一般情况良好,不伴有其他症状。(2) 病理性黄疸特点:黄疸出现过早:黄疸出现在24小时以内;血胆红素程度过重:足月儿221mol/L(dl),早产儿257卩mol/L(15mg/dl),或每日升高85卩mo

3、l/L(5mg/dl);黄疸持续过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血清结合胆红素卩mol/L(dl);黄疸退而复现或进行性加重;出现以上任何一条均为病理性黄疸。(二) 证候诊断1湿热内蕴证:面目皮肤发黄,颜色鲜明,状如橘色,烦躁啼哭,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或灰白。舌红,苔黄厚腻,指纹滞。2脾虚湿困证:面目皮肤发黄,颜色晦暗,精神倦怠,不欲吮乳,时时啼哭,腹胀便溏,或大便灰白,小便黄少。唇舌偏淡,苔白滑,指纹淡。3气血瘀滞证:面目皮肤发黄,颜色晦滞,日益加重,腹部胀满,青筋暴露,肝脾肿大质硬,小便短黄,大便秘结或灰白,唇色暗红,或衄血。舌见瘀点,指纹紫。二、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湿

4、热内蕴证治法:清热祛湿,利胆退黄。推荐方药:茵陈蒿汤加减:茵陈、淡竹叶、陈皮、生大黄(后下)、生山栀、生甘草等。 经验方加减:生麦芽、茵陈、通草、金钱草、泽兰、丹参、黄柏等。散煮剂:消导散+三甲散+胃苓散+白蔻散。中成药:清肝利胆口服液、茵栀黄制剂等。2脾虚湿困证治法:祛湿健脾,利胆化瘀。推荐方药: 茵陈理中汤加减:茵陈、党参、茯苓、薏苡仁、干姜、白术、生麦芽、车前草等。 经验方加减:马齿苋、败酱草、生薏米、土茯苓、生铁落、贯众、白花蛇舌草、虎杖等。散煮剂:消导散+参苓散+理中散+白蔻散。中成药:肝苏颗粒、四磨汤口服液加太子参免煎颗粒等。3气血瘀滞证治法:化瘀消积,疏肝退黄。推荐方药:血府逐瘀

5、汤加减:柴胡、郁金、枳壳、甘草、桃仁、当归、川芎、赤芍、生地、红花、牛膝等。散煮剂:消导散+三甲散+活血散+白蔻散。(二)静脉滴注中成药注射剂根据病情可辨证选用茵栀黄注射液等。(三)外治法1熏洗疗法:适应于湿热内蕴证。将药液倒入盆内,待温时给患儿擦洗全身。每次洗1015分钟,每日1剂,5日为1疗程。2药浴:根据辨证配方药浴,多用于湿热型黄疸。3敷贴疗法:按不同证候,分别将药物按一定的比例配制成糊状药饼,取一人份,放置于患儿穴位处,外以医用胶贴固定,每次贴敷20分钟,每日2次。常用穴位:巨阙、大横等。4背部抚触:中医理论认为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与其内脏器官系统存在着密切的对应关系,通过指揉华佗夹脊

6、穴,振奋人体阳气;气满则泻,促进肠道蠕动。5腹部抚触:喂奶后1小时安静状态下进行,室温26C28C下进行。腹部抚触时反射性地引起副交感神经的兴奋,使胃泌素和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增进食欲,并且通过吸吮-结肠反射间接增加肠蠕动,加快胎粪的排出,减少胆红素重吸收。(四)其他疗法蓝光箱内光照疗法:适用于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患儿。患儿裸体卧于光疗箱中,用单光(20W蓝色荧光灯管8支平列排成弧形,管间距离,距患儿3550cn)或用双光(上下各6个管,下方距患儿2535cmj)照射,持续1224小时/天,连续或隔天进行,胆红素下降到120umol/L以下,停止光疗。光照时婴儿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

7、膜,除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外,其余均裸露。(五)内科基础治疗1对症治疗:黄疸较重时,可静脉补充适量葡萄糖,或采用光照疗法。对症治疗药物包括保肝药物如葡醛内酯、促肝细胞生长素、谷胱甘肽等,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白蛋白、肝酶诱导剂等退黄。2病因治疗:母乳性黄疸,暂停母乳35天;病毒性肝炎,应予抗病毒治疗等。3其他治疗:注意监测黄疸患儿的凝血功能,出现凝血异常时,应及时补充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严重感染者,注意纠正缺氧及酸中毒;直接胆红素增高,黄疸持续时间长者,应注意补充脂溶性维生素A、D、E、K。(六)护理调摄1密切观察患儿皮肤颜色的变化,及时了解黄疸加重或消退时间。2提倡新生儿早期开奶,增加哺乳次数

8、以增强肠蠕动,减少胆红素的吸收。3注意观察患儿的全身症状,如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吸吮困难、惊惕不安、两目直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以便及早发现变证。4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加强皮肤护理,防止破损感染。三、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进行疗效判断治愈:黄疸消失,血清胆红素正常(L,即2mg/dl以下);体征消失,肝功能检查正常。显效:黄疸较前明显好转,血清胆红素及肝功能下降大于入院时数值2/3。有效:黄疸较前好转,血清胆红素及肝功能下降数值大于入院时数值1/3,小于入院时数值2/3。无效:黄疸变化不明显,血清胆红素及肝功能下降数值小于入院时数值1/3,症状及体征无改善。(二)评价方法1观察患儿皮肤、粘膜及小便黄染变化情况。2记录患儿肝脾肿大变化情况。3对比患儿肝功能及其他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4治疗前后可由专人进行疗效评价,评价者应先接受培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