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教案2沪粤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68895967 上传时间:2023-12-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教案2沪粤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教案2沪粤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教案2沪粤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教案2沪粤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教案2沪粤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动和力复习 1. 力、速度、惯性的区别与联系: 首先,他们的定义不同,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在这过程中至少存在两个物体,其中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速度则是反映物体快慢的一个物理量,一般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而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的性质,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他的大小用物体的质量来量度。 其次,它们之间的联系。力与速度的关系: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而物体要运动并不一定需要力的作用,这正是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越快。并不一定是速度越来越大,也可以使速度的方向改变

2、。也可以使速度越来越小。速度与惯性的关系:惯性能够使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直到有力来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惯性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快慢没有关系。 2.“力和运动”解题思路与方法: (1)解答有关惯性现象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应抓住两条规律: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 第一步,明确所研究的物体原来处在什么状态(是静止状态,还是运动状态); 第二步,指明某物体或物体的某一部分因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 第三步,指明另一物体或物体的另一部分由于惯性而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并得出结论。 (2)解答有关平衡力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应抓住两点: 平衡力的定义; 二力平衡的条件可分为两步(两步曲) 第一步

3、,明确所研究的物体是在哪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二步,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同物体、共直线,等大小,反方向共四个条件),得到题目要求得到的有关结论。 (3)解答有关力和运动关系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应该抓住力和运动的关系;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正确理解上面这句话,切不可片面或想当然。 【典型题例】 例1 有两上鸡蛋,一生一熟,让它们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同样的速度同时开始转动( ) A. 生鸡蛋很快停止转动、熟鸡蛋转了一会儿才停止。 B. 熟鸡蛋很快停止转动、生鸡蛋转了一会儿才停止。 C. 两个鸡蛋都很快停止转动。 D. 两个鸡蛋都转了一会儿,然后同时停止。 分析:本题正确

4、答案为A。这是因为生鸡蛋内的液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这样液体就阻碍蛋壳的转动,使生鸡蛋很快停止转动。而熟鸡蛋是一个整体,转动后就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要转动一会儿才停止。 点评:注意物体受力的部位才会改变运动状态,其余部位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例2 行军队伍长1200米,前进速度为2米/秒。通讯员从队伍后端以4米/秒的速度赶到队伍前端需要多少时间?再从队伍前端回队伍后端又要多少时间? 解析:此题可作两个图分别求解两个问题。 (1)通讯员从后端赶到队伍前端时:是一个相同时间、路程差问题。设队伍长为,时间为。由图1知:。 图1 (2)通讯员从队伍前端回到后端时:这是一个同时间、路程和问题。设时间为。由图2知: 秒图2 点评:速度计算时,尽可能画图表示关系,这样做能清晰、迅速找到解题方法。 例3 车厢重为,机车对其牵引力是,如果列车匀速行驶,则车厢所受阻力为 ;如果列车是在加速行驶,则车厢所受阻力一定小于 。 分析:由于列车是匀速行驶,说明列车受到的力是平衡的。列车只受到牵引力和阻力。因此,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同在一条直线上,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并不在同一直线上,阻力应为。当列车加速行驶,说明运动状态已改变,牵引力跟阻力不再是平衡力,牵引力应大于阻力。 答案: 点评:利用二力平衡解题时,应注意寻找关键词:匀速。通过它判断物体运动状态,寻找解题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