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门高足庄希祖:此生一切皆缘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68882064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门高足庄希祖:此生一切皆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林门高足庄希祖:此生一切皆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林门高足庄希祖:此生一切皆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林门高足庄希祖:此生一切皆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林门高足庄希祖:此生一切皆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门高足庄希祖:此生一切皆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门高足庄希祖:此生一切皆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壹收藏 人物专访】林门高足庄希祖:此生,一切皆缘成贤街的巷子不是很宽,却历史悠久。明朝在此建立最 高学府国子监,这条街就成了即将准入仕途的学子们所 走得必经之路,故名“成贤街”。几百年来,两旁绿树成荫, 店铺林立, 出了不少名人、 贤人。 “于喧嚣中择一僻静之隅”, 这是庄希祖的处世之心。清早,听着苏州评弹的吴侬软语, 一边临帖,一边咿呀,这是庄希祖最惬意的一刻。许是上海 人的缘故, 不光爱听苏州评话, 交谈间偶尔冒出的几个发音, 依然可知他“乡音未改”。“于尘世中循机缘为之”,这是庄希祖 的善心之义。心怀惠济寺的三株古银杏这几年来,最让庄希 祖念念不忘的是千年古刹“古惠济寺”门前的那三株古银

2、杏树。 相传是萧梁时期,昭明太子萧统在此读书时亲手所种。聚千 年天地之灵气的三株银杏树“十人围干”, 所皆白果为无心果, 是银杏中的珍品。1978 年,“当代草圣”林散之“见之忘返”,曾挥毫写下500 余 字的长诗古银杏行加以赞颂。林老还为三株银杏树分别 取名为“千年垂乳”、“撑天覆地”、“雷击复苏”。也许是受恩师 林散之对这三株银杏树深爱有加的影响,也许是这三株古银 杏树本身对庄希祖所产生的心灵震撼,他毫不犹豫地第一个 捐出 11 幅作品,参加修复惠济寺的艺术慈善活动。其中一 幅 6 尺整张的楷书古银杏行可谓是庄希祖的精品力作,他认为这是“机缘善事”,应该认真地去做,也是延续恩师林 散之的善

3、心。在 2015 年 12 月 28 日,庄希祖与林散之之子林筱之共同举办了一场“散翁遗韵儒林知希林筱之、庄希祖书画联展” 展览上慈善拍卖所得部分款项也用来修缮恩师林老的故居。 事后,庄希祖坦言: “恩师给我的是泉水之恩, 而我做的仅是 滴水之报。” 晨露 38*38cm回忆与恩师们的二三往事庄希祖说,他一生的所得,最应该感谢的是他的三位恩师, 林散之、萧娴、高二适。许是小时候父母离世过早,几乎没 有感受到父母之爱的庄希祖,对恩师们的敬爱与孝顺油然心 生,不用言表。说起恩师们的品德与艺术造诣,庄希祖如数 家珍。3岁时父亲去世, 12岁时母亲离世,庄希祖的童年甚是可怜。 1958 年,18 岁还

4、不满的他就要自己出来工作。 父母离世后, 一直跟着舅舅一家生活,而舅舅家也有四个小孩,生活也很 困难,懂事的庄希祖就想赶快出来工作,帮着舅舅养家。当 时,大庆石油工厂在招人,庄希祖很想去,但小小年纪离家 这么远,舅舅又舍不得,觉得太苦了。当即就写信给在南京 新华印刷厂工作的亲戚,问是否可以让庄希祖去当学徒工。没想到厂长答应了,庄希祖这才从上海来了南京。到了南京 以后,上海又大量招工。 “我不当上海工人,来当南京工人哦。 ” 至此, 庄希祖还笑言, “这就是跟南京这座城市冥冥中注定的 缘分呀。哪知道是跟三老结缘啊!” 从小酷爱书法的庄希祖到了新华印刷厂,空闲了也不忘在印 刷纸上写写画画。有退役复

5、员来印刷厂工作的同事看到了, 就向庄希祖推荐说他隔壁住的是大书法家萧娴。愣头愣脑的 庄希祖还不知道萧娴是谁,又听说是康有为的学生,觉得了 不起,要去拜师!萧老的宿舍离庄希祖的宿舍才 5 分钟路程, 就这样庄希祖正式登门向萧娴拜师,那一年 1972 年。在这 之前,庄希祖是用毛笔蘸着黑墨水在印刷纸上写的楷书,又 黑又浓,萧娴一看以为他喜欢魏碑,就让他开始学写郑文 公碑,这才算是领入门吧。1973 年,林散之因为工作调动来了南京,而宿舍正好分到 了庄希祖隔壁宿舍。 于是, 他又向林散之拜师, 跟着“一墙之 隔”的林散之学习。当时,林散之一看庄希祖的作品就说: “手 要悬起来! 写柳公权。”庄希祖立

6、刻肃然起敬, 心想林散之竟 能看出他没有悬臂。于是,庄希祖的兴致来了,每天去林散 之家读帖磨墨。“磨墨手臂悬起来,手要画圆。”林散之这简 单的一句话让庄希祖终生受益, 他后来悟出了“草书就是画圆, 大圆套小圆。 ”至此,他对林散之的敬佩之情更深厚, 还得了 林老一幅对联:读书真事业,墨磨静功夫。这幅对联,庄希 祖至今还珍藏着。恰逢当时,高二适经常去林散之家,常看到年纪轻轻的庄希 祖在那学写字。几乎每天下班了就跑去林散之家,因林散之 推荐,他也就拜高二适为师。回忆高二适时,庄希祖竖起了 大拇指!原来,高二适每天练完字,不满意的都叫小孙女拿 去对面的老虎灶烧了。应酬之作从来不留,这也是高二适对 自

7、己要求极高,作品存世量少的原因。而且,高二适性格秉 直,不屈服于权贵,有官员要求他写字,他坚决不写,甚至 还吵起架来。从拜师、 学艺到后来的人生阅历, 庄希祖一直在感慨:“我这 辈子的一切所得, 都是恩师们给我的。”所以, 他一直想着知 恩念报。积翠重苍图 137*69cm 奔走十八年陆续建成四老馆 “金陵四老林散之、萧娴、高二适、胡小石”在庄希祖眼 里,他们是民国书法的最高成就代表。 然而, 对于目前“四老 馆”还是江浦区区一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庄希祖深感惋惜。 采访期间,庄希祖起身去取了一本破旧的笔记本。摊开,发 黄的纸张,处处斑驳的痕迹,庄希祖一下子就翻到了那页: 上面清楚地记着“四老馆”

8、分别建成的时间,以及捐赠作品数 量。198 8 年,林散之还在世的时候,一共捐赠书作 170 件,画 作 40 件,算是林散之纪念馆成立。 第二年, 林散之去世了, 他的纪念馆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无人问津,一直等到1992 年才得以扩建。“这得感谢两个人,江浦县(现南京市 浦口区)当时在任时的县委书记戴宗宝和副书记张继平,真 可谓功德无量。”庄希祖一一细数,感念万分。1997 年 1 月,萧娴去世。去世前,萧娴住在玄武湖公园里 面。庄希祖联合其他几个萧娴的弟子就商量,想给萧娴在玄 武湖公园找一个合适的墓地,立个像。因政府有规定,不能 在公园建墓,这事也就作罢。但“事有机缘”,就在那时候,

9、有来访单位领导想要参观林散之纪念馆,在互相交流中,庄 希祖才把“正给萧老找墓地”的想法和盘托出。戴宗宝书记和 张继平副书记当时决定,如果捐赠馆藏作品,就答应给萧娴 建馆。庄希祖惊喜万分,立刻驱车去萧娴家,把这个消息告 诉萧老儿子、女儿。萧老家人商量后,于 1997 年 2 月 14 日签订建馆协议,捐 120 件作品。第二年 10 月,萧娴纪念 馆就顺利开馆。因自己的恩师林散之和萧娴的馆都已经陆续成立,庄希祖就 很想让恩师高二适的墓地也迁过去,就亲自找到高二适家。 很巧的是,当时正好高二适在菊花台的墓地要迁,于是乎, 高二适儿女立刻答应迁墓,建成高二适纪念馆,共捐赠 80 件作品,还包括线装书

10、上撕下来的题跋。因高老作品存世量 较少,庄希祖一人力捐了 8 件作品。至此,萧馆建成的当天, 高馆破土。 1999 年,高二适纪念馆算是正式成立。 四老中的另一个胡小石, 1962 年去世,庄希祖本人并未谋 面。也是机缘巧合, 1984 年,庄希祖上黄山游,恰巧碰到 了胡小石的孙女婿。因有缘认识,胡小石的孙女婿就介绍庄 希祖去拜访了胡小石的大女儿,说出了建四老馆的来意。胡 小石的女儿欣然同意, 却苦于手上没有胡老的作品。 而此时, 更凑巧的是,听说胡小石的大儿子在美国保存了一批胡小石 的作品,并未在文革时被炒,完好无损。胡小石儿子也答应 无条件地捐赠 200 件作品,然而,本来顺理成章的事情,

11、因 为江浦县换任,遇上江浦和浦口合并,胡小石纪念馆直到 2006 年才落成。从 198 8 年,林散之纪念馆的建立到 2006 年胡小石纪念馆 的落成,这 18 年间,庄希祖各处奔波。“我只是起了穿针引 线的作用,还有其他人的努力与帮助在里面,但这也是我对 三位恩师最大的报恩。”庄希祖谦虚地表示。水调歌头 170*134cm挥毫只是为了文化传承 除了恩师们的教导,自然少不了天分与努力。庄希祖几十年 来潜心研究隶、楷、行、草诸体,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庄希 祖秉承老师们的宁静淡泊,笃实温厚的品行,其作品,无不 给人以端庄、静穆、沉稳、纯正之感。著名书法家黄惇先生 曾评价,“在南京,书坛无不知希祖兄是三老弟子。三老者, 林散之、高二适、萧娴也。他的书法从三老那里获得了丰厚 的滋养。希祖向来尊师重义,诚实不虚,亦不标榜自诩,但他于书法的见识和实践最恰当地继承了三位先生的艺术品 格独立。唯其独立,故有舍得。”从书艺四十多年,其书画价值与其低微的润格是及其不相称 的,而庄先生淡然笑言:“只要老百姓喜欢,我就愿意挥毫, 归根结底这也是为了文化的传承。”壹收藏订报 /广告/咨询电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