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五章习题答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68848266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第五章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宏观经济学》-第五章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宏观经济学》-第五章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宏观经济学》-第五章习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宏观经济学》-第五章习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第五章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第五章习题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内在稳定器:又称自动稳定器。是指某些财政制度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经济稳定的机制,其内容包括所得税制度、转移支付制度和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2. 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的减少,以政府支出代替了私人支出。3.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商业银行在所吸收的存款中必须保留的准备金的比率,用rd表示。4. 基础货币:基础货币包括公众持有的通货与商业银行持有的超额准备金以及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总额。由于基础货币会派生出货币,因此是一种高能量的或者说活动力强大的货币,又被称为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5. 公开

2、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上买卖国债和有价证券,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行为。6凯恩斯极端:在LM曲线呈水平状态时,挤出效应为0。财政政策效果最大。7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8超额准备金:银行实际贷款与其贷款能力的差额即没有贷放出去的款项。二 选择题 DAACC CDDCA1.D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2.A经济中存在失业,则说明应当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而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等。3.A. 紧缩性货币政策即在经济繁荣时期

3、, 由于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政府可以通过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来抑制总需求。4.C紧缩性货币政策即在经济繁荣时期,由于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经济增长速度过快,中央实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实施卖出业务等政策从而达到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压制消费和投资从而减少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的目的。5.C.因为政府支出乘数、货币需求对产出的敏感程度和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越大,挤出效应越大;只有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与挤出效应具有反向作用。6.C. 7D 选项D货币需求L=ky-hr,如果货币需求只与产出有关,则得h=o,根据货币政策乘数的表达式当h=0时,货币政策

4、乘数达到最大。8D.古典区域指的是供给曲线垂直的一段,此时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而货币政策完全有效。9C.IS曲线越平坦,LM曲线越陡峭则货币政策效果越明显。10A.三. 判断题 1.。“挤出效应”是和政府支出的主动增加或税收的主动减少相联系的一种经济现象。这与紧缩货币政策所引起的利率上升,从而减少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支出,根本就不是一码事。2. 。目标不同,方法和手段可以多种。3.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4. 。财政政策是主要的经济手段,内在稳定器只是起辅助的作用。5. 。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时国民收入变化就越大,即财

5、政政策效果越明显。6. 。LM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越明显,货币政策越不明显。7. 。IS曲线越陡峭、LM曲线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越显著。在凯恩斯极端主义情况下,LM曲线为一条水平线。四、简答题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有哪些?答:(1)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人均GDP或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2)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充分就业是指所有的生产要素都被充分利用与生产过程的状态。但由于测量所有生产要素的被利用程度非常困难,所以通常以失业率来衡量充分就业与否。所以充分就业是指失业率在4%6%的一种状态;(3)物价稳定:物价稳定是指物价总水平的稳定

6、,经济学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表达物价总水平的变化;(4)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是指既无国际收支赤字又无国际收支盈余。因为从长期来看,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无论是赤字还是盈余对一国经济的稳定发展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2什么是内在稳定器?财政的内在稳定器功能主要是通过哪些制度发挥的?答:内在稳定器,是在国民经济中无需经常变动政府政策而有助于经济自动趋向稳定的因素。例如,一些财政支出和税收制度就具有某种调整经济的灵活性,可以自动配合经济管理。减缓总需求的摇摆性,从而有助于经济的稳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通常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和公司所得说、失业补助和其他福利转移支付、农产品维持价格以及公司

7、储蓄和家庭储蓄。等等。例如,在萧条时期,个人收入和公司利润减少,政府所得说自动减少,从而相应增加了消费和投资。同时,随着失业人数的增加,政府失业救济金和各种福利支出必然要增加,这又将刺激个人消费和投资。但是,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能配合需求管理来稳定经济,而本身不足以完全维持经济的稳定;它只能缓和或减轻经济衰退或通货膨胀程度,而不能改变他们的总趋势。因此,还必须采用更有力的财政政策措施。财政的这种内在稳定经济的功能主要通过以下三项制度得到发挥:(1)所得税制度: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都有既定的起征点和税率。当经济萧条时,由于收入减少,企业和个人所得税也会自动减少,从而抑制了消费和投资的

8、减少(政府税收上升(减少)的幅度大于个人收入上升(减少)的幅度),有助于减轻经济萧条的程度,反之,结果相反;(2)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这里主要指政府的转移支付,它包括政府的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失业救济与其他福利支出这类转移支付有其固定的发放标准。当经济萧条时,由于失业人数和需要其他补助的人数增加,这类转移支付会自动增加,从而增加总需求,有助于减轻经济萧条的程度,反之,结果相反;(3)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当经济萧条时,政府为了抑制经济衰退,依照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是农民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反之,当经济繁荣时,农产品价格会因此上升,这是政府减少对农产品的收购并售

9、出库存的农产品,平抑农产品价格,无形中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从而降低了消费和总需求水平,起到了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3何谓挤出效应?说明影响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答:(1)挤出效应指在政府支出增加时,会引起利率的提高,这样会减少私人支出。所以原财政政策的效果被抵消掉一部分,甚至可能完全不起作用。其发生机制是;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竞争加剧,价格上涨,实际货币供应量减少,因而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由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引起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结果投资减少。由于存在着货币幻觉,在短期内,将会有产量的增加。但在长期内,如果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状态,那么增加政府支出只会挤占私人支出。在ISLM

10、模型中,若LM曲线不变,向右移动IS曲线,则两种市场同时均衡时会引起利率的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是这一增加的国民收入小于不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曲线)或利率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而引起的“挤出效应”。但在经济未达到充分就业状态之前,“挤出效应”并不明显,此时政府推行的增加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仍是有效的。(2)“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等。其中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和投资的利率敏感程度是“挤出效应”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挤出效应”与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

11、负相关;与投资的利率敏感性正相关。在充分就业时,挤出效应最大,接近于1;在没有实现充分就业时,挤出效应取决于政府开支引起利率上升的大小,此时挤出效应一般在0到1之间。一般来说,从LM、IS曲线的斜率也可以判断挤出效应的大小。4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答:(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有力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会直接改变商业银行的过度储备,引起银行贷款数量的变化,遏制商业银行的贷款扩张企图,避免挤提的倒闭风险;(2)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商业银行的贴现率是随着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的变动而变动。中央银行运用再贴现政

12、策主要是通过变动贴现率与贴现条件来影响货币供应量。当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或放松贴现条件,就会使商业银行得到更多的资金,商业银行就可以增加它对客户的放款,放款的增加又可以通过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增加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反之,结果相反;(3)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行为,是美国中央银行(美联储)现阶段控制货币供给的最主要工具。如果中央银行采取买进业务,从金融市场上购进政府债券,则会增加金融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反之,则结果相反。五、计算题1、假设一经济体系的消费函数为,投资函数为i=1000-60r,政府购买为g=200

13、,货币需求函数为L=500+y-200r,货币供给,价格水平P=1。求:IS和LM方程。均衡收入和利率。设充分就业收入为y*5000。若增加政府购买实现充分就业,需多少政府购买?若用增加货币供给实现充分就业,要增加多少货币供给量? 解:(1)将代入y=c+i+gIS方程y=9000-300r 将代入=LLM方程y=2000+200r(2)联立(3)因为y*=5000,而现在的均衡收入y=4800, 所以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缺口Vy=200.财政政策乘数为若用增加政府购买实现充分就业,则要增加的政府购买为(4)货币政策乘数为若用增加货币供给实现充分就业,则要增加的货币供给为2、若某一宏观经济模型参

14、数如下:c=200+0.8y;i=300-5r,L=0.2y-4r,M=320,求:IS-LM模型均衡条件下的收入及利率水平。若充分就业时国民收入为2500亿元,政府为实现充分额就业采用扩张的财政政策,追加的投资是多少?分析该政策的“收入效应”和“挤出效应”。若政府在提高收入水平的同时仍想保持原有利率水平,应采取什么措施?追加的投资或者货币供应各是多少?解:(1)由I=S整理得IS曲线r=100-0.04Y由L=M整理得LM曲线r=-80+0.05Y联立LM、IS方程,解得(2)若Y*=2500,则存在Y*-Y=2500-2000=500的产出缺口此时,r=-80+0.052500=45,上升

15、了25注意:当实行财政政策后,IS曲线向右平移,由Y-(200+0.8Y)=300-5r+225决定,即r=145-0.04Y;而LM曲线保持不变,仍为r=-80+0.05Y.若而r=20保持不变,Y=3625-2520=3125,即Y=3125-2000=1125为收入效应;但由于事实上r上升导致最终Y仅有500,所以1125-500=625为挤出效应。(3)应同时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设增加G的政府支出同时增发M的货币并令Y=2500,r=20由IS曲线r=100+-0.04Y由LM曲线r=-80-+0.05Y3、假设经济中有下列关系:消费函数1000.8yd,投资50,政府购买200,转移支付tr62.5,税率0.25。(1)求均衡收入和预算盈余。(2)若投资增加到100时,预算盈余有何变化?并指明变化原因。(3)若充分就业收入y* = 1200,当投资分别为50和100时,充分就业预算盈余BS*是多少?(4)若投资i=50,政府购买为g=250,tr 不变,充分就业收入依然是1200,那么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是多少?(5)以本题为例说明为什么用BS*去衡量财政政策方向。解:(1)由 可解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