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语文论文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68842735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9.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语文论文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当今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在于创造,而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我国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最近指出:“面对到来的21世纪,中国要抓紧进行教育的改革,其中的重点就是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其核心就是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并不意味着要提出一种取代日 常教学的措施,而是要求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 把这种创造性教学的精神渗透在日常教学的一切环节中。 有的教师认为创新只应针对少数优生而言,其实这是认识上的差异。实践证明,绝大多数儿童均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力,但是如果不去开发,那它永远只是一种潜在的力量

2、,甚至有时会被扼杀,也会自行消失。教师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就必须 了解他们的创新思维的特征及创造性品质。创新思维有以下特征:一是新颖、独特且有意义的思维活动;二是思维加想象;三是灵感的产生;四是分析思维与直觉的统一;五是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的统一。(林崇德著教育的智慧)其实,创造性人才不是完全表现在智力上,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少年儿童往往表现为:敢冒险,有强烈的好奇心、好胜心,求知欲旺盛, 充满着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及其丰富的想象力。这些都是小学生创造性品质的表现,需要我们教师精心地爱护和培养。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呢?一、培养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一个人的创

3、造性思维的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的情况下取得 的。天才的秘密就在于强烈的兴趣和爱好,由此产生无限的热情。因此,应把学生的兴趣作为正在形成的某种智力与能力的契机来培养。一个人如果对事物毫无兴趣,就不可能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进行思考,更不可能获得创造性思维成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采 取直观、形象的方法,生动的语言,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我在教学刻舟 求剑时,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用硬纸剪一只月牙形的“船”和一把“佥,船上的剑顺船舷掉进江里,船继续前进,剑却在原地不动,学生观后,很快明白了那个人捞不到宝剑的 原因,加深了对 “刻舟求剑”的含义的理解,思维马上活

4、跃起来。我抓住这个契机接着问:“你有没有办法帮那个人找到宝剑?”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同学们激烈地争论着、分析着,尽管有的答案非常幼稚可笑,但毕竟已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 趣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激励学生在更高的水平上进行创造性思维。二、创设氛围,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教师要改变阻滞学生创造力发展的观念,最大限度地发扬课堂民主,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创设主动、活泼、民主、和谐、主动探索、大胆质疑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进入无拘无束的状态,使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都能自由自在地呼吸,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破坏纪律和放任自流。”(赞可夫语)当学生处于自由、自在、自觉的精神状态时, 就会引发想象力

5、, 激活思维力,诱发创造力,大脑得到解放,有时会进入顿悟的心理状态。我在教学中经常鼓 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或意见,允许他们大胆质疑,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不用严厉的语句训斥他们,也不取笑和讽刺挖苦他们,对于他们一点点的进步便大加表扬,这样,学生会始终保持昂扬的学习热情,保护了学生的创造性。三、重视思维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应试教育过分强调知识的“结果”,而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却十分重视学生思维的“过程”和思维“方法”,在教学中,老师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我在教学田忌赛马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孙膑用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的办法就能帮田忌转败为胜呢? ”学生分组讨论

6、后,很快得出结论。其中有一个学生是这样思考的:“第一次赛马时,孙膑看到了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就想:田忌的下等马跟齐威王的任何一等马比都是输,还不如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削弱了齐威王的力量, 再用田忌的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这样一定能赢。”我接着问:“如果齐威王也调换顺序呢? ”学生争着说:“不会的,因为书上写了,他得意洋洋了, 根本不会想到要调换顺序。”由此看来,孙膑不仅观察了马,还认真观察了齐威王的人。“你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帮田忌取胜?同学们摆摆试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 认为只有孙膑的办法是最科学的,再次肯定了孙膑的足智多谋。通过以上方法,训练学生的思

7、维,达到了让学生知其所以然的目的。再如我在听狐假虎威一课时,教师问:“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 ”学生都认为狐狸在前, 老虎在后。当老师追问从哪儿知道时,甲生说:“我从我带你到百兽百前走一趟中的带字看出来的。”乙生说:“我从插图上看到的。”丙生 说:“我从再从狐狸身后一看,呀! 一只大老虎 这句体会出来的。”这几个学生的思维 结果是一致的,但思维过程却各不相同, 各有特点,如果教师经常注意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 发现并扶持特有的思维方法和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并大加褒扬,对培养学习的创造性思维大有好处。四、开发求异思维,培养思维的多向性教师往往偏爱于求同思维的训练,而忽视求异思维的培养, 其实求异

8、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对创造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中,注意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 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避免考虑问题的单一性,克服思维的定势,敢于标新立异, 拓宽思路,有助于创造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语文教学中词语搭配的训练,就是求异思维 的训练,如“说”可搭配成“说明、说唱、说理、众说、说服 ”等不同结构的词,帮学生积 累词汇。在给文章分段时,我常常鼓励学生寻求多种答案,语言的表达也尽量采取多种方式,理解课文也应多角度地展开。如:看图听故事说话一一聪明的公鸡,我首先让学生看图听老师讲故事,再让学生学着说话后,便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这只聪明的公鸡,你还有什么办法

9、把这只狐狸吓跑呢?”学生听后,思维异常活跃,纷纷讨论起来,最后的结果是多层次的。有的说:“我的后面还有猎狗呢! 狐狸一听,吓跑了。”还有的说:“你看, 我的嘴上还有老虎的毛呢! 狐狸一听,吓得撒腿就跑。”有一个学生想得更有趣, 他说:“我 刚吃了一只狐狸,肚子还饿得很呢!狐狸听了,抱着脑袋逃跑了。 ”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如“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 “对这个问题的解决你想了哪些可 能性? ”教师提出问题,追求的目标不是惟一答案,而是使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 尽可能前所未有的独创的想法、见解和可能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五、发挥学生的想象,培养创新能力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