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68816515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 窗体底端浅谈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一、准确把握课程体系及目标价值取向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新的综合课程,在实施时,需要我们对课程的综合性做进一步的理解。综合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目的在于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的界限,使学生形成整体思维的意识,并运用知识信息综合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一种课程类型。这种课程通过对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实施方式的整合,能够使学生完整地认识世界,形成对世界全面的理解,并能够利用多种方法综合地解决现实问题。品德与社会在课程目标价值取向上虽然具有多元性,但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使学生

2、获得知识或掌握间接经验并非该课程的主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在学生自己主动进行道德构建,体验和掌握社会生活方式的过程中实现的。也就是说,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和能力”的三位一体。例如,我在教学自画像(山东人民版,下同)时,主要是通过正确地认识自我,积极进行自我概念与人格的建构,侧重点放在班级和学校生活中的定位,从“我”外貌特征引入,以儿童的自主活动“自画像”和“风采展示”开始,了解自己的特点,知道人各有长,发展了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在其成长过程中上很有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的东西,无法通过知识和道德概念去实现,这些东西并不是事先预

3、设的内容和计划,而是学生在教育情境中不断生成的活生生的体验,它以学生的真实感受为来源。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去进行积极的道德构建,使学习过程成为有意义的生命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随着体验的日益丰富和深刻,精神才会得到不断的升华。因此,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成和体验,体现课程的过程价值,才能促进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实效性。二、灵活地使用教材,变教材为学材品德与社会课是一种开放的、期待着使用者自己去完成的教材。在教学中感受到教材只提供一些话题和范例,凭借这些话题和范例激发起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热情,调动他们的认知和经验、情感和体验。对教师和学生来说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结构,它虽有明确的导

4、向,但没有唯一的答案,它在师生的互动中探寻各种可能的意义和答案。它为使用者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的空间。例如,同学之间这课的主题是“同学间友好相处”,课文从学生回忆与同学间相处过程中的美好事例开头,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体验同学间友好相处的美好与幸福;接下来,以“设身处地”为核心,引导学生体验课本上提供的情境中人物的心情与感受,从积极体验和消极体验两个方面对比中,使学生明白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给自己及他人带来的愉快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通过讨论与说理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在情感与社会认知的基础上,设计了学生中经常有的问题情境,引导同学进行辨析并给出正确的做法,上升到正确的行

5、为;与学生一起总结同学间友好相处的黄金法则,使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指导其以后的行为与生活。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不是现成的教科书,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机会,是师生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经验;是教师、学生、环境和教材整体交互作用的动态统一体。学科、社会、自然、自我等都是课程资源的提供者。课程应向生活开放,向自我开放,课程应成为学生真实而生动的生活世界。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感到新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范例,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它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因此,教材中的学习内容不一定全部是有定论的知识,允许给

6、学生提供一些有意义的、争论之中的问题,教材要给学生研讨的空间和发挥的余地。教材成为指导学生理解、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指导手册”或“工具”;成为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教材不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本身,而是为了以话题为中介进行交往,获得发展。三、构建互动的学习活动新课程强调构建师生互动的学习关系。因此,如何将教学由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变为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是该课程实施过程中要着力研究的问题。过去的品德课教学,教师注重把教科书中的概念、规则、知识转移给学生,强调知识和间接经验的传递,强调道德规则和道德概念的灌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学从不注意学生间和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建

7、立。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教与学的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这一条件下,教科书传授间接经验的比例相对减少,通过师生互动产生的直接体验和获得知识的量加大。教学成为师生的双边活动,教与学是互动、不可分割的过程。例如,我在教学家庭树这课时,将“弄清楚我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作为本课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画、自己调查、自己说、自己表现等活动,自主建构出对家庭结构认识的学习过程。课文中有一些留白处,让学生自

8、己动手动脑。教师不要简单地将自己的观点告诉学生,而是努力创设情景,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和表达。通过课堂实际,使我更加感受到师生互动关系的建立,是教师角色发生转变一种途径。四、课程学习要走进生活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品德的内化不是凭空实现的,要以一定的内容作为载体。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教育家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的越充分、越细腻,感悟的就会越到位、越深刻。教学实践告诉我,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

9、教学,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区,达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真正做到不脱离课标,不拘泥教材,让德育走进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了一种生活德育的理念,提出了学生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来实现。脱离学生生活的道德和品德教育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失去了生活的依托而流于形式。同时,人的社会性发展也应当在生活中实现,通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和沟通来实现,学生只有通过社会生活才能获得社会认知、社会知识、社会技能。而实现这一目标仅仅依靠教材是不能实现的,尽

10、管教材注意了在内容上贴近学生生活,但教材毕竟是相对静止的和有一定局限的,学生的生活则是丰富多彩和动态的过程,因此,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时,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教材中的材料,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并注意有效地利用一些本土化的课程资源,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活”的教材,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如教他们需要关爱一课时,针对学生只能看到残疾人日常生活的艰难,而没有真切的感受,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两个体验性活动:一是让学生用一只手去收拾书包,体验肢体残疾给生活带来的不便;二是让学生用手帕把眼睛蒙起来在教室行走,体验盲人行路的不便。学生们通过这两个体验

11、活动后,感受到残疾人需要我们正常人的关爱!当然,提倡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决不是生活内容的简单翻版,教师要注意课程内容既要来源于生活,又要高于学生的生活,不能将教育内容完全等同于生活。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教学评价往往左右着课堂教学。因此,我们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建立“以学论教”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实现具体发展目标的过程。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应从“评教”与“评学”两个方面着手。“评教”,是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这样才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评学”,是建立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以具体评价

12、一堂课的效果。课堂教学评价要以“评学”为重点,“以学评教”,以此来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生活化的课程。教材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城市生活与乡村生活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在评价课堂教学的时候,不是要看教师如何教给学生社会生活常识和技能的,而是要看学生自己是如何发现和学会社会生活常识和技能的。我们不能局限于单一的教学评价要素,既要重视课堂的教学效益(质量),又要重视教学进程的结构,还要重视课堂教学的课程特征。所以我们在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的时候,要用教师的自我评价、学生的感受评价和其他人员的观摩评价,来解析课堂教学中教学质量、教学进程和课程特征三个要素,来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与得失,这样的评价模式才是较为合理全面的。总之,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课程,作为一门紧密联系生活的课程,作为一门打破传统的课程,在如何搞好课堂教学的研究上还有广阔的天地,还大有作为,这需要我们大家共同进一步努力探讨。窗体底端窗体底端吃饭;第二,借鸡生蛋窗体底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