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姐妹》中的身份认同过程分析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68735146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姐妹》中的身份认同过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表姐妹》中的身份认同过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表姐妹》中的身份认同过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表姐妹》中的身份认同过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表姐妹》中的身份认同过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表姐妹》中的身份认同过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姐妹》中的身份认同过程分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乔伊斯卡洛斯欧茨是美国当代杰出女作家之一,一直致力于发掘女性内心世界,唤醒女性独立意识,体现女性的困惑和迷惘。近 年来,她的创作方向转向发掘犹太族裔在犹太大屠杀后的心理精神状 态,寻找相同身份、情感经历的过程。短篇小说表姐妹就是在这 一过程中的代表作,小说全文由两位犹太族裔女性的书信来往组成, 展现犹太大屠杀给两个家庭造成的巨大创伤,和两位失散半个多世纪 的姐妹的相认过程。在相认过程中,由于两姐妹长期生活环境的不同, 所以两个人对待亲人相认的过程展现了完全不同的态度。本文以分析 这一过程中的情感变化为重要内容,分析情感变化的原因。关键词 :犹太女性, 精神创伤, 身份的焦虑Abstract

2、Joyce Carol Oat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emale writers in modern America. She is always developing the inner world and awakening the sense of independence of women. In recent years, she is turning to find the inner world of the Jewish who suffer the holocaust, and the process of finding same i

3、dentity with their fellows. Short novel “the cousinis ”one of the works. The novel consists of letters from two Jewish women. According to these letters, we can have a clear image of the bitterness of the Jewish descendants, and the process of recognition of the two cousins. In this process, the two

4、 cousins show totally different attitudes, because of their different growing environments. In this thesis, we will focus on the process of recognition, and analyze the changes of their emotion.Key words: Jewish female, trauma, the anxiety of identity.表姐妹中的身份认同过程分析乔伊斯卡洛尔欧茨被约翰加德纳称为“奇才”。同时代的小说家,如 诺曼梅勒

5、、约翰巴斯、玛格里特阿特伍德、安泰勒、约翰厄普代克、 唐纳德巴塞尔姆等,都在不同的场合对她倍加赞誉,说明了他们对欧茨这个当代 美国文坛最多产、最有活力的女作家的认可。到2013年欧茨已创作了37部长篇、 24部短篇小说集,还推出了诗集、评论集和剧作。在社会氛围和文化思潮的影响 下,历经40年,欧茨的创作观日臻成熟。正如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伊莱恩肖瓦尔特在其代表作她们自己的文学 一书中曾指出, 英国妇女文学传统的形成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女性阶段”, 女作家们的作品往往体现出她们对主流文学的种种规范的内化与吸收,以达到男 性的教育水准为目标。第二阶段是“女权阶段” ,女作家们力图挣脱男权社会的

6、 羁绊,带有建立女性亚文化的政治倾向。第三阶段是“属于女人自己所有的阶段”, 女作家们侧重于描述女性的自我发现和她们为寻求身份认同而做出的努力。目前,欧茨的创作正向自我发现和寻求身份认同方向转变,其中出版于2004 年的表姐妹就是最好的证明。这是一部心理现实主义力作,该短篇小说真实 地反映出犹太大屠杀对两个人乃至两个家庭造成的深刻影响 , 以及创伤经历在 犹太个体和群体的心理上投下的挥之不去的阴影。作品从头到尾全部采用书信形 式, 包括了两名年过六旬的美国犹太裔老年妇女从1998 年9月14日到1999 年10 月12日之间的 29 封来往信件。故事的起因是芝加哥大学生物人类学教授芙瑞 达摩根

7、斯顿出版的一部回忆录死里逃生:少女时代,这本书被一名自称“丽 贝卡施瓦特”的美国犹太中产阶级妇女偶然读到。从摩根斯顿教授关于犹太种 族大屠杀的亲身经历的叙述中,丽贝卡推断对方正是自己素未谋面却一度朝思暮 想的失散于二战期间的表姐,于是便不断地写信给对方追忆往事,并且执著地要 求认亲。欧茨近年来对犹太题材的关注其实源自她新近获得的犹太身份。在构思 另一部犹太题材的长篇小说纹身女孩 (2003)之前不久,她偶然得知自己身上 原来具有四分之一的犹太血统:祖母是犹太裔,19世纪末为了逃避宗教迫害而离 开德国,移民至美国后放弃了犹太教信仰,甚至选择了将种族记忆从个人生活乃 至家族历史中彻底抹去。正是有关

8、家族历史和个人身份的这一惊人发现促使欧茨 开始对犹太问题进行思考, 她目前正在创作的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掘墓人的女儿还将进一步发掘这一犹太寻根主题。如此看来 ,借用法国著名犹太学者阿 兰芬凯尔克劳特所杜撰的一个词语,欧茨以文学创作的形式加入了所谓“想象 的犹太人”( imaginary Jew ) 行列, 该词在此处特指那些未曾亲历大屠杀, 却在 想象中将自身与亲历者等同起来, 并在替代性的大屠杀经历中界定自身的犹太身 份的个体。本文拟在分析两位主人公的情感认同进程,并分析其中每个阶段的原 因。大屠杀 ( Holocaust /Shoah) 一词专指纳粹德国对欧洲犹太人实施的种族灭 绝行动。这场

9、极端残酷的大规模反犹行动始于希特勒当权后的1933年,二战爆发 后则愈演愈烈。大约有六百万犹太人先是被没收了财产,驱赶到隔离区居住,然 后被关进集中营, 最终惨遭毒手。其间, 盟军拒绝干预, 欧洲教会保持缄默, 甚至连 美国犹太人也被警告不得救助同胞。虽然不同国家都有少数民众个体曾向犹太人 伸出援手,但大多数人还是袖手旁观了这场灭绝人寰的种族灾难。因此,大屠杀所 带来的创伤记忆属于全世界,它自发生之日起就从未停止过对人类良知的拷问。大屠杀文学( Holocaust literature ) 通常被分为以下六个主要类别。首 先是受害者的手迹,二是幸存者的回忆,三是抗争者的故事,四是解救者的英雄

10、事迹, 五是德国人(包括刽子手和平民)的亲身经历。最后一类是大屠杀反思文学, 主要包括非亲历者的大屠杀叙事,而且大多出自大屠杀亲历者的后代之手。这类 所谓“大屠杀后叙事”(pos t-Holocaus tn arra ti ves)体现着大屠杀对后世经久 不息、绵延不断的影响, 其中大屠杀不仅是犹太民族意识与个体身份认同的基础, 而且已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犹太民族性的局限,几乎成为用来描述人类苦难与救 赎的一种隐喻。本文中涉及的表姐妹很明显属于最后一类。从丽贝卡前期的读者来信和摩根斯顿教授的后期回信零散地透露了有关回 忆录作者的以下信息:芙瑞达摩根斯顿,现年六十三岁,出生于德国南部巴伐 利亚州考

11、夫博伊伦市。1941年, 全家随其他欧洲犹太难民乘船到纽约, 却被美国移 民局拒之门外, 后被投入纳粹德国在捷克设置的特雷津集中营。作为名医的父亲 曾在一战中为德国效劳并被授予金色英勇勋章,但他一到集中营便与家人失散了, 从此不知去向且杳无音讯,姐姐不久便生病死去, 哥哥也遭践踏惨而死,母亲作 为行政人员协助纳粹管理集中营中的犹太人事务。1956年,芙瑞达移居美国,在纽 约的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此后有过三次失败的婚姻。现为芝加哥大学生物人类学 教授,除了这部畅销的回忆录以外,还著有生物学史、种族与种族主义的历 史等。表妹并非大屠杀的亲历者,但是她和她的家人却一直生活在大屠杀的阴下。 通过丽贝卡的

12、读者来信所提供的散落线索可大致推知施瓦特一家的大屠杀经历。 1936年,战争尚未开始,有钱的犹太人仍被允许移民。全家从德国巴伐利亚州考夫 博伊伦移民到美国纽约,丽贝卡出生在难民船上。1941年,五岁的丽贝卡与全家一 起等待姨妈一家人乘船前来投奔,不料等来的却是姨妈全家遇难的消息。按照父 亲的说法,遭到美国政府拒绝入境的976名难民像牲口一样被送回到希特勒手中。 婚前名叫安娜摩根斯顿的母亲因此受到精神刺激,再也没能恢复如常,加之被父 亲禁止讲德语,而她英语又不够好,故绝望中终日躲在房里,甚至拒绝与人交往。 父亲移民前从事印刷业, 在男校里做过数学老师, 直到纳粹禁止犹太人教书。移民 美国后化名“

13、雅各布施瓦特”被迫改行做了掘墓人,性情乖戾,直到1949年5 月做出枪杀妻子并自杀身亡的惊世之举。十三岁的丽贝卡侥幸逃脱,两个哥哥从 此下落不明,她毁掉了母亲所有的照片,封存起关于家人的一切记忆。后来,丽贝 卡未能高中毕业,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生有一子,再婚后生活富裕却精神贫瘠, 虽已完全融入中产阶级主流社会却丧失了身份归属感。姐妹两人的相认过程并非想象上简单而顺利,而是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从 两人通信的数量和回信内容上来看,姐妹的态度有明显的不同,最开始妹妹欣喜 若狂,很急于确认两人的关系,对于姐姐的出现非常的高兴,而姐姐的态度则是 冷漠的。究其原因可以从社会历史角度还有个人情感角度来分析。

14、从历史事实来说,半个世纪前,面对犹太人遭到屠杀迫害,西方国家袖手旁 观,这不禁让人心生寒意。历史不能重来,但是当姐姐出版了一本回忆录,回忆 这段历史时竟然又遭受非议。大屠杀这段痛苦的记忆,对于表姐来说是那么的真 实和残酷,然而时至今日,以人权文明著称的西方文明社会面对犹太人的悲惨遭 遇仍然集体失声,这是人类对少数族裔人遭受残暴待遇的漠视,是一代人的集体 伤痛回忆,这无疑将表姐推向了一个痛苦的深渊,在遭受了冷漠对待之后,姐姐 明显心灰意冷,开始封闭自己的内心,不想过多的提及那段回忆,一方面是不想 再引起自己痛苦的童年回忆,另一方面觉得在这样一个社会里无法引起社会的反 思和忏悔,反而遭受了争议,往

15、事重提只能徒增烦恼。从个人情感角度来说,表姐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受害者,经受了父亲失踪, 哥哥离世,童年时光布满了死亡的阴影,这对她的一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虽 然经过了后天的不懈奋斗,取得了学位,荣誉和地位,但是内心深处的伤痛却难 以愈合,从马斯洛的需求分析角度上来说,虽然满足了最基本的生存和安全层面 的需求但是在精神上和心灵归属,身份认同层面上却是空虚无依的。对比姐姐的 人生妹妹似乎幸运了很多,她没有亲身遭遇集中营的死亡威胁,没有经历在战火 中丧失亲人的痛苦,从小在美国社会长大,接受美国化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因为 缺乏共同的苦难经历,她所知晓的大屠杀的残忍也是从父母的讲述中得知的,对 于姐姐

16、的痛苦不能感同身受够。而且生长环境也从客观上疏远了两人的关系,因 而在最开始,表姐对于妹妹的认亲行为是很冷漠甚至是反感的。“在迈阿密的一 份报纸上转载了对你的一次访谈。我很尴尬地了解到, 自从回忆录出版以后, 你 已经收到了大量“亲戚”的来信。我微笑着看到你说:当最需要他们的时候, 那 些在美国的亲戚们又都在哪儿呢?”。四但是逐渐地,表姐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妹妹的出现即使一件喜事又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喜的是,亲人仍然健在, 并且重新有了联系,但是对于表姐来说,这位表妹比自己要幸运很多没有战争的 阴霾笼罩,家庭幸福,健康成长,少了很多痛苦,美国人的身份是确定无疑的, 不存在对身份的焦虑,而且已经融入了美国人的生活。“我现在六十二岁了, 孤 独地生活在这个属于退了休的富人的地方 ,他们看着我,把我当作是他们当中的 一员。另:在你的学术著作中,你经常提到“物种对环境的适应”。如果你见到我, 你的表妹,生活在佛罗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