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试验检测考试__材料简答题及答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68723689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试验检测考试__材料简答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公路试验检测考试__材料简答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公路试验检测考试__材料简答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公路试验检测考试__材料简答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公路试验检测考试__材料简答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试验检测考试__材料简答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试验检测考试__材料简答题及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直剪试验有几种方法其结果是什么答:(1)直剪试验的种类:慢剪、固结快剪、快剪。(2)试验结果整理:以垂直压力为横坐标,以抗剪强度为纵坐标,将4个点点绘到该坐标图中,最后连接4点,4点应成一条直线。该直线的倾角为土的内摩擦角甲,纵坐标上的截距为土的黏聚力c。如下图所示。2.试述土的分类依据,并简述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中土的粒组划分情况。答:(1)土的分类依据:土颗粒组成特征;土的塑性指标: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土中有机质存在情况。(2)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一2007)中,土的粒组划分为:巨粒组、粗粒组、细粒组。3。试述土的击实特性。答:土的击实特性:(1)击

2、实曲线击性状如下:击实曲线有一峰值,此处的干密度为最大干密度.含水率为最佳含水率。峰点表明,在一定击实功作用下,只有土的含水率为最佳含水率时压实效果最好。土能被击实至最大干密度。曲线左段比右段坡度陡,表明含水率变化对于干密度的影响在偏干时比偏湿时明显。击实土是不可能被击实至完全饱和状态。(2)不同土类的压实特性不同,含粗颗粒越多的土,其最大干密度越大,最佳含水率越小。(3)不同击实功对土的压实特性有影响,增大击实功,土的最大干密度增大,最佳含水率减小。4.试述影响土渗透性的因素。答:影响土渗透性的因素有:土的粒度成分及矿物成分;结合水膜的厚度;土的结构构造;水的黏滞度;土中气体。5.试述击实曲

3、线特性。答:击实曲线的特性:(1)击实随线有一峰值,此处的于密度为最大干密度,含水率为最佳含水率。峰点表明,在一定击实功作用下。只有土的含水率为最佳含水率时压实效果最好,土能被击实至最大干密度。(2)曲线左段比右段坡度陡,表明含水率变化对于干密度的影响在偏干时比偏湿时明显。(3)击实土是不可能被击实至完全饱和状态。6.什么是土的CBR值试述土CBR值的取值方法。答:(1)CBR值:指试料贯入量2.5mm时,单位压力对标准碎石压人相同贯人量时标准荷载强度的比值。(2)CBR值计算方法:一般采用贯人量为2.5mm时的单位压力与标准压力之比作为材料的承载比:CBR=l00。贯人量为5ram时的承载比

4、:CBRl00。如贯入量为5mm时的承载比大于2.5mm时的承载比,则试验要重做。如结果仍然如此,则采用5mm时的承载比。7.什么是土工织物有效孔径用什么方法测定.答:(1)土工织物有效孔径指能有效通过土工织物的近似最大颗粒直径,采用干筛法测定。(2)测定方法如下:试验前将标准颗粒与试样同时放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调湿平衡。将同组5块试样平整、无褶皱地放在支撑筛网上。从较细粒径规格的标准颗粒中称509,均匀撒在土工织物表面上。将筛框、试样和接收盘夹紧在振筛机上,开动振筛机,摇筛试样10min。关机后,称量通过试样进入接收盘的标准颗粒质量。更换新一组试样,用下一较粗规格粒径的标准颗粒材料重复上述步

5、骤,直到取得不少于三组连续分级标准颗粒材料,并有一组的过筛率达到或低于5。8.试论述影响石料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答:影响石料抗压强度的因素分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主要是石料的矿物组成,岩石的结构和构造、裂隙的分布等;外因主要取决于水的影响和试验条件.如试件的几何外形、加载速度等。9工地上有一批砂样欲用于配制水泥混凝土,如何根据筛分试验判定该砂样的工程适用性答:(1)采用干筛法筛分砂样,计算级配的三个参数: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和质量通过百分率。(2)计算砂的细度模数,判断砂的粗细程度,即为粗砂、中砂或细砂。(3)依据现行规范查出水泥混凝土使用相应粗度砂的级配要求。(4)以筛孔尺寸为横坐

6、标,累计筛余百分率或通过百分率为纵坐标,绘制级配曲线及级配范围。(5)判定:若该砂的级配曲线处于级配范围中,则可判定该砂样可以用于水泥混凝土。10.试问采用图解法进行矿质混合料级配设计的步骤答:图解法进行矿质混合料级配设计的步骤如下:(1)准备工作对所用各集料进行筛分,计算出各自的通过百分率。确定设计级配要求的级配范围,并计算出要求的级配范围中值。(2)绘制级配曲线坐标图按规定尺寸绘一矩形图框。连对角线作为要求级配曲线中值。纵坐标按算术标尺,标出通过百分率。依据要求级配中值的各筛孑L通过百分率标于纵坐标上,从纵坐标引水平线与对角线相交,再从交点作垂线与横坐标相交,其交点即为各相应筛孔尺寸的位置

7、。(3)确定各种集料用量将各种集料的通过量绘于级配曲线坐标图上。从右端最粗的集料开始向左端每两条相邻集料的级配曲线依次分析,实际集料的相邻级配曲线可能存在以下三种情况,根据各集料之间的关系,确定各种集料的用量比例。两相邻级配曲线重叠,即*集料级配曲线下部与相邻集料级配曲线上部搭接时,应在重叠部分引一条等分的垂线,通过该垂线与对角线的交点确定集料的用量。两相邻级配曲线相接,即*集料的级配曲线末端与相邻集料级配曲线首端正好在一垂直线上时,通过该垂线与对角线的交点确定集料的用量。两相邻级配曲线相离,即*集料的级配曲线末端与相邻集料级配曲线首端在水平方向彼此离开一段距离时,应作一垂直平分相离距离的垂线

8、,通过该垂线与对角线的交点确定集料的用量。(4)校核按图解所得的各种集料用量,校核计算所得合成级配是否符合要求。如不能符合要求,即超出级配范围,应调整各集料的用量。11.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质有哪些各反映什么意义答: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质有: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和胶砂强度。(1)细度:指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其大小决定着水泥的水化速度和强度的发挥。(2)标准稠度用水量:不作为技术标准控制指标,测定目的是为配制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测定凝结时间和体积安定性,使试验结果具有可比性。(3)凝结时间:指水泥加水至水泥浆失去可塑性所需要的时间,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问,对水泥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初

9、凝时问可以确定水泥的拌和、运输和浇灌时问;终凝时间可以控制施工进度。(4)体积安定性:指水泥硬化后体积变化的均匀性。如果水泥安定性不合格,会导致构筑物强度降低,甚至引起开裂和崩塌等严重的质量事故。(5)胶砂强度:水泥的力学性质.目前采用ISO检验法,该方法能真实地反映水泥在使用中黏结的实际情12.如何按技术标准来判断水泥为不合格品答:我国现行通用硅酸盐水泥(GBl752007)规定:水泥中凡不容物、烧失量、氧化镁、氧化硫、氯离子、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中的任一项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时,为不合格品。13.简述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的含义,影响工作性的主要因素和改善工作性的措施。答:(1)工作性的含义:

10、指新拌混凝土具有能满足运输和浇捣要求的流动性;不为外力作用产生脆断的可塑性;不产生分层、泌水的稳定性和易于浇捣密致的密实性。(2)影响新拌混凝土工作性的因素主要有:水泥特性;集料特性;集浆比;水灰比;砂率;外加剂;温度、湿度和风速等环境条件以及时问等。(3)改善新拌混凝土的措施包括:在保证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适当调节混凝土的材料组成;掺加各种外加剂;提高振捣机械的效能。14。*工地施工人员拟采用下述方案提高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试问哪个方案可行哪个不可行简要说明原因。(1)增加用水量;(2)保持水灰比不变,适当增加水泥浆量;(3)加入氯化钙;(4)掺加减水剂;(5)适当加强机械

11、振捣。答:(2)、(4)、(5)可行;(1)、(3)不可取。原因分析如下:(1)增加用水量,则增大混凝土的水灰比,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2)保持水灰比不变,增加水泥浆量,有助于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但不宜过多,以免出现流浆现象。(3)氯化钙为早强剂.不改善混疑土的工作性。(4)掺加减水剂,保持混凝土水灰比不变,工作性会显著提高。(5)在施工中加强振捣,也可以提高工作性。15.如何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如何表示普通混凝土划分为几个强度等级答: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按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来确定,而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指用标准方法测定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具有95的强

12、度保证率。强度等级的表示方法是用符号“C”和“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两项内容表示。我国现行规范规定,普通混凝土划分为C7.5、Cl0、Cl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12个强度等级。16.试述影响水泥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原因及提高强度的主要措施。答:(1)影响硬化后水泥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包括:水泥的强度和水灰比;集料特性;浆集比;湿度、温度及龄期;试件形状与尺寸、试件温度及加载方式等试验条件。(2)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主要包括:选用高强度等级水泥和早强型水泥;采用低水灰比和浆集比;掺加混凝土外加剂和掺合料;采用湿热处理(如蒸汽养护和蒸压养护);采用机械搅

13、拌和振捣等。17.说明砂筛分标准级配曲线图中1区、Il区、IIl区的意义如果*种砂的级配落在了这三个区以外的区域会出现什么问题配制混凝土时选用哪个区的砂较好请阐明原因。答:(1)1区砂属于粗砂范畴,Il区砂由中砂和一部分偏粗的细砂组成,IIl区砂由细砂和一部分偏细的中砂组成。(2)若砂级配曲线落在这3个区以外,说明其级配不合格,不适用于配制混凝土。(3)配制混凝土最好选用粗细适中的Il区砂。这样可使混凝土在适中的砂率下具有较好的工作性,易于插捣成型,且硬化后的混凝土更致密均匀。18.粗细集料中的有害杂质是什么对混凝土质量有何影响答:(1)集料中的有害杂质主要有:含泥量和泥块含量、云母、轻物质、

14、硫酸盐和硫化物以及有机质等。(2)泥的存在妨碍集料与水泥净浆的黏结,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集料中的云母对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和硬化后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抗渗性都有不利影响。有机物质延缓混凝土的硬化过程,并降低混凝土的强度,特别是早期强度。若集料中所含的硫化物和硫酸盐过多,将在已硬化的混凝土中与水化铝酸钙发生反应,生成水化硫铝酸钙结晶致使体积膨胀,使混凝土内部产生严重的破坏作用。19。简述普通水泥混凝土初步配合比的设计步骤。答:普通水泥混凝土初步配合比设计的步骤如下:(1)确定混凝土的配制强度fcu,o。fcu,ofcu,k+1.645S,式中,fcu,k为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单位为MPa;S为

15、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单位为MPal.645为混凝土强度达到95保证率时的保证率系数。(2)计算水灰比(WC)按混凝土强度要求计算水灰比,式中a、b,为回归系数,fce为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单位为MPa。按耐久性要求校核水灰比,应满足标准所规定的最大水灰比限定。(3)确定单位用水量(mwo)根据粗集料的品种、公称最大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和物稠度值(坍落度或维勃稠度)杏表选取。(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co)可根据获得的水灰比(wC)和单位用水量(mwo)计算水泥单位用量,mco=mwo/(W/C)。按耐久性要求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校核单位水泥用量,应满足耐久性要求。(5)确定砂率(s)根据粗集料的品种、公称最大粒径和混凝土拌和物的水灰比查表确定砂率。(6)计算砂和碎石的单位用量(mso、mgo)质量法式中,P印为混凝土拌和物假定表观密度,可在23502450(k9ms)范围内选定,也可查表获得。体积法式中,Pc、pw、陆、B分别为水泥密度、水的密度、砂的表观密度和碎石的表观密度,单位为k9m3;a为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率,单位为。在不使用引起型外加剂时,a可取l。20.简述普通混凝土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