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软实力比较综述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68723622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日软实力比较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日软实力比较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日软实力比较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日软实力比较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日软实力比较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日软实力比较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日软实力比较综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中日软实力比较综述一、中日文化比较文化通过自身的吸引和感召作用获得域外人民的认可与向往,在潜移默化之中增加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从而推动形成较为一致的价值共识和战略判断。同时,文化可以超国界传播,一旦一种文化成为其他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基本价值或主流文化时,发源这种文化的国家自然就获得了更大的软实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可以说是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在文化资源方面,中国源远流长、蔚为大观的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软实力,尤其是其引人入胜的文化古迹、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和影响广远的文化精神对世界各国颇有吸引力。日本的文化软实力则集中体现在其发达的现代文化上,无论

2、是绚丽多姿的流行艺术(动漫、音乐、电影等),还是卓越的现代企业和产品品牌,都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拥趸,对日本文化软实力的塑造功不可没,这方面是现阶段中国文化所欠缺和望尘莫及的。在文化实力方面,以两国文化产业作为主要参考,中国与日本仍存在较大差距。日本有效整合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其现代化进程中的先发优势和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培育了强大的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中国虽然是文化资源大国,但文化资源到目前却未能有效转化为文化实力。中国文化产业存在生产要素配置不合理、居民消费层次低、产业价值网络未形成、文化产业集聚水平低、政策法律不到位、高层次文化产业发展不足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创造力和国

3、际竞争力。总体而言,中日两国文化软实力的整体水平是相近的,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在本地区乃至世界范围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但是两国文化软实力的来源却不同。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几乎全源自其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而日本的文化软实力则以其发达的现代流行文化为基础;中国的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落后于日本,文化产业发展面临诸多制约因素,文化实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二、中日发展模式比较发展模式,是指“一系列带有明显特征的发展战略、制度和理念”5 。基于深邃的战略设计、完善的制度体系和先进的指导理念之上的发展模式,将会推动一国经济社会实现持续进步和长远发展,引发其他国家的关注和向往,从而形成强大的软实力。发展模式的软

4、实力意义还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对于文化、政治价值观、国际制度、国家形象等软实力资源的生长产生注入作用。中日两国在推进国家现代化的道路上,分别立足本国国情和文化传统,广泛借鉴古今中外发展经验,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各自形成了一套符合本国发展实际、极大推动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模式,产生了强烈国际反响,成为中日两国软实力的重要来源。从发展模式的特征来看,中国模式和日本模式都坚持经济发展主义,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和长期繁荣,使中日两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中国模式和日本模式都强调政府干预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但中国模式下政府主导色彩更为浓重,发展成效更为显著,消极后果也更多;中国模式和日本模式都具有开放性特征,都

5、与外部世界和国际市场紧密相连,都积极参与并受益于经济全球化。相比之下,中国模式比日本模式的内涵更为丰富,日本模式的经济属性十分明显,是一种经济现代化模式,而中国模式则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和发展、改革、稳定等多个领域和层面。从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来看,中国模式和日本模式都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都对国际秩序形成了巨大冲击。得益于日本模式的成功,日本迅速实现了经济现代化,重塑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形成了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同时日本推行的“雁阵模式”有力带动了区域现代化进程, 助推了战后东亚各国群体性崛起,引发地区秩序的调整和变迁。中国模式30多年的实践,直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强势崛起

6、,中国回归到国际核心舞台,东亚地区乃至整个国际格局都因此受到强烈震荡。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的持续低迷,日本模式的国际影响和软实力已经大大减小,而中国模式的国际影响和软实力效应则伴随中国经济奇迹般的增长而持续发酵。总体来说,中国模式和日本模式都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现代化的成功经验,但与日本模式相比,中国模式所具有的自主式现代化道路、更为丰富的发展内涵、更为成功的经济增长效应,赢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国际认可,也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国际影响,中国模式因此比日本模式具有更强大的软实力。三、中日政治价值观比较政治价值观是一国政府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对于人类发展过程中所公认的一些基本和普遍价值

7、的追求与维护,既包括该国政治系统运转程序的价值标准,也包括政治系统运作目标的价值追求。先进的政治价值观致力于体现并维护人类基本伦理和普遍价值,具有强大的道德感召力,对内可以凝聚共识、提高政权合法性、推动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外可以获得国际社会的价值认同和政治共识,从而降低外交政策成本、塑造良好国家形象、形成政治软实力。中国和日本的政治价值观在内涵上有广度之差,在实践上有程度之别,在国际影响上有高下之分。日本的政治 现代化 道路最 终选 择了“全 盘西化”的方式,因而其政治价值观 也全部承袭了“民主、法治、自由、人权”等所谓“普世价值”。中国基于自身悠久传统、社会制度和复杂国情,经过实践探索形成

8、了“共富、发展、稳定、和谐”为主要内容的政治价值观,同时也有选择地接受和吸收了“民主、法治、自由、人权”等人类基本价值,因而中国的政治价值观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但是政治价值观内涵丰富并不意味着软实力强大。日本具有扎实的民主政治基础和制度保障,在普世价值的推行和维护方面表现可圈可点、享有国际声誉,在欧美发达国家和众多发展中国家受到广泛认同和赞扬,产生了巨大的软实力效应。中国维护和实践政治价值观的程度却不如日本,践踏民主法治、迫害自由人权的现象时有出现,“共富、发展、稳定、和谐”等价值观的推行情况也不尽如人意甚至南辕北辙,引发了贫富分化、发展失衡、社会动荡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因而中国的国内政治常为国际社会所诟病,使得中国软实力受损严重。可以看出,尽管中国的政治价值观有比日本更为丰富的内涵,但是在维护和实践层面中国却远不及日本,受到国际社会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批评指责,这与日本在此方面所受到的广泛认同和赞扬形成了鲜明对比。当前中国在政治价值观方面的软实力与日本相比确实存在差距,成为中国软实力的一大软肋。四、中日国际制度比较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