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州三中2011届高三理综上学期期末考试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68723337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高州三中2011届高三理综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省高州三中2011届高三理综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省高州三中2011届高三理综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东省高州三中2011届高三理综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东省高州三中2011届高三理综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高州三中2011届高三理综上学期期末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高州三中2011届高三理综上学期期末考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高州三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相对原子质量: C 12 O 16 S 32 Ba 137第I卷(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衣藻、蓝藻、黑藻全部( )A是真核生物 B是自养生物 C含有叶绿体 D能有丝分裂2在高等动物的某器官中,有如图所示的细胞分裂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细胞与丁图细胞所示的DNA数目一致 B丁图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C人的细胞在丙图所示的时期含有92条染色体 D该器官一定是动物的精巢3水田中生活着一种无色草履虫(图中虚线表示)

2、,只能以细菌和真菌为食;另一种绿色草履虫(图中实线表示),绿色草履虫即使没有食物也能依赖共生的绿藻而生存。以下四图表示它们在“有光食物丰富”“有光食物贫乏”“无光食物丰富”“无光食物贫乏” 四种不同实验条件下培养情况。其中表示“有光食物丰富”的是( )4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下列有关水稻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水稻进行根瘤菌拌种,有利于水稻对N2的利用B水稻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固定二氧化碳并形成淀粉C硅元素能在水稻体内大量积累,该事实说明硅是水稻必需的大量元素D尽管水稻生长在水生环境中,其吸水的主要动力仍是蒸腾拉力5下列关于生态因素对生物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

3、A趋光性是农业害虫的共性B温暖地区的阔叶林多,而寒冷地区的针叶林多C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陆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D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具有综合性6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臭氧是饮用水的理想消毒剂之一,因为它杀菌能力强又不影响水质B误食重金属盐,立即喝生牛奶或蛋清有助于解毒C食品包装袋中常放入小袋的生石灰,目的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D禁止使用含氟冰箱,主要是为了保护大气臭氧层7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由14N、14C、18O三种原子构成的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两容器含有的( )A分子数和气体质量均相同B分子数和电子数均不同C质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D分子数、原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8下列反应所

4、得溶液中一定只含一种溶质的是( )A向稀硝酸中加入铁粉B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C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D向MgSO4、H2SO4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用铁作阳极,Cl发生氧化反应B电解精炼铜时,纯铜作阴极,Cu2+发生还原反应C铜锌原电池中,锌作负极,电子从锌极流向铜极D铅蓄电池在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SO42移向负极10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Mg2、Ba2、Cl、CO32、SO42,现取三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足量N

5、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mol(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Cl一定存在 BK无法确定是否存在C100mL溶液中含001mol CO32 DBa2和Mg2一定不存在11在某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2 mol的CO和02 mol的H2O,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高温加热,发生如下反应:CO(g) +H2O (g) CO2(g) + H2(g);H= a kJ/mol(a0)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CO):c(CO2)= 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放出的热量为02

6、a kJB平衡时H2O 的转化率为40%C若升高温度,v(正)加快,v(逆)减慢,平衡正向移动D若将容器的体积压缩为1 L,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12常温下,将V1 mLc1mol/L的醋酸滴加到V2 mLc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若c1V1c2V2 ,则混合液中c(CH3COO)=c(Na)B若混合液的pH=7,则混合液中c(CH3COO)c(Na)C若混合液的pH=7,则混合液中c1V1c2V2D若混合液的pH7,且V1=V2,则一定有c1c2B5H9 五硼烷 B6H10 六硼烷 B10H14 十硼烷 2,4,613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主体育场的外形好似“

7、鸟巢”(The Bird Nest)。有一类硼烷也好似鸟巢,故称为巢式硼烷。巢式硼烷除B10H14不与水反应外,其余均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硼酸。下图是三种巢式硼烷,有关说法正确( )A硼烷与水的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点燃2B5H9+12O2 5B2O3+9H2O,1molB5H9完全燃烧转移25mol电子B这类巢式硼烷的通式是BnH n+4CDB5H9中H原子的成键方式都相同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

8、增大而减小B温度升高时,物体中每个分子的运动速率都将增大C利用浅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的温度差制造一种热机,将海水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这在原理上是可行的D利用高科技手段,可以将流散到周围环境中的内能重新收集起来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它变化15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杆固定在水平位置上,使其两端分别带上等量同种正电荷Q1、 Q2 ,杆上套着一带正电小球,整个装置处在一个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将靠近右端的小球从静止开始释放,在小球从右到左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受到的洛伦兹力大小变化,但方向不变B小球受到的洛伦兹力将不断增大C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D小球的电势能一

9、直减小16如图所示,在副线圈两端连接了定值电阻R0和滑动变阻器R,在原线圈上加一电压恒为U的交变流电,则( )AA保持Q位置不变,将P向上滑动,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变小B保持Q位置不变,将P向上滑动,电流表的读数变小C保持P位置不变,将Q向上滑动,电流表的读数变小D保持P位置不变,将Q向上滑动,变压器输出功率变小PABCABCba17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玻璃等腰三棱镜ABC置于空气中,两者的AC面相互平行放置,由红光和蓝光组成的细光束平行于BC面从P点射入,通过两棱镜后变为从a、b两点射出的单色光,对于这两束单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a、b两点射出的单色光不平行B从a、b两点射出的单色光仍

10、平行,且平行于BC面C红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蓝光小D从a点射出的单色光为蓝光,从b点射出的单色光为红光25-2220O51015Qy/mx/mPAt/10-1sy/m-2210O2684甲乙18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图象如下图甲所示,从该时刻开始计时,波上A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列波沿x轴正向传播B这列波的波速是25m/sC质点P将比质点Q先回到平衡位置D经过t=04s,A质点通过的路程是4m19原子从一个能级跃迁一个较低能级时,有可能不发射光子。例如在某种条件下,铬原子的n=2能级上的电子跃迁到n=1能级上时并不发射光子,而是将相应的能量转交给n=4能级上的

11、电子,使之脱离原子,这一现象叫做俄歇效应。以这种方式脱离了原子的电子叫俄歇电子。已知铬原子的能级公式可简化表示为,式中n=1,2,3表示不同的能级,A是正的已知常数。上述俄歇电子的动能是( )ABCD20如图所示,两个等大的水平力F分别作用在物体B、C上。物体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物体A、C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1,物体B、C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2,物体C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3,则:( )A BC D212007年10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其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卫星进入地球轨道后还需要对卫星进行10次点火控制。第一次点火,抬高近地点,将近地点抬高

12、到约600km,第二、三、四次点火,让卫星不断变轨加速,经过三次累积,卫星速度达到v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向月球飞去。后6次点火的主要作用是修正飞行方向和被月球捕获时的紧急刹车,最终把卫星送入离月面高为h的工作轨道(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卫星质量为m0,月球质量为m、半径为r,地球质量是月球质量的81倍、半径为R、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地球自转及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影响)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卫星在24小时轨道近地点的加速度大于在48小时轨道近地点的加速度B卫星在127分钟轨道近月点的速度大于在35小时轨道近月点的速度C卫星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稳定在离月球表面200km的工

13、作轨道上合外力对它做的功为D卫星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稳定在离月球表面200km的工作轨道上合外力对它做的功为1,3,5第卷(非选择题 共10小题, 共174分)22(17分)(1)利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器材有:浓度为005(体积分数)的油酸酒精溶液、最小刻度为01ml的量筒、盛有适量清水的4550cm2浅盘、痱子粉、 橡皮头滴管、玻璃板、彩笔、坐标纸。则:(3分)下面给出的实验步骤中,正确顺序为: 。 A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将油酸薄膜的形状画在玻璃板上。 B用滴管将浓度为005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滴入1ml油酸酒精溶液时的滴数N C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以坐标纸上边长为1cm的正方向为单位,计算轮廓内正方形的个数,算出油酸薄膜的面积S cm2 D将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浅盘内水面上,用滴管吸取浓度为005的油酸酒精溶液,从低处向水面中央一滴一滴地滴入,直到油酸薄膜有足够大的面积又不与器壁接触为止,记下滴入的滴数n (3分)该实验测得的单个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 (单位:cm)。 A、 B、 C、 D、(2)实验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