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管堵塞时压载水的计量方法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68723227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管堵塞时压载水的计量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测量管堵塞时压载水的计量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测量管堵塞时压载水的计量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管堵塞时压载水的计量方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三I空I三|空测量管堵塞时压载水的计量方法一、案例分析近日,张家港检验检疫局在对一艘马绍尔群岛籍货轮进行末次水尺计重时, 发现压载水舱测量管堵塞,不能直接测量出该舱实际压载水深。船代告知鉴定人 员,由于下一货轮要求紧急靠泊该港卸货,而该轮需抢潮水紧急离开,请求鉴定 工作能够尽快完成。鉴定人员在逐舱测到该轮1号右侧压载水舱测量管时,发现量水尺带上没 水,而此时显示的测量深度仅为9.38米,实际该舱舱容表显示测量管高度为 20.44米,很明显测量管在11.06米处被异物堵塞,而且水位位于11.06米以下。 船方道出堵塞原因,在每日例行测量压载水时,尺锤脱落卡死在测量管内,需到 修理厂才能将其取出

2、。此时,拖轮已经过来,船代告知码头要抢船期请求两小时 后能完成鉴定工作,否则将滞港一天,并且影响到后面的停靠船舶。鉴定人员遂决定先将该舱压水,直至该舱水位超过11.06米,然后测量空距, 用总高减去空距再得到实际水深。当水位超过11.06米时,此时,1号左舱深度 与右舱深度基本一致,鉴定人员测量出1号左舱深度为20.44米,对1号右舱进 行了空距测量为8.30米,得到了 12.14米,通过纵倾修正得到了该舱压载水量。 接下来对于鉴定人员来说最关键的一步是核算船舶常数。因为船舶常数通常是验 算水尺计重准确与否的一个重要参数,最终得到的计算常数为356吨,与船方预 报的350吨几乎一样,因此很快得

3、到最后的鉴定重量。从登轮到全部工作结束仅 花了一个半小时,鉴定人员又一次用智慧快速解决了一起特殊情况的鉴定工作处 理,为该轮顺利离港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二、方法建议水尺计重系通过对承运船舶的吃水及船用物料的测定,根据船舶有关图表, 测算船舶之排水量和有关物料重量以计算载运货物重量的一种方式。在船用物料 的构成中,压舱水又占了很大的份量,现行压载水舱容表大都制定成将测定的水 深结合当时船舶横纵倾修正得出相应的容量,因此必须首先正确测量出每个压载 水舱的水深。船方有时会引起某个压载水舱测量管堵塞,如在测量过程中不慎将计量工具 钢卷尺的尺锤脱落,掉进并卡死在压载水舱测量管某处而一时又无法将其取出, 这

4、样就给直接测量出压载水深带来困难。笔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总结了在压载 水舱测量管堵塞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压载水计量的一些解决办法。1. 排空法。将测量管堵塞的压载水舱内的水排空,但鉴于压载水舱有呆存水的存在,排 空后应要求船方打开压载水舱盖进行验证,确保该舱确实已经完全排空后方可将 此压载水舱的压载水量作为空舱处理。如遇压载水舱呆存水不能排净滞留量多且 不可测算则不宜使用本法。排放压舱水还应注意需经当地检验检疫机构同意并实 施了卫生处理后方可排放压舱水。2. 满舱法。要求船方将测量管堵塞的压载水舱打满,此时可按照压载水舱容表满舱容积 计算。但如压载水舱是顶边舱,应要求船方将压载水测量管封紧后压水,

5、直至该 舱压载水从压载舱前部高处的空气管溢出为止,因为船舶通常处于纵倾状态,即 使水从测量管冒出,但可能还是没有达到真满。3. 不变法。如在首次水尺计重就发现压载水舱测量管堵塞,可要求船方将该舱压载水保 持原状直至末次水尺计重结束,也就是首末两次水尺计重时该舱压载水量一样, 这样该舱压载水就不受影响,但需责令船方在整个装卸过程中不能使用该压载水 舱,必要时到机舱对压载系统的开关处进行封识,预防船方误操作。4. 空距法。首先测量出测量管堵塞的压载水舱空距,然后用总高减去空距推算得到实际 水深,再按照舱容表进行修正后得到该舱压舱水容量。舱高可以从舱容表中查到, 但还是以实测为准。在横倾不大的情况下,左右双层底舱之间或顶边舱之间的测 量管高度都是基本一致,也就是当左双层底舱或顶边舱测量管堵塞,可以从右双 层底舱或顶边舱测得舱高,并将测得的舱高与舱容表最大高度进行比对。当堵塞 的测量管水面位于堵塞物上面时,可直接测量出空距。但遇到水面位于堵塞物下 面时,立即测量不能得到空距,可通过打压载水直至水面超过堵塞物,此时可测 量出空距。(转自国门时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