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泥石流论文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68683596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舟曲泥石流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舟曲泥石流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舟曲泥石流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舟曲泥石流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舟曲泥石流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舟曲泥石流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舟曲泥石流论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论地质工程灾害调查技术及防治措施,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 资料均已明确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使用过的 材料。对论文的完成提供过帮助的有关人员已在文中说明并致以谢意。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没有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没有侵权行为,并愿意 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论文作者(签字):日期:2014年9月15日摘要摘要:2010年8月7日,甘肃省舟曲县暴发了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给舟曲人民带来了重 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通过对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形成原

2、因进行系统的分析, 认为特殊的地质地貌条件是灾害发生的潜在原因,突发性强降雨是诱发灾害的动力因素,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则加剧了灾情的损失和严重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入地质灾害基 础研究,强化水利水土保持工程建设,退耕还林,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规范施工,加快城市 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灾害监测预警网等防治舟曲及类似地区泥石流灾害的防治对策。关键词:1、泥石流2、灾害3、原因4、防治对策目录一、三峡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分布4(一)舟曲县概况6(二)泥石流产生的基本条件 6(三)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 7二、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原因8(一)自然因素8(二)人为因素9三、灾害防治对策11(一)三峡工程的影响11四、舟曲

3、泥石流的综合治理 13(一)泥石流治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13(二)泥石流防治的基本措施 13六、泥石流灾害的预报与防治 15(一)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性 15(二)加强防灾减灾意识15(三)切实做好城市规划15结论16致谢17参考文献18一、地质灾害的分布我国是世界泥石流灾害多发的国家,遭到泥石流不同程度危害的省市自治区多达23 个。陡峭的沟谷地形、松散丰富的固体物质以及水源动力充沛的综合作用是泥石流形成 发育的根本原因,而人类活动向山区的迅速扩展,破坏了山地地表结构,加剧了水土流失, 是促使滑坡崩塌频起、泥石流活动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我国的泥石流广泛分布于各 气候带和各高度带地区,而分布密集地区

4、则集中在中国大地地形转折明显、新构造差异 运动幅度大、现代地震剧烈、山体破碎、松散固体物质富集且易形成暴雨的山区地带。 受干旱、暴雨等极端事件及其他因素的影响,2010年雨季,我国安徽、湖北、湖南、甘肃、 山西等多省区暴发了山洪泥石流灾害。山洪泥石流灾害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极大 的损失,其中,以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尤为严重。本文以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 害为例,在分析泥石流灾害形成原因的基础上,重点探讨灾害防治的措施,以期为舟曲泥 石流灾害及类似灾害事件提供应对措施。(一)舟曲县概况舟曲县位于甘肃省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土地面积3009km2。东邻陇南市武都 区,北接陇南市宕昌县

5、,西南与本州迭部县、陇南市文县以及四川省九寨沟县接壤。舟曲 县年降水量400800mm,局地暴雨频繁,降水时空差异大,西南多于东北,山区多于河谷, 夏季降水占年降水总量的50%左右,多以连阴雨、大雨和暴雨的形式出现。农业人口近 12万,占县总人口的80%以上。随着人口的增加,坡地开垦严重,加之城市扩张,植被破坏 强烈。舟曲是地处西秦岭与岷山山脉交界处的山区县,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7%,区 内大部分山地属于中、高山。舟曲全县海拔多在2000m以上,山坡坡度也多大于50。新 构造运动强烈,地表落差大,海拔为11574577m。褶皱断裂发育,地层岩性主要为志留系 石灰岩、板岩、碎屑岩、砂岩、页岩

6、片状节理发育,岩体软硬相间,松脆易风化,地表风 化强烈,极易引起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地貌灾害,是长江上游著名的滑坡、泥石流 多发区。(二)泥石流产生的条件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上游堆积有丰 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1、地形地貌条件在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度降大,流城形状便于水流汇集。在地 貌上,泥石流的地貌一般可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部分。上游形成区的地形多 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为瓢状或漏斗状,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 被生长不良,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中游流通区的地形多为狭窄陡

7、深 的峡谷,谷床纵坡降大,使泥石流能迅猛直泻;下游堆积区的地形为开阔平坦的山前平 原或河谷阶地,使堆积物有堆积场所。2、松散物质来源条件泥石流常发生于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烈度较高的 地区。地表岩石破碎,崩塌、错落、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 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另外,岩层结构松散、软弱、易于风化、节理发育或软硬相间成 层的地区,因易受破坏,也能为泥石流提供丰富的碎屑物来源;一些人类工程活动,如 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和开垦造成水土流失,不合理开挖、不合理的弃土、弃渣、开山 采矿、采石等,往往也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物质来源。 三、水源条件水既是泥石流的重

8、要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激发条件和搬运介质(动力来源),泥 石流的水源,有暴雨、水雪融水和水库溃决水体等形式。我国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是暴雨、 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等。(三)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2010年8月7日遭遇强降暴雨,40min降雨量达97mm。当日 23:40左右,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图3)。泥石流 长约5km,平均宽度300m,平均厚度5m,总体积750万m3,泥石流冲进白龙江,形成回水约 3km长的堰塞湖,水位比平时高出3m。洪水淹没了舟曲县内2/3的区域,被淹区供电全部 中断,部分街道一片汪洋,沿河房屋被泥石流冲毁,省道313

9、、210线多处路段交通阻断。 据东方网报道,截至8月13日17:00,灾害遇难人数计1444人,失踪627人。舟曲县半个 县城的范围被夷为平地,剩余的房屋或是底层被淤泥淹没,或是发生倾斜,或被严重损坏, 损失惨重。二、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原因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属于典型的地质灾害现象,它的发生是特殊的地质地 貌条件、极端气候的影响以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自然因素(1)地质、地貌。舟曲地处秦岭西部的褶皱带,位于陇西板块和川青板块的边缘, 地质构造运动异常强烈,更新世和全新世断层发育,震级较大的地震发育,且境内有多个 活动断裂带,仅舟曲县城就有光盖山-迭山断裂、迭部-

10、白龙江断裂2个断裂带,岩体破碎。 舟曲境内及周围新构造运动十分活跃,历史上多发生7级以上地震,如公元前186年、公 元1634年、1879年和1960年,地震直接松动斜坡岩土体,破坏岩土体结构和稳定性。此 外,2008年,由于受到5-12!地震的影响,舟曲山体愈加松动,极易垮塌,而山体要恢复到 震前水平至少需要3-5年时间。此外,舟曲地表或覆盖黄土,或分布着板岩、灰岩、页岩、 千枚岩、砂岩等比较软弱易受风化侵蚀的岩层,地表风化物和松散堆积物深厚,为滑坡、 泥石流强烈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舟曲地势起伏大且坡度较陡,谷坡稳定性差,过半地方 坡度大于25度,南部许多地方甚至达到35度-50度,且据调查

11、发现,该地谷坡大于30度 的沟谷有50%以上的地区发生泥石流,20度-30度发生泥石流的沟谷也有1/3强发生泥石 流,地面陡峭的坡度是泥石流的重要成因之一。舟曲县城位于2山之间的峡谷地带,当有 地表径流时土壤侵蚀速率大,极易发生滑坡、崩塌和坍塌,是全国滑坡、泥石流、地震3 大地质灾害多发区。据调查统计,全县滑坡、泥石流隐患点134处,仅两河口全县城12km 的路段两侧就有13处灾害性滑坡和12条灾害性泥石流沟道,方圆不到2km的舟曲县城 就受到10余个规模巨大的滑坡和4个高频率泥石流沟的直接威胁。甘肃舟曲特大山洪 泥石流灾害即是其中的2条沟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发生泥石流的结果。(2)极端暴雨和干

12、旱8月7日20:00到8日5:00,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出现分布 极不均匀的降雨天气。舟曲县城东南部10km的东山镇出现最大降雨量96mm,而西北方向 上游的迭部县代古寺为93mm,此次暴雨估计是自有气象资料记录以来的第4次(至2008 年11月止仅发生过3次),属于特大暴雨。研究表明,舟曲县境内的大小滑坡泥石流均有 暴雨诱发,暴发突然,此类暴雨性泥石流危害极大。此外,舟曲县自2010年5月开始出现 气象干旱现象,7月期间一度出现重度干旱,7月下旬,虽然降水有所增加,但仍维持中度 气象干旱。干旱导致土质疏松,岩体、土体收缩,裂缝暴露出来,遇有较大降水极易导致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此次

13、降雨局地性强、短时强度大、突发性强,引发舟 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的原因之一。(二)人为因素1毁林开荒严重 舟曲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0%以上,但 耕地中平地仅有1000hm2,占总耕地面积的10%。近40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全县总播 种面积从7086、32hm2人为因素,县内各乡40#以下的坡地已被大部分开垦。20世纪50 年代到21世纪初,当地森林砍伐严重,白龙江上游森林面积减少了大约4、7万hm2,加上 民用木材和乱砍滥伐、倒卖盗用,全县森林木材储量每年以10万m3的速度减少。1952 到1990年,全县累计采伐森林12、65万hm2,森林覆盖率从1950年之前的

14、67%下降到2010 年的20%左右。林木的大量破坏使得地表裸露,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开垦坡地不仅严 重破坏了植被,而且破坏了地质环境,开垦出的土地不仅未给当地群众带来经济效益,反 而造成了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加剧了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2城市规划失误 舟曲县城沿河而建,而城区人口从1996年的2、14万增加到2010 年的4万多,人口的迅速增长使得城市建设拥挤,白龙江变得愈加狭窄,沟道通洪能力受 到很大的限制,而舟曲县城恰恰位于狭窄山区峡谷的底部。近年来的城市建设,也进一步 破坏了县城北面山坡的稳定性,在强降雨条件下,极易发生重力侵蚀,引发泥石流等灾 害。洪水暴发时挟带的石块或

15、巨石也很容易堵塞狭窄的河道,形成自然坝和堰塞湖。城 区两岸大型的多层建筑阻挡水流会使堰塞湖的水位升得很高,形成很长的回水区,加剧 了灾害的程度。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正是位于县城北面的罗家峪沟、三眼 峪沟形成的泥石流,堵塞了白龙江,形成了高水位,淹没了舟曲县城。此外,随着人口的增 加及舟曲狭窄的地形所限,在发育的滑坡体上也大多有村民居住,滑坡体剪切面滑动力 增大,增加了发生滑坡的可能性,为泥石流的形成进一步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来源。除此之 外,滑坡体上的居民饮水、农田灌溉修建的引水工程渠道渗漏,以及农田、林地灌溉等活 动均使地下水位上升,土体抗剪强度降低,山坡变形失稳,进而引发了灾害。3水

16、电站、道路建设规模大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舟曲县工程建设缺少监管。2003年 以来进行了大规模的水电建设,仅舟曲境内的白龙江十流江段,就有已经建成或正在建 设的水坝7座,规模以中型为主。白龙江的水电开发程度很高,已占到技术可开发量的 78%。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大量的工程建设,严重扰动了地表,使本已松动的地表更易 遭受泥石流、崩塌或滑坡以及水土流失的危害;2003到2007年,舟曲41个在建或已建的 水电站工程合计扰动地表面积达32283hm2,弃渣达3834、8万m3,水土流失预测量达7、 48万t。建设水电站抬高水位,容易引起河道两岸的山坡发生滑坡和泥沙流。建设水电 站所开挖的土石方回填山沟,又为滑坡和泥沙流提供了充分的松散物质材料。此外,舟曲县多年来的公路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建设,且由于特殊的地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