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案例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68670923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案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案例创造心理学认为,过分胆怯和自我批判的心理状态,是妨碍创造的最危险的敌人。为此,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首先应该提倡和鼓励,从而培养学生勇敢的个性和探求知识的好奇之心。还要通过引导,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做到“善于”提问,这里最为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如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字词发问,从能体现思路、揭示重点、统率全文的题目设问,从不理解的句子、句子之间的联系方面发问,还可以从标点符号方面发问等。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还要善于点拨释疑,选择一些值得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帮助他们通过读书、思考去探索答案,让学生体验提出问题、思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快乐。下面是教学十六年前的回

2、忆的一个片断。 师:学完了这一课,对课文中的某一点、某一方面,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让全班同学讨论回答。看谁提出的问题有质量、有深度,能引发大家的热烈讨论。生:(质疑)在那万分紧急的关头,假如李大钊同志向敌人开枪,当时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同学们讨论时,可以从李大钊同志被捕的情形、当时周围的环境和李大钊同志的为人处事等方面考虑。生A:他如果开枪了,他当然可以跑得掉,就可能不被敌人抓住了,不至于后来被送上绞刑架。生B:敌人封锁得那么严密,李大钊不可能用枪把敌人全消灭。我认为他还是会被敌人逮捕的。生A:我也认为他开枪不行。你想当时街上聚集着群众,他身边还有自己最疼爱的女儿。如果开枪,就会危及群众和女儿的生命安全。生C:李大钊是一个忠于革命、忠于人民的革命者。在当时情况下,他一定会沉着冷静地处理问题,决不会意气用事。他宁可自己被捕,也不会随便向敌人开枪。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从以上教学细节不难看出,学生在“质疑设疑释疑”的过程中,互相之间产生了思维的撞击,从而迸射出创新的火花。整堂课趣味盎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潜力得到开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