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性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用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68670608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激励性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激励性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激励性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激励性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激励性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激励性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用电子系 谷 敏【内容提要】在课堂中善于运用语言是教师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而怎样才能运用好语言,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就此展开了一些看法和建议。【关键词】教学策略 激励性语言 学习效果中专学校的教师都知道,我们所教育的这些学生是需要我们付出更多关怀和照顾的孩子。现在全国中专学生的素质和水平基本一致,这些孩子多来自单亲、离异、贫困的家庭,自小缺乏关爱,缺乏对学习的主动性和对生活的热情。他们中的很多人根本没有目标,也没有信仰,对任何与学习有关的字眼都没有兴趣。面对这种学生,如果始终采用严谨、朴实的教学语言,教学活动可能根本进行不下去。为了

2、能使课堂有序、有效进行,除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教师还必须具备“吸引学生”的能力。而“激励”,就是其中的一种。一 激励性语言的重要性激励性语言可以激活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在激励性的语言下,即使是平庸的学生也会变得活跃起来,具体作用表现为以下三项:1、激发学生自信。中专学校的学生很多都缺乏自信,比如一些在课堂上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一旦激励到位,势必激发其自信,使之对该教师、该课程产生兴趣。2、给学生以努力的方向。一些找不到学习诀窍的学生,如果教师在激励中适时地给予提醒,便很快能找到方向。3、 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很多学生从小到大都生活在班级的中下层,

3、很少能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因此令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其实是一种催化剂,激励着学生继续向下一次成功迈进。因此,激励性语言在课堂中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缺了它,就等于缺了与学生沟通的筹码,课堂教学将举步维艰。二 如何有效使用激励性语言那么在课堂中究竟应该如何贯彻这种“激励”呢?有的老师就认为,多表扬学生,不就是一种激励吗?“激励”不简单地等同于“表扬”。后者是指当一名学生表现出色时给予的肯定,而前者可能发生在学生尚未有行为之前,而且形式多样化。经过一段时间的累积,本人总结了以下几项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激励性语言的方法:1、 口头语言激励这是课堂中最常用的激励方法。一般的,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前的鼓励、完

4、成过程中的引导和完成任务后的评价,都可以使用这类语言。教师对各个不同阶段的学生都有激励,在课堂中还可以引出有关“团队精神”等的教育,表面上与激励无关,实际上也是对学生为人处事观的一种提升。2、 书面语言激励在学生完成的练习或作业上,适时地表达教师的观点,也是一种激励。一个“”,一个“优”,一个笑脸,都是在表达教师对学生的满意。甚至于,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不满意和希望改正的建议,在学生看来,也是一种交流,远比一个冷冰冰的“”或者“更正”来得温暖人心。3、 肢体语言激励表示对该生的表现满意,可以微笑,点头,竖起大拇指等等,即使是表示不满意,也可以用一个亲切的、威而不怒的眼神来代替斥责。三 使用激励性语

5、言的注意事项此外,在课堂里使用激励性语言也有一些注意事项:1、 激励要讲究情感性。我们常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励也讲究“动之以情”。换言之,不论是正面激励,还是负面激励,都要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正面激励讲究激情,要使学生从内心中感受到温暖而奋发。要多使用赞美性的语言,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渴求被肯定、被赞扬、被称颂的欲望,更何况成长中的学生哪有不喜欢老师对其关心和鼓励呢?负面激励的使用比较难以把握尺度,一旦过度,就成了“批评、斥责”。往往有些教师会发现中专学生的逆反心理很强,很喜欢和老师、家长对着干,其实在他们中间,相当一部份只是希望通过某种方式引起老师和家长的关注,因此一味的批评和责骂是

6、没有用的。教师还是要从关心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善意批评,在否定中有肯定,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时的激励可体现为关爱与尊重,也可以体现为理解与宽容。对某些学生采取宽容,降低要求,并不等于没有要求,降低要求的最终目的是逐步达到要求。当然,宽容也并不等于纵容,宽容是教师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用学生更能接受的方式情感激励来教育学生,转变学生。2、 激励要有独特性。教学要因材施教,激励也一样。对不同的学生采用的激励方式和方法,应视其性别、性格、年龄等的不同而具体化、细致化,千万不能千篇一律,否则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比如性格内向的学生不愿接受否定的评价,只喜欢教师作肯定的、鼓励性的评价,对于这类学生取得一点成功

7、时,我们要给予正面的评价,以激励其对学习的兴趣,使其能继续去努力的探究学习。3、 激励要有时代性。学生的思维是灵动的。信息渠道越来越宽广,信息流通越来越迅猛,学生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超过我们的想象,因此,教师的语言跟上时代的节拍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投其所好”。例如,要求两名学生相互向对方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以往可能“辩论”、“讨论”等词,但现在,如果用“”一词,既不改变意思,又令学生产生兴趣,气氛、效果均有可能成倍提升。4、 激励要能不着痕迹。中专生虽然总体素质相对较差,但毕竟已经十六七岁,不同于小学生,他们在信息的接受上比幼儿成熟,因此不论是采用口头、书面或者是肢体语言的激励,

8、都不能像对待小朋友那样,应该尽量做到不着痕迹。四 运用激励性语言,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综合以上论述,我们不难发现,激励性语言可以贯穿于整个课堂,从引导,到指导,再到评价;甚至,它还可以用到课堂外老师对学生的教导中,教导学生如何为人、如何处事。因此,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新理念的倡导下,教师应采取肯定、积极、富有激励性的方法来对待学生。陶行之说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进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心理学家詹姆斯也说“人类最本性、本质需要是渴望被肯定”。我们根据实情从言语里向学生传递最诚挚的赏识、关爱,促使学生萌发出追求进步、追求发展的热情,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愿所有的教师都注重激励性语言在教学中的运用,培养出更好的学生,也更好的提高我们教学工作的成果及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