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污水处理实训报告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68666866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5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污水处理实训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4污水处理实训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4污水处理实训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4污水处理实训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4污水处理实训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污水处理实训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污水处理实训报告(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水处理综合实训报告专 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系部:轻工工程系实训项目:水处理SBR工艺 分组编号:第二组学生姓名:郝加宇指导老师:付正祥张传君2014年7月1日一、实训目的二、实训内容二、SBR工艺简介四、实训过程五、实训结果六、出现的问题及思考七、总结一、实训目的1、熟悉污水处理中试设备的组织,增强对污水处理设备的感性认识。2、学会分析污水处理中试过程中运行参数的变化对处理结果的影响, 并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熟悉和掌握水质分析与监测的技术和方法。4、印证和巩固所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培养操作技能、积累实践经验。5、培养正确的劳动观点、团队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二、

2、实训内容本小组的实训内容为:SBR运行方式的污泥培养、调试、进水水质变化、 参数变化、结果监测、结果分析。三、SBR工艺简介SBR 是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 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不同,SBR技术采用 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间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稳定生化反应替代稳态生 化反应,静置理想沉淀替代传统的动态沉淀。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 序和间歇操作,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 解、二沉等功能

3、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SBR反应设备SBR的工艺特点:1、理想的推流过程使生化反应推动力增大,效率提高,池内厌氧、好 氧处于交替状态,净化效果好。2、运行效果稳定,污水在理想的静止状态下沉淀,需要时间短、效率 高,出水水质好。3、耐冲击负荷,池内有滞留的处理水,对污水有稀释、缓冲作用,有 效抵抗水量和有机污物的冲击。4、工艺过程中的各工序可根据水质、水量进行调整,运行灵活。5、处理设备少,构造简单,便于操作和维护管理。6、反应池内存在DO、BOD5浓度梯度,有效控制活性污泥膨胀。7、脱氮除磷,适当控制运行方式,实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交替, 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8、工艺流程简单、造价低。

4、主体设备只有一个序批式间歇反应器,无 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调节池、初沉池也可省略,布置紧凑、占地面积省。四、实训过程(数据记录,观察污泥)第十七周:周一:付老师在教室做了实训安排之后,我们到了水处理实验室,组装自 己组的设备,并加水试运行。男生去污水处理厂去污泥,结束后, 各自查SBR工艺的相关资料。周二:将取来的污泥进行淘洗,去掉泥沙后,将污泥倒进SBR的设备,然后 加入清水进行曝气。(污泥为黑色)10:00开始曝气10:2310:53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 69%14:40排泥15:00加入营养液(大概计算SBR设备的体积,根据C: N:P=100:5:1 加入葡糖糖和尿素的混合液)15:2

5、215:52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 47%16:2214:52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 64%21:00曝气关闭周三:继续曝气,调节,观察污泥8:00开始曝气8:519:21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68% (污泥细,一点点微黄)9:5310:23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80%10:25排泥10:30 11:00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29% (细颗粒状,微黄)13:45-14:15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35%15:03-15:33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32%16:27-16:57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30%17:00加营养液,两把面粉20:30-21:00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41%21:00关闭曝气周四:继续曝气,调节,观察污泥7:0

6、0开启曝气8:479:17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19%9:20加入营养液10:24-10:54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28%11:10-11:40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33% (污泥比较细,微黄)15:00-15:30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36%16:29-16:59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34%17:10加入营养液21: 00关闭曝气周五:继续曝气,调节,观察污泥7:30开启曝气8:369:06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50%9:20停止曝气,虹吸发移去上清液,加污水9:3510:05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53% (沉降慢)9:45加减调PH值为910左右10:3611:06 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 53% (污泥颗粒大,棕褐色)

7、14:1014:40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45% (PH降至6,加减调至8)15:4516:15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60%(颗粒细,沉降慢)周六:继续曝气(没关曝气),调节,观察污泥9:209:50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64% (PH=7,颗粒细,上清液清)10:20排掉上清液,加入污水11:4012:10 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 57%14:5515:25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68%15:30 排泥,加入半桶污水15:3416:04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36%周日:继续曝气(没关曝气),调节,观察污泥8:34-9:04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46%10:00排泥,加入两桶污水10:27-10:57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21

8、%14:05-14:35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22% (上清液有小絮体)19:0419: 34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15%第十八周:周一:继续曝气(没关曝气),调节,观察污泥8:509:20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38%(污泥较好,黄褐色)10:3611:06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35%11:20 排掉上清液,加污水13:5714:27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34%16:0016:30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30%16:59排掉上清液,加污水周二:继续曝气(没关曝气),调节,观察污泥8:359:05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40%9:20取污泥镜检(有点丝状菌,无酵母菌,有虫)9:32排掉上清液,加污水10:3511:05取混合液

9、测其沉降比28%15:5516:25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29%周三:继续曝气(没关曝气),调节,观察污泥8:399:09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31%14:00排泥,加入第一组推流式活性污泥法,第一桶污泥进行曝气15: 0315:33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31%(沉降很快,2min约45ml,污泥疏松,上清液浑浊,有很多悬浮液)16:0316:33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28%周四:继续曝气(没关曝气),调节,观察污泥8:399:09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 31%(上清液明显变清)10:12更换污水14:2514:55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19% (污泥沉降速度很快,上 清液含有部分悬浮物)15:1615:46取混合液

10、测其沉降比26%17:1817:48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24%周五:继续曝气(没关曝气),调节,观察污泥9:009:30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24%10:24 排掉上清液,加污水周日:继续曝气(没关曝气),调节,观察污泥14:5013:20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26% (黄褐色)第十九周:继续曝气(没关曝气),调节,观察污泥周一:8:59一9:29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46% (测污泥浓度)14:2714:57取混合液测其沉降比44%最后倒掉污泥,清洗设备,整理台面,打扫卫生。周二:我们班和23班在2C105进行总结汇报。五、实验结果污泥浓度的计算:烘干后的滤纸重量:0. 9592g过滤后烘干的滤纸重量:2

11、. 6344g污泥浓度(MLSS): (2.63440.9529)/0.1=16.752 g/L污泥沉降比(SV): 46%污泥体积指数(SVI):SV/MLSS=46%/0.016=28.75 mL/g(由于实验条件有限,我们组没有测COD)六、出现的问题以及思考SBR工艺相对于其他组的工艺简单,没有出现大问题,在此就出现的小 问题进行探讨,以及实训过程中我了解到的其他组出现的问题进行说明。1、SBR发现:测沉降比时,污泥有时沉降得很快,有时沉降的很慢,当发现PH为6时,加入Na0H调至910左右后,发现污泥疏松,沉 降慢,上清液有漂浮物。措施:继续曝气,不添加任何物质。(最终PH下降到7左

12、右)2、生物接触氧化法发现:设备大,曝气不足,加入大量的面粉,当晚停止曝气,第二天 污泥发酸发臭。PH为5,镜检发现很多酵母菌。措施:加大曝气量,排掉上清液,多次换清水,加Na0H调节PH值为 89左右。3、氧化沟发现:设备体积大,曝气装置有问题,曝气不充分,也达不到推流的 效果,最后池底污泥结成饼,沉降在池底。措施:换掉整池的污泥和水,用干污泥重新培养,运用抽水泵,加大 曝气力度。4、推流式活性污泥法发现:因为加入Na0H调节PH后,1号桶的污泥特别疏松,上清液十 分浑浊。沉降慢,泥水混合分层不明显。由于是表面曝气,曝 气也不是很充足。措施:不停地换掉上清液,调节PH值,最终还是放弃,将6个

13、反应桶, 改为2个。将曝气装置往下调节,加大曝气量。5、UASB由于我们班没有同学做这个工艺,所以没有观察到相应的过程。由上面工艺出现的情况,提出以下几个问题。问题一:PH值对活性污泥有什么影响?答:查资料说,PH值与硝化过程关系密切,而沉降比对PH值变化不 敏感。但是在实验过程中并没有涉及到硝化过程,我看到的确是我们加 入了碱过后,活性污泥都有一些疏松,膨胀,上清液变浑浊。我认为可 能是加碱杀死了一些微生物,微生物死亡,上浮使上清液变浑浊。(这个 问题希望老师指导一下,我也还会继续思考的)问题二:什么是污泥膨胀?怎么处理污泥膨胀?答:污泥膨胀:指污泥结构极度松散,体积增大、上浮,难于沉降分

14、离影响出水水质的现象。解决办法:1、投加药物增强污泥沉降性能或是 直接杀死丝状菌。2、改变生化池内的微生物生长环境来抑制或消除丝状 菌的过度繁殖。3、调整pH值,当pH值低于5以下时,不仅对污泥膨胀 会有利,而且对正常的生化反应也会有一定的危害,所以当pH值偏低时 应及时调整。4、保持池内足够的溶解氧一般至少应控制DO2毫克/升。问题三:什么是污泥沉降比?有什么作用?答:污泥沉降比:曝气池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30min后形成的沉淀污 泥容积占原混合液溶积的比例,以表示。一般取混合液样1000ml,用 满量程1000ml量筒测量,静置30min后泥面的高度恰好就是SV的数值。由于SV值的测定简单快速,因此是评定活性污泥浓度和质量的常用方 法。SV值能反映曝气池正常运行时的污泥量和污泥的凝聚性、沉降性能 问题四:观测SV值时污泥的表观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1)污泥沉淀30min后呈层状上浮且水质较清澈。说明活性污泥 反应功能较强,水中的营养物质不足。(2)在量筒中上清液含有大量的悬浮状微小絮体,而且透明度差、 混浊。说明是污泥解体,其原因有曝气过度、负荷太低造成活性污泥 自身氧化过度、有害物质进入等。可减少曝气量,或增大进泥量来解 决。(3)在量筒中泥水界面分不清,水质混浊其原因可能是加入高浓 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