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古诗词音韵美的构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68654246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析古诗词音韵美的构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试析古诗词音韵美的构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试析古诗词音韵美的构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试析古诗词音韵美的构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试析古诗词音韵美的构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析古诗词音韵美的构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析古诗词音韵美的构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析古诗词音韵美的构成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一首诗,一篇文,一席话,都 是传达信息和交流思想的声音符号,文字只不过是语音的书面形式而已。读者通 过默读或朗读,受到感染和熏陶。优秀的诗词作品,读起来抑扬顿挫,听起来韵 味无穷,这是因为它具备了音韵之美。我国的古典诗词,素有讲究音韵美的优良传统。在先秦时代就出现了像?诗 经?、?楚辞?这样内容丰富、韵律谐和的作品。?诗经?以四言为主,用韵形式多 样而不杂乱;?楚辞?代表了战国后期南方诗歌的格式,已具有六、七言的句式了, 并常带有“兮字。先秦的诗歌中,韵字平仄分押的情况普遍存在,但平仄还没 有构成诗句的固定格式。到了魏晋时代,诗人们

2、从历代的诗歌创作中,发现了平 仄交织构成音韵美的艺术手法,并吸收它来进展创作,推动着诗歌向格律化方向 开展。到了唐代,近体诗的出现,把诗歌的音韵美推向了顶峰。唐以后的宋词和 元曲,也是唐代诗歌音韵艺术的继承和开展。构成音韵的方法丰富多彩,押韵、 平仄、句式、对偶、语调、盘旋、重叠等,都可以增加语言的音韵美。本文将结 合一些具体例子从韵律、声律、对仗、句式四个方面加以说明。一、韵律。用韵是文学语言的重要表现手段,韵是诗词的根本要素之一。我 国是诗的国度,在诗词音韵美的创造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诗词中所谓的韵, 大致等于现代汉语中的韵母1。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部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 到同一位置上,

3、这种同韵部字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构成了声音的回环之美,使 作品声韵谐和,也方便记忆。(一)诗的押韵押韵是构成一首诗的主要因素,不管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都要求押韵, 没有韵就不能成诗。古体诗的用韵比拟灵活,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双句用韵,一韵到底;句句 用韵,一韵到底;转韵;通韵。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展现了上古社 会的历史风貌,并具有崇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在语言方面具有鲜明的音韵美。? 诗经?用韵非常普遍而又灵活、协调。据粗略统计,在305篇诗中,只有?周颂? 中的七篇祭祀诗没有用韵,其他那么篇篇用韵。用韵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句未 用韵、句中用韵、一章中一韵到底、逐句押韵、隔句押韵。如

4、:?秦风蒹葭?第一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 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便是一韵到底的。?魏风硕鼠?第一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 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爱得我所。是逐句押韵。近体诗表达了我国古典诗歌音韵美的最高成就,其韵律已经模式化了,也比 拟简明,值得注意的有四点:1偶句句末必须用韵,称为“韵脚,奇句除 首句外不用韵。2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3必须一韵到底,不能转 韵,不许出韵。4绝大多数都用平声韵极少数用仄声韵。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常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首诗的首句入韵,押

5、平声韵。这里的“苔、“栽、“来押韵押 ai韵,它们在一样位置上重复出现,从而造成一种和谐和回环的音韵之美,使作品读来朗朗上口第三句的“绕字不押韵,这是符合诗歌格律要求的。二词的押韵词的用韵比拟复杂,不同的词调对韵有不同的规定,有押平韵的,也有押仄 韵的,还有平仄互押的;有一韵到底的,也有中间换韵的。总之,词是依照词谱 来填,哪里需要押韵,哪里不需要,是用仄韵还是用平韵,是一韵到底还是中间 换韵,词谱中都有规定,只需依照词谱安排押韵就可以了。词的押韵,从大的方 面讲,有“通首一韵和“一首多韵两类。通首一韵,即一首词,整篇只押 一个韵部,且一韵到底,或押平声韵,或押仄声韵,中间不换韵,也不平仄通押

6、。“一首多韵大致又包括了 “同韵部平、仄韵互押、“平仄换韵和“数部 韵交押等几个情形。一首词用韵最多的要算薛昭蕴的?离别难?:宝马晓鞴雕鞍,罗帏乍别情难。那堪春景媚,送君千万里。半妆珠翠落, 露华寒。红蜡烛,青丝曲,偏能钩引泪阑干。良夜促,香尘绿,魂欲迷,檀眉半敛愁低。未别心先咽,欲语情难说。出芳 草,路东西,摇袖立。春风急,樱花杨柳雨凄凄。“鞍、“难、“寒、“十为一韵;“媚、“里为一韵;“烛、 “曲为一韵,“促、“绿为一韵;“迷、“低、“西、“凄为 一韵;“别、“咽、“说为一韵;“立、“急为一韵,共七部韵, 交互错杂,最为复杂少见。二、声律。即利用不同声调有规律的更相交替,构成语句的抑扬顿挫

7、。在 诗词中,不同平仄声调有些词还要区分四声的文字交织配置,就能使句子的 声调丰富起来和多样化,不至显得单调,构成一种错落的节奏与平仄谐和,形成 一种音乐般的美质。声调是汉语语音的要素之一,有区别词义的作用。汉语有了 声调,使汉语具备了抑扬顿挫音乐之美。每个声调具有自身的特点,前人曾说: “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2其实,方言不同, 声调的调值也有差异,但总的看来,平声是长的,不大波动;上去入三声较短, 或升或降或曲折。江永说:“平声长空,如击钟鼓;上去入短实,如击土木石。 3这比拟形象地描绘了不同声调的特点。所以,古人把平作为一大类,把上去 入作为一类,即平仄两大类。

8、诗词的声律,就是靠平仄来构成的有时连四声也 要讲究,由于平仄或四声在诗文中交替出现,就形成了抑扬起伏的不同语 势,朗读起来,悦耳动听。古人从长期的文学创作实践中,总结出了“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一类的声律模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诗词均可 用之。王骥德说:“句子长短平仄,须调停得好,令情义婉转,声调铿锵,虽不 是曲,却要美听。 4各种文体,对声律也有不同要求。一诗的声律近体诗除每句尾字之外,都是两字为一音步顿,这两字中后面的字通常 称为“节奏点,因此,五言诗句有三个节拍,第二、四字和末一字是其节奏点; 七言诗句有四个节拍,第二、四、六字和末一字是其节奏点。近体诗声律的总原那么,就是平

9、声和仄声交替使用。所谓平仄交替就是相邻 的节奏点上的字必须平仄相反。为了使诗句有音乐美感,就要求诗句中节拍上的 用字,平声字和仄声字交替使用:例如在同一句内,第二字是平声字,第四字就 用仄声,而第六字用平声。相反,如果第二字是仄声,第四字就用平声,而第六 字又用仄声。这样,平声字和仄声字在诗句中从对立到统一,读起来声调上下间 隔,悦耳动听。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仄仄平平仄仄平白云|深处|有人|家。平平平仄仄平平停车|坐爱|枫林|晚,平平仄仄平平仄霜叶|红于|二月|花。平仄平平仄仄平另外,还要求平仄对立、平仄相粘。“平仄对立是指近体诗中的第一句和第二句,第三句和第四句中节拍上

10、不包括句末的一字的平仄用字,要做到相互对立。以七言绝句来说,第一句 中的第二、第四、第六字如果是平仄平,那么第二句一样地位的字就用仄平仄; 相反,如上句的这三字是仄平仄,下句就用平仄平。第三、第四句也是一样。“平仄相粘是指近体诗中的第二句和第三句之间,节拍上的平仄用字不 包括末一字,两句要求相粘。所谓粘,就是粘连在一起,平粘平,仄粘仄。以 七言绝句为例,如果第二句的二、四、六字用的是平仄平,那么第三句中一样地 位的字也用平仄平;相反,第二句节拍上的字用的是仄平仄,第三句一样地位的 字也用仄平仄。这种规那么,在格律中叫“粘,违反这种规那么叫“失粘。 比方张旭的七言绝句?山中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

11、,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通过诵读就可以感受到,对和粘使全诗的声调有变化而不单调,富有音乐美 感。二词的声律词在四声、平仄方面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词的平仄相对来说要比诗严 格,不仅规定必平或必仄,而且有时要区分仄声中的上、去、入三声,甚至有时 还要区分阴阳入声也有阴阳。如?永遇乐?结尾四字句的前二字必为“去平。 以辛弃疾?永遇乐?五首存词的尾句为例,“这回稳步、“片云斗暗、“记余 戏语、“尚能饭否、“更邀素月前二字就均为“去平。第二,词的平仄 是根据曲调的上下升降确定的,平仄不可变更,也没有“拗救。第三,词

12、也大 量采用律句,但词的体式中还相当多的采用叠平叠仄的拗句相对于二、四、六 节奏点而言,如“平仄平仄“仄平平仄等。此外,词中还有大量如“仄仄 仄、“仄仄仄仄等这样的纯仄声“三连仄、“四连仄句子,甚至“五连 仄都有。三、对仗。即让词语有规律的相互配对,形成对偶句。对偶句音节匀称,互 相映衬,加强了内容的表达,增添了声音的美感。对偶是汉语特点的充分表现,也是方块汉字形式美的表达,其历史几乎和押 韵同样悠久,运用得也很广泛。诗词中所要求的对仗句,是使它字数相等,语法 构造一致,词性一样,平仄相对,内容对称(或相反,或相关,也就是说要求一 样的词类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虚词对虚词;一般情况下

13、还要求同 类事物相对,如天文对天文,草木对草木),从而互相印映补充,衬托渲染,产 生修辞上的对称美、形式美、音节美。一诗的对仗近体诗的对仗,要求相当严格。律诗的每两句为一联,依次定名为“首联、 “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颔、 颈两联要求必须对仗,对仗的两句每个字的平仄要相反大概的说法,词性和 意义要大致一样,并且要防止字的重复等。例如:“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 上青天(杜甫?绝句四首?);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 至?);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举头望 明月,低头思故土(李白?夜思?)等等。严格的对仗

14、还要求音节的平仄相对。如李商隐?锦瑟?: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对仗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对仗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该诗的本句平仄相交替,对句平仄对立;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对仗使辞藻鲜明优美,增强了感染力,也提高了艺术表达效果。这样的例子 在唐宋作品中数不胜数。二词的对仗词的对仗就不象近体诗那么严格,什么地方用对仗也不那么固定。这是因为 词调有上千种,各调的句式不同,就某一个词调说,用不用对仗可以有所限定, 而就整个词体说,根本不可能有什么一致的要求。词的对仗不限平仄相对,韵脚也可同平同仄,如:左牵黄,右擎苍苏轼?江城

15、子?。红日又西沉,白浪长东去辛弃疾?生查子?。词还不避同字相对,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词为长短句,只要字数一样且相连的句子都可使用对仗。通常,假设上、下 阙起首两句字数一样,大多惯用对仗。一首词中,上、下阙一样的位置,可以用 对仗,也可以上阙用,下阙不用,或反之,或都不用。词的对仗允许使用同一个 字作对仗。比方:“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等。 从平仄来说,词的对仗大致有两种,一种如律诗对仗,即平仄相对;一种是非律 诗式的对仗,即平仄不完全相对,甚至一样。这方面与古体诗的对仗要求有些类 似。词的对仗中还存在“同韵相对和“叠韵相对。如“汴水流,泗水流白 居易?长相思?,即是“叠韵相对;张先的?天仙子持节来时初有雁?一词 上片中的“堂阜远,江桥晚,下片中的“旗影转,鼙声断的韵脚“远、“晚、 “转、“断是同韵相对。四、句式。即句子的长短和音步顿数按一定的规律安排。一诗的句式前面我们在谈诗的声律时已经提到过“音步这个概念,那么,终究什么是 “音步呢?音步是一种语音群,它是组织诗歌节奏的根本单元,其功能相当于 音乐中的拍子。简言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