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好饿的毛毛虫教案反思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68646839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音乐好饿的毛毛虫教案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班音乐好饿的毛毛虫教案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班音乐好饿的毛毛虫教案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音乐好饿的毛毛虫教案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班音乐好饿的毛毛虫教案反思 ?好饿的毛毛虫?这是一首根据绘本故事原创的歌曲,歌词最后象生词的运用,可以大大增加歌曲的兴趣性,让幼儿多理解水果名称。通过前期对绘本的学习,孩子们对毛毛虫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此根底上教他们这首歌曲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在小班下期阶段用游戏的形式进展,有很多孩子还能自发地享受音乐故事、并热爱表现。这是本次活动的一个亮点。唱歌是音乐教育的一种手段,每个孩子都喜欢唱歌,尤其是快乐的孩子更爱唱歌。针对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觉得开展歌唱活动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选择适宜的歌曲,让孩子快乐参与;创设愉悦的情境,让孩子快乐歌唱;提供足够的空间,让孩子快乐创新。活动目的1.能模拟学唱歌曲的

2、关键句。2.能跟随音乐和老师一起做毛毛虫的动作。3.热爱大自然,展开想象,尝试交换歌曲中的水果名称。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才能及肢体的表现才能。5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才能与合作才能。活动重难点重点:能学唱歌曲,带有动作。难点:简单仿编歌词中的水果名称并展示。教学准备1.有阅读绘本:?好饿的毛毛虫?的阅读经历2.毛毛虫手偶3.音乐钢伴教学过程1、开场部分。绘本故事导入,激发兴趣。老师带着幼儿角色表演毛毛虫的蛹,边做动作边进场。引起幼儿兴趣。练声2、根本部分。老师清唱表演,引导幼儿认识毛毛虫的成长过程。1老师角色扮演边清唱示范,边做动作表演毛毛虫的变化过程

3、。师:刚刚毛毛虫都吃了什么呀?它是怎么吃的?2老师手指扮演毛毛虫在身体上爬一爬,边表演边随伴奏演唱。3老师引导幼儿用小手试一试毛毛虫每次吃完水果的身体变化。小结:毛毛虫每次吃完一种水果都会有变化:吃完一个大苹果,变成食指;吃完两个大香梨,变成两根手指;吃完三个水蜜桃,小手变成蛇头状。3、情景延伸,引导幼儿尝试边唱边表演。(1)老师边唱边带着幼儿和手偶毛毛虫-毛毛一起寻找吃的。老师提出要求:毛毛最喜欢吃会唱歌的水果了(2)老师利用自制玩偶毛毛,让幼儿感受毛毛虫的身体成长变化。3老师通过喂毛毛,引导幼儿尝试交换歌词中的水果名称。4、完毕部分。随音乐变成蝴蝶翩翩起舞地退场,充分让幼儿在音乐中尽情享受

4、并愉快表现。【活动反思】绘本?好饿的毛毛虫?故事情节简单、充满兴趣性,很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本次活动侧重点在语言领域,但我遵循?纲要?和?指南?的思想,还涉及了科学领域。而本次活动一共三个环节,明晰明了,第一环请孩子们说一说、学一学、做一做毛毛虫吃的东西,以及它怎么吃的,一开场孩子们还有点害羞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兴趣是孩子的老师,第二环节,请孩子们边看图片边复述故事,孩子们运用已有的经历快速的用较完好的语句表达了出来。这一环节很顺畅,而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即有数学知识,又有语言表达才能。学习过程中孩子积极性很高,很快乐,轻松地完成了教学目的。第三环节就是游戏环节,让孩子们听着音乐,从毛毛虫变成蝴蝶飞来飞去。但是这个环节没有孩子们只顾着游戏,而没有到达游戏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