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学科校本教研计划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68638820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数学学科校本教研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学数学学科校本教研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数学学科校本教研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数学学科校本教研计划(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数学学科校本教研计划 针对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进行有培养人才的目标管理,其课堂教学采取多种形式个体与整体的结合扎扎实实地进行校本教研。特制定如下计划:一、指导思想以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配合我国初中数学学科新课程标准的全面推行,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立足我校基础教育的实际,借鉴国际、国内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我校培养一批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及整体素质的提高

2、,共同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基础教育体系。二、目标和任务:(一)目标:促使数学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开拓教育视野、增长新知识、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应用能力和科研能力,使其在推行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全面实施过程中,发挥作用,提高他们新形势下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的业务水平和能力。高中数学是在初中数学教育的前提下进行提高,着重对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的培养为高校输送优异的人才。(二)任务:1、转变观念,形成校本教研的良好氛围首先,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校本教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有开展校本教研的责任感、紧迫感,并且将这种责任感、紧迫感传递给广大教师,引导大家从“教书匠型”走向“研

3、究型”。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2、加强学习,培养本校研究教师 高中数学教师认真学习高考的新课程的改革与高考形式的变化,进行不断地学习新的数学理念。3、研究实践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以校本教研为核心开展系列活动通过日常的教学、教研和一系列有目的的活动推进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使研究得到良性发展。(1)定期开展现状分析。校本教研的目的是针对问题,开展研究,解决问题。由于研究是在动态的过程中进行的,随时都可能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及时进行现状调查与分析就显得很重要。为全面、准确掌握当前我校课堂教学中在学生活动方面存在的问题,使研究工作做到对症下药,每学年在学生中开展一次大型的问卷调查,另一方面通过学校

4、领导与主研人员的随机听课、访问等形式了解现状;同时,建立研究个案(个别教师、班级、学生),进行跟踪调查。然后汇总,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再写出调查报告,为进一步开展研究,改进课堂教学提供依据。(2)结合研究开展优秀研究课教案展评活动。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进行校本教研更是如此。所以我们特别重视课前的准备工作,除了按常规要求超前备课、写好教案、每月初签字上课外,我们还特别看是否科学、创造性地设计了学生活动的内容、时间、方法等,每学期开展全体研究人员参与的教案展评活动,评出优秀教案供大家学习、借鉴。(3)组织示范课、观摩课活动。示范课、观摩课能有效地促进广大教师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学校规定

5、每学期均要提供几节示范课或观摩课供大家学习。委派教师外出参加市、区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并要求结合我们的研究认真学习、思考,回校交流传达(一是上示范课,二是汇报心得体会)。组织指导本校骨干教师在校内上研究示范课。抓两点:一是示范课的把关,由教导处牵头,主研人员负责质量,确保示范性;二是示范课后的研讨、学习,做到结合研究专题开展实实在在的讨论,并找出特点,找到差距,落实改进措施。(4)周期性的开展全员研究公开课活动。这是有效促进群众性研究的必要手段。可以在过去每位教师每期上一节校级常规公开课的基础上,赋予它新的活力,即将公开课与研究结合起来,让公开课注重体现本人在研究中的经验,并把这一要求落实到说课、上课以及课后教研组的评课等环节中。(5)及时进行经验总结。一方面是教导处的总结,每次大型的研究实践活动完后,教导处都应会同主研人员根据事前的活动目的,针对活动中的收获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另一方面是教师在研究工作中的经验总结,教师们在每天的教学研究实践活动中,随时可能出现“闪光点”,我们鼓励大家运用理论知识,大胆探索,及时提炼总结,每期围绕研究主题撰写经验论文一篇以上,学校每年组织一次经验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