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第一章总论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6861185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第一章总论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第一章总论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第一章总论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第一章总论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第一章总论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第一章总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第一章总论(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统计的相关概念一、统计的产生与发展统计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已有悠久的历史,它是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般认为统计包括统计实践活动和统计理论两大部分。自从有了国家,就有了统计实践活动。在我国,据书经禹贡篇记载,公元前2200年,大禹曾经“平水土,分九州,数万氏”。其中,九州表记述了九州的基本土地状况,被西方经济学家推崇为“统计学最早的萌芽”。西周时就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统计报告制度。秦时曾将欲强国知十三数及自然资源等作为治国强邦的依据。在国外,埃及在建造金字塔时,曾对全国人口、财产进行过普查。但在当时,未曾有学者从事过统计理论的研究,也就一直没有形成系统的统计学

2、。随着社会的发展,统计的范围逐渐由人口、土地扩大到工业、商业、贸易、金融、保险、交通等各方面,统计理论也随之产生和发展起来。其间,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学派和观点。一般地,统计史学家把17世纪初的统计学称为古典统计学,把引入了概率论的统计学称为近现代统计学。古典统计学又分为德国的国势学派和英国的政治算术学派,近现代统计学又分为数理统计学派和社会统计学派。这些统计学派构成了统计学历史的主体,各种不同学派中的科学的观点及内容构成了现代统计学的基础。二、统计的涵义统计,是指对与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进行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的活动。在不同的场合,“统计”一词可以有不同的涵义。就目前而言,统计有三种涵义,即统

3、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活动,指的是利用科学的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信息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工作过程。如,各级统计部门对其所属地区的工业、农业、服务业等方面的数据资料进行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的工作就是统计工作;某一社会机构或个人为了了解某方面的社会经济现象而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资料也属于统计工作。统计资料,是在统计工作中取得的、反映社会现象的各项数据资料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实际资料的总称。如,国家统计局每隔一定时期向社会公布的有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资料、每年编印的中国统计年鉴等,都是统计资料。统计资料的形式是多样的,具体表现为:统计图、统计表、统计公报、统

4、计年鉴、统计手册及统计分析报告等。统计学,是指研究如何对统计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统计学是统计工作成果和经验的理论概括,是研究统计工作规律和方法的科学,又是指导统计工作的原理和原则。统计工作、统计资料与统计学有着不同的内容和涵义,但三者之间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它们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的关系是统计活动与统计成果的关系。对统计资料的需求支配着统计工作的展开,而统计工作的进程又直接影响着统计资料的数量与质量。第二,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统

5、计工作的展开需要统计学的指导。第三,统计工作是先于统计学而发展起来的。统计工作是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而统计学的出现至今只有300余年的历史。第二节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统计学中常用到的基本概念有:总体与个体;指标与标志;变异与变量。这些概念很重要,必须准确理解它们的涵义,从而有利于本书以后各章的学习。一、总体与个体(一)总体总体,又称统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某种共性基础上由许多个别事物结合起来的整体。如,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某地区的工业企业数为27家。那么,这27家工业企业就构成一个总体,它是由各个个别的工业企业组成,每个工业企业的经济

6、职能是相同的(同一性质),即都是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基本单位。各个事物在某一方面的共同性(称“同质性”),是形成统计总体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某一项具体统计工作的研究范围,也是统计总体的一个重要特征。(二)个体个体,又称总体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的总称。如,某地区27家工业企业构成的总体中,各个工业企业都是这个总体中的个体。一个统计总体中所包括的个体数如果是有限的,则称为有限总体;如果是无限的,则称为无限总体。在社会经济现象中,统计总体大多是有限的。在统计调查中,对无限总体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只能抽取一部分个体进行非全面调查;对有限总体既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也可进行非全面调查。(三)总体与个体

7、的关系总体是由个体构成的,但总体和个体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研究目的不同,总体和个体也会有所不同。如,某地区27家工业企业构成的总体中,各个工业企业都是这个总体中的个体。但是,当要研究一个典型企业的内部问题,如职工的有关情况时,则该企业的所有职工就成为总体,各个职工是个体。二、样本与样本单位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出来,作为这一总体的代表的部分个体组成的集合体。构成样本的每一个个体称为样本单位。样本单位的数目称为样本量。如,从“全国工业企业”中抽出100个工业企业进行调查,则这100个工业企业就是一个样本,其中的每一个工业企业就是一个样本单位,样本量即为100。样本一般具有以下特点:样本单位必须

8、取自总体内部;从一个总体中可以抽取许多种不同的样本;样本是总体的代表;对样本进行调查是为了对总体进行推断。三、指标与标志(一)指标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如,在工业统计调查中,所有工业企业构成总体,工业企业总数、职工总数、工资总额、平均工资、资产总计、利润总额等就是指标,它们都从不同的方面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指标还可以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具体数值。如,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401202.0亿元,2010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4091万人等。(二)标志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如,在工业统计调查中,每一个工业企业都是一个个体,每一个工业企业的控股情况、职工人数、

9、工资额等就是标志,它们都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个体的特征。标志按其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品质标志表示事物的品质属性特征,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如,性别、工种等;数量标志表示事物的数量特征,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如,年龄、工资等。标志的具体表现是在标志名称之后所表明的属性或数值,称为标志值。如,为了了解某企业职工的基本情况而做的一项调查,其中某位员工的性别是男性,民族是哈萨克族,年龄是40岁,工资是4520元。在这里,品质标志名称是“性别”和“民族”,“男”和“哈萨克族”是这类标志的具体表现;而“40岁”和“4520元”则分别是数量标志名称“年龄”和“工资”的数值表现。(三)指标与标志的关

10、系可以看出,指标与标志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2)标志可以分为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两种;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没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两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有许多指标的数值是从个体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2)指标与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由于研究目的不同,总体和个体也会不同,有的指标可能会变成标志,有的数量标志也可能变成指标。如,在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中,以某省为总体时,其所属各县为个体,则各县的人口数是标志,因为它是个体的特征,将各县的人口数汇总即得到该省的人

11、口数;而当以该省的某县为总体时,该县所属各乡为个体,则该县的人口数就是指标,因为它反映的是总体的数量特征,它由各乡人口数汇总而得。四、变异与变量(一)变异在某一总体中,各个体应具有某些相同的性质(同一性),除此以外,各个个体之间还具有不同的特征,以区别于另一个体。这些差别在某些标志上表现不相同。标志在同一总体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别就称为变异。如,人的性别标志表现为男、女;年龄标志表现为20岁、30岁等。变异是普遍存在的,这是统计核算的前提条件。标志按其个体的表现不同,分为不变标志和变异标志。在一个总体中,每个个体都具有不变标志与变异标志。不变标志是指对所有个体都有完全相同的具体表现的标志。正因为具

12、有这个不变标志,才使它们集合在一起构成同质总体;变异标志是指在个体之间具有不同标志表现的标志。如,对某地区所有工业企业这个总体来说,其不变标志是“所在区域”、“所属行业”,这两个标志对总体各单位包括的范围进行了具体的界定,构成企业的同质性;而“职工人数”、“产值”等都可能不同,是变异标志,它们构成个体的变异性。总体的同质性和个体的变异性是进行统计核算的条件。前面谈到,标志按其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因此,变异标志也就有品质变异标志和数量变异标志之分。如,以每个职工为个体时,性别就是品质变异标志,其具体表现形式为男、女;年龄、工资等是数量变异标志。把总体、个体和标志这三个概念联系起

13、来,可对总体的基本特征概括如下:(1)同质性,即个体都必须具有某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数值。它是构成总体的条件。(2)大量性,即构成总体的个体数目要足够多。(3)差异性,即个体必须具有一个或若干个品质变异标志或数量变异标志。必须同时具备上述三个特征,才能形成总体。有了总体,才能进行一系列的统计计算和统计分析。如,对我国452872家(2010年年末数)(大量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同质性)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研究,这些企业的所属行业不同、规模不同、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也不同(差异性)。(二)变量为简便起见,习惯上将数量变异标志称为变量。数量变异标志的表现形式是具体的数值,称为变量值。如,

14、某集团公司对下属三个分公司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甲公司的职工人数为650人,乙公司的职工人数为1023人,丙公司的职工人数为890人,要求计算该集团公司下属分公司的平均职工人数。在这里“职工人数”是一个变量,所要平均的是“职工人数”这个变量的三个数值,即三个变量值。按变量值的连续性可把变量分为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两种。连续变量的数值是连续不断的,相邻的两个值之间可作无限分割,即可取无限个值。如,人的身高、体重等。连续变量的数值要用测量或计算的方法取得。而离散变量的两个变量值之间只能取有限个变量值。在社会经济统计中,一般将表现为只能取整数的变量称为离散变量。如,职工人数、工业企业个数等,都只能按整数

15、计算,不可能有小数。离散变量的数值只能用计数的方法取得。需要指出的是有些连续变量如“年龄”我们通常习惯用整数的方法表示。为加深对几个基本概念的理解,将它们之间的联系用图1-1表示如下。图1-1统计基本概念联系图第三节统计的过程统计的过程有两方面的理解,一是统计的工作过程,二是统计的认识过程。一、统计的工作过程一般而言,统计的工作过程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阶段。(一)统计设计统计设计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明确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以及对应的分组方法,并以分析方法指导实际的统计活动。其基本任务是制定出各种统计工作方案,是统计工作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统

16、计工作的指导依据。统计设计所制定的方案包括:统计指标体系、统计分类目录、统计报表制度、统计调查方案、统计汇总或整理方案以及统计分析方案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如,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统计报表制度、统计分类目录等都属于统计设计。统计设计是统计工作的第一阶段,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前提。(二)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是指根据统计设计方案对调查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地、有计划地、系统地向客观实际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统计调查阶段所搜集的信息是否完整、准确,直接关系到统计工作的质量,因此,它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统计调查所取得的原始资料是反映总体各个单位的资料,这些属于有关标志的标志表现仅说说明各个单位的具体情况,是不系统的、分散的,还可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统计所需要的是反映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都是以数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