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论语》结缘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68532332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论语》结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与《论语》结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与《论语》结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与《论语》结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与《论语》结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与《论语》结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论语》结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与论语结缘【导读】今天是孔子诞辰纪念日,向孔夫子致敬!文章讲了一些孔子、老子、庄子的故事,介绍了论语中的一些经典语录对生活的指导作用。轻松畅快,容易阅读。文章末尾有个小活动,欢迎参加!与论语结缘文/鬼脚七我没想到我会喜欢上论语。以前我有点不喜欢儒家,不是不认同,而是瞧不上。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喜欢老子,喜欢道家。喜欢道家的人,经常会瞧不上儒家。以前有记载,孔子问道于老子:有一天,久负盛名的孔子见到了名不见经传的老子,虚心请教。孔子问:“你怎么看待道德?你认为怎么样才能培养出好的品质?”因为孔子是一个道德家,他认为如果能培养出一个好品质来,那就是最高的成就了。老子大笑起来,说:“只有在你不道德的

2、时候,才会出现道德的问题。只有在你没有品质的时候,你才会想到品质。有品质的人完全忘了品质的存在。有道德的人不知道道德这个词。所以,不要那么愚蠢!不要试图去培养,只要自然。”孔子听了,满头冒汗。后来,学生问孔子:“老师啊,那个传说中的老子怎么样?”孔子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这个故事不知道是真是假,不同的地方记载不一样。道家的人很喜欢编故事。庄子是道家代表人物,他也经常编故事来讽刺儒家。庄子有名的盗拓篇中,就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孔子有个好朋友叫柳下季,柳下季的弟弟是个

3、大盗,叫盗拓。这不是一般的大盗,而是占山为王的土匪,部下有九千余人。孔子跟柳下季说:“做父母的要教育子女,做兄长的要教育弟妹,你有这么一个做强盗的弟弟,我真替你感到羞愧。要不我替你当个说客吧。”柳下季说:“这个弟弟不听话我也没办法。而且他很巧言善辩,又粗暴鲁莽,一不顺心就要杀人,你千万不要去。”孔子觉得自己这么仁义的人,应该为朋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于是他带着弟子就去跟盗拓讲道理。盗拓一听孔子要见他,立马火冒三丈,大声骂道:“就是那鲁国的巧伪之人孔丘吧!居然还敢来见我!你们替我告诉他:梦想有多远,就给我滚多远!你矫造语言,托伪于文王、武王的主张;你头上带着树杈般的帽子,腰上围着宽宽的牛皮带,满口

4、的胡言乱语;你不种地却吃得不错,不织布却穿得讲究;你整天摇唇鼓舌,专门制造是非.”庄子不是个历史学家,哪会记得盗拓骂孔子,实际上是庄子借盗拓之口来讽刺儒家。道家的人不只讽刺儒家,还调侃佛教。以前有本老子化胡经就写了不少类似的故事。还有一次我听讲老子的课,老师开玩笑说:“老聃收了个弟子叫孔丘,孔丘后来成了圣人,就是孔子。老聃觉得没啥意思,准备归隐了,西出函谷关。知道他去了哪里不?他去了印度,又收了个弟子,叫悉达多,后来悉达多成佛了,号释迦摩尼。听说后来又去了中东阿拉伯.”听完故事,我说了句:我勒个去!我小时候家境一般,父母是地道的农民,没人跟我讲论语;上学了,应付考试,对论语也只零星记住几句;工

5、作后,鉴于喜欢老庄的缘故,一直对论语瞧不上。直到某一天!一日,我和朋友聊天,谈到孝顺父母的事情。他说:“现在很多人,认为把钱给父母,让他们不愁吃穿,就是孝顺。这种方式跟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根本就算不上孝顺。”“你的这个比喻好形象!道理真是这个道理呢!”“这可不是我说的,是论语中孔子说的!”论语里居然还有这段话?回家后,我把书架上的一本论语拿下来,开始详细的翻看。在论语第二篇中找到了: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只用了24个字,就形象地把现象描述清楚且表达了观点,做了论证!关键是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距今已经两千五百多年!看到这里,我惊叹不已,于是

6、决定好好看一看论语。我花了整整两个下午,把论语二十篇看完了。看古文,看注解,我完全没有觉得枯燥,反而觉得如沐楚风。以前很多道理,在内心似是而非,让孔子一讲,简单明了,豁然开朗。过了几天,我觉得不过瘾,又把论语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其中很多语句让我印象深刻。举个例子,论语一开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以前只是背下来这些话,知道这些字词的含义,但从来不和实际生活联系。但现在不一样了。看最后一句话:别人不了解我、不认同我、误解了我,如果能不生气,就称得上是君子了。多好的劝诫啊!生活中每个人,经常会因为别人的误解而生气。能做到不生气么?!这个提醒,对

7、于我们这些做自媒体的人来说,尤其实用!再举个例子,论语第七篇中讲: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孔子说:人奢侈了会显得不谦逊,太节俭又显得寒酸,怎么办?与其不谦逊,宁可显得寒酸。这几句话对于中产阶级来说,非常有指导意义!太多的人有钱以后,开始买好车买豪宅买名贵包包.同时不知不觉变得高傲起来。我也走过这个阶段,现在开始听孔子的话了。我现在出门确实有点寒酸:剃一个光头,衣服都是旧的,已经几个月没买过新衣服了(我计划两年之内不买衣服鞋子);我偶尔开三轮车,偶尔坐公交车,时间够的话偶尔走几公里。不逊和寒酸,我选择了后者。论语中类似这样的语录,非常多。以后有机会慢慢介绍。为了好好研究论语,我一口气买了不少论语相关的书:朱熹的四书集注、钱穆的论语新解、程树德的论语集释、南怀瑾的论语别裁、王蒙的天下归仁等。在家慢慢看,我越看越觉得欢喜。偶尔把书合上,回想起以前对论语的观点,不禁有些羞愧,长叹一声:唉,年轻不懂事啊!偶尔又会觉得庆幸,总算没有错过这部伟大的经典!就这样,我开始喜欢上了论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