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真题分类——化学实验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6853002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高考真题分类——化学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4高考真题分类——化学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4高考真题分类——化学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4高考真题分类——化学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4高考真题分类——化学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高考真题分类——化学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高考真题分类——化学实验(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实验1、2014新课标 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2、2014新课标 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 A除去粗盐溶液 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C除去CO气体 D乙酸乙酯的制备中的不溶物 中的CO2气体 演示实验3、2014江苏卷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氯气并回收氯化锰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甲 乙 丙丁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C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

2、溶液 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4、2014全国卷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 B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C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高D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5、2014安徽卷 为实现下列实验目的,依据下表提供的主要仪器,所用试剂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主要仪器试剂A分离Br2和CCl4的混合物分液漏斗、烧杯Br2和CCl4的混合物、蒸馏水B鉴别葡萄糖和蔗糖试管、烧杯、酒精灯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银氨溶液C实验室制取H2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锌粒、稀HNO3D测定NaOH溶液浓度滴定管、锥形瓶、烧杯NaO

3、H溶液、0100 0 molL1盐酸6、2014北京卷 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AC2H5OH BHNO3 CNaOH DHCl7、2014山东卷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正确的是()A配制溶液 B中和滴定 C制备乙酸乙酯 D制备收集干燥的氨气8、2014海南卷 下列关于物质应用和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P2O5可用于干燥Cl2和NH3 B“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CCCl4可用于鉴别溴水和碘水 DSi和SiO2都用于制造光导纤维9、2014海南卷 下列除杂操作可行的是()A通过浓硫酸除去HCl中的H2O B通过灼热的CuO除去H2中的COC通过灼热的镁粉除去N2中的

4、O2 D通过水除去CO中的CO210、2014重庆卷 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各步骤中选用的实验用品不能都用到的是()A将茶叶灼烧灰化,选用和B用浓硝酸溶解茶叶并加蒸馏水稀释,选用和C过滤得到滤液,选用和D检验滤液中的Fe3,选用和11、2014重庆卷 下列实验可实现鉴别目的的是()A用KOH溶液鉴别SO3(g)和SO2B用湿润碘化钾-淀粉试纸鉴别Br2(g)和NO2C用CO2鉴别NaAlO2溶液和CH3COONa溶液D用BaCl2溶液鉴别AgNO3溶液和K2SO4溶液12、2014全国卷 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选项被提纯的物质杂质除杂试剂除杂方法A.CO(g)CO2(g)N

5、aOH溶液、浓H2SO4洗气B.NH4Cl(aq)Fe3(aq)NaOH溶液过滤C.Cl2(g)HCl(g)饱和食盐水、浓H2SO4洗气D.Na2CO3(s)NaHCO3(s)灼烧13、2014广东卷 下列叙述和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叙述叙述AKNO3的溶解度大用重结晶法除去KNO3中混有的NaClBBaSO4难溶于酸用盐酸和BaCl2溶液检测SOCNH3能使酚酞溶液变红NH3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DCa(OH)2能制成澄清石灰水可配制2.0 molL1的Ca(OH)2溶液14、2014北京卷 用如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实验,由中现象,不能证实中反应发生的是()中实验中现象A铁粉

6、与水蒸气加热肥皂水冒泡B加热NH4Cl和Ca(OH)2混合物酚酞溶液变红CNaHCO3固体受热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石蜡油在碎瓷片上受热分解Br2的CCl4溶液褪色15、2014福建卷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B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16、2014天津卷 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时,所用方法正确的是()A制氧气时,用Na2O2或H2O2作反应物可选择相同的气体发生装置B制氯气时,用饱和NaHCO3溶液和浓硫酸净化气体C制乙烯时,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7、收集气体D制二氧化氮时,用水或NaOH溶液吸收尾气17、2014新课标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选项实验结论A.稀硫酸Na2SAgNO3与AgCl的浊液Ksp(AgCl)Ksp(Ag2S)B.浓硫酸蔗糖溴水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C.稀盐酸Na2SO3Ba(NO3)2溶液SO2与可溶性钡盐均可生成白色沉淀D.浓硝酸Na2CO3Na2SiO3溶液酸性:硝酸碳酸硅酸18、2014四川卷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检验CH3CH2Br在NaOH溶液中是否发生水解将CH3CH2Br与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取出上层水溶液,用稀HNO

8、3酸化,加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淡黄色沉淀B检验Fe(NO3)2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将Fe(NO3)2样品溶于稀H2SO4后,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C验证Br2的氧化性强于I2将少量溴水加入KI溶液中,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可观察到下层液体呈紫色D验证Fe(OH)3的溶解度小于Mg(OH)2将FeCl3溶液加入Mg(OH)2悬浊液中,振荡,可观察到沉淀由白色变为红褐色19、2014广东卷(双选)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苏打和小苏打溶液中分别加入盐酸均冒气泡两者均能与盐酸反应B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溶液澄清Ag+与NH3H2O能大

9、量共存C将可调高度的铜丝伸入到稀HNO3中溶液变蓝Cu与稀HNO3发生置换反应D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红色氧化性:Fe3+I220、2014海南卷 NaOH溶液滴定盐酸实验中,不必用到的是()A酚酞 B圆底烧瓶 C锥形瓶 D碱式滴定管21、 2014上海卷右图是用于干燥、收集并吸收多余气体的装置,下列方案正确的是选项X收集气体YA碱石灰氯化氢XY水B碱石灰氨气水C氯化钙二氧化硫氢氧化钠D氯化钙一氧化氮氢氧化钠22、2014新课标 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实验步

10、骤:在A中加入4.4 g异戊醇、6.0 g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回流50 min。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MgSO4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MgSO4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 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 g。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B的名称是_。(2)在洗涤操作中,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3)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_(填标号)。a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b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11、,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下口放出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倒出(4)本实验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_。(5)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MgSO4的目的是_。(6)在蒸馏操作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_(填标号)。 ab. cd.(7)本实验的产率是_(填标号)。a30% b40% c60% d90%(8)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若从130 便开始收集馏分,会使实验的产率偏_(填“高”或“低”),其原因是_。23、2014新课标 某小组以CoCl26H2O、NH4Cl、H2O2、浓氨水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了橙黄色晶体X。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氨的测定:精确称取w g X,加

12、适量水溶解,注入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10%NaOH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样品液中的氨全部蒸出,用V1 mL cl 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吸收。蒸氨结束后取下接收瓶,用c2 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到终点时消耗V2 mL NaOH溶液。氨的测定装置(已省略加热和夹持装置) 氯的测定:准确称取样品X,配成溶液后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K2CrO4溶液为指示剂,至出现淡红色沉淀不再消失为终点(Ag2CrO4为砖红色)。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安全管的作用原理是_。 (2)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时,应使用_式滴定管,可使用的指示剂为_。 (3)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 (4)测定氨前应该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验,若气密性不好测定结果将_(填“偏高”或“偏低”)。 (5)测定氯的过程中,使用棕色滴定管的原因是_;滴定终点时,若溶液中c(Ag)2.0105 molL1,c(CrO)为_molL1。已知:Ksp(Ag2CrO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