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68528462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民基本道德规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 守法纲要将爱国守法列为 20 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首要规范,有其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爱国 ”是最基本的道德标准,是公民遵守各种道德规范的前提和基础;守法是 “爱国 ”规范的延伸。爱国必须守法,守 法是爱国的重要表现和必然要求。“爱国 ”主要是规范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其内涵就是热爱祖国,报效人民,维护国家的统一,捍卫民族的 尊严。 “爱国 ”是每个中国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它要求所有公民都必须把热爱祖国作为自己的一个神圣的道 德义务。维护国家的统一,保卫国家的利益,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是每一个公民的光荣责任。“爱国 ”作为基本的道德要求,它渗透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各种规范之

2、中,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 德相联系,主要体现在对祖国的强烈责任感上,同时它还必须具体落实到以高度的责任感作好自己的本职 工作,做好每一件有利于祖国强盛的事情上。同样,它还必须具体落实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上。“守法 ”规范也主要是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其内涵就是学法、知法、用法,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我国社会是法治社会, 每个公民必须具备很强的法治意识, 有必备的法律知识, 认真执行各项法令、法 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自觉遵守和服从法律,有明确的法制观念,这是现代社会文明教养的基本要求。换句 话说,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社会成员如果没有基本的法律知识,不遵守法律,不懂得维护宪法的尊严

3、,那 就不能说是一个文明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在我国社会中, 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两者紧密结合, 相互作用。 一般来说, 违背法律的行为同时也是违背道德的行为。在有的情况下,违背道德的行为也是一种犯罪行为。所以,自 觉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实质上也是在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在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中,我们要切实加强 “爱国守法 ”教育与宣传,引导广大师生员工进一步增强热爱祖 国,奉献社会的思想感情,增强学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做一个爱国守法的公民。明礼 诚信“明礼 ”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从狭义上讲, “明礼”就是讲究起码的礼节、礼仪和礼 貌、无论是在公共场,还

4、是在职业场所和个人家庭生活中,行为举止都得体、适宜;从广义上讲, “明礼 ” 就是讲文明,特别是注重公共场合中言谈举止的文明,如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等等。讲究文明礼貌是做人的起点,每个人来到世上,学习做人就 是从讲文明礼貌开始的。文明礼貌不仅给他人、给社会带来愉快和谐,也能创造充满爱心的环境,给自己 带来快乐, 带来温馨。 如你向同学的一句不经意的问候,一个小小的帮助等等都会使同学感觉友谊的存在。“诚信 ”是对“明礼 ”规范的进一步深化和 “升华 ”,即古人所说的 “礼于外,诚于内 ”。它的基本内容是诚实、 诚恳、信用,也就是忠诚老实,

5、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华中理工大学校长、中国 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曾说:做人的第一要素是诚信。试想一个习惯于坑蒙拐骗的人能赢得他人的信赖吗?在 我们校园曾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一位需要贷款助学的同学拿着助款银行的宣传单对银行工作人员说: “要 是我以后不还怎么办? ”弄得银行工作人员面面相觑,不知如何解释是好。诚信、是道德赖以维系的前提, 它既是市场经济领域中基础性的行为规范,也是个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道德规范。 不管前面这位同学当时是如何想的,但从他的问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对当代大学生加强信誉教育,还是十 分必要的。“明礼 ”诚“信”作为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

6、,在落实到行动中看起来都是一件件小事,但是正所谓 “见 微知著 ”,就是这些小事,从另一个侧面能反映出一个人,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形象,因此,我们要倍加地重视。团结 友善团结友善作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其基本内容是指在追求共同理想目标上, 人民通过弘扬集体主义精神 和团队精神,形成全民族,全社会的凝聚力。友善是指友好,友谊,善良,善意,与人为善等,体现人们 相互之间的亲和力和亲善关系。 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 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种关系包括团结互助,平等友善等。使人类最终实现 “以人为本 ”人“伦和谐 ”。团结友善所包括的内容和范围相当宽泛 。大到一个民族

7、,一个国家,整个世界,小到我们每个人的一 颦一笑,一言一行,融入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赶走了国民 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 98 抗洪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党和人民经受了考验,这都是团结所铸就成 的辉煌。而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甚至于反恐斗争仍然依靠的是团结的力量。正如人们歌中所唱道的 “团结 就是力量 ”,它唱出了人们对团结的理解。而友谊天长地久的主题则唱出了人类对友谊的渴望和祝愿。 而作为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要培养自己的优良品质,团结帮助,友善待人,有强烈的责任 心和集体荣誉感。在学校里,曾发生过很多感人至深的事情。记得今年 3 月,外语系

8、的一位学生在回家途 中所坐的摩托车与汽车相撞,严重受伤,需要开颅手术,医疗费高达 10 万元。同学们知道这情况后,纷纷 解囊相助。还有一位同学,半夜里胃出血,生命危在旦夕,是团结友爱给予了他第二次生命。在我们学校 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处处是真情满人间。正如清朝学者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中所描述的那样,中 国人过着的是一种心灵的生活。那种心灵就是我们民族的底蕴,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友善,使我们的民族 和国家赢得了 “礼仪之邦 ”、“文明之邦 ”的美誉,也正是那种内心的平和,使我们能正确的看待自己,面对生 活和世界。没有团结就没有和平与发展,没有友善就没有生活的烂漫。让团结和友善充盈人们的心田。勤俭

9、自强勤俭自强作为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对公民个人道德素质提出的要求。 勤俭的基本内容是勤劳、 勤奋、 勤快、俭朴、节俭;自强的基本内涵是自尊、自立、自励,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可以积沙成塔,集液成裘。,勤劳、勤奋、勤快反映的是个体对待劳 动、学习、工作的态度与品质。一个具有正确人生观的人,必然是一个热爱劳动的人,勤奋学习的人,努 力工作的人。 因为他们懂得: 只有用自己的双手才能创造美好生活, 只有用辛勤的汗水才能浇灌幸福之花。 所谓 “聪明在于勤奋 ”、“勤能补拙 ”、“天才就是勤奋 ”等等人们耳熟能详的词句都是对 “勤”字的最好诠释。俭 朴、节俭折射出人们对待生

10、活消费、劳动果实的态度。古人云: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俭朴的 人在生活消费上量力而行、量入为出,不盲目攀比,不追赶时髦,不片面追求高消费,珍惜劳动果实,做 到节俭而不吝惜,大方而不浪费。李嘉诚先生多年荣膺香港首富乃至世界华人首富,但他本人在衣食住行 上非常俭朴、简单。他曾说: “衣服和鞋子是什么牌子,我都不怎么讲究,手上戴的手表也是普通的,已经 用了好多年。 ”李嘉诚不抽烟、不喝酒,到工地巡察与工人一样吃盒饭,但为了公益事业却一掷千金。自强不息表现个体的顽强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人, 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一种积极向上、 坚韧不 拔、勇于拼搏的精神。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困

11、难面前,在逆境之中,受挫折以后,自强自立者勇 往直前,懦弱自卑者节节败退。青年的楷模、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张海迪身残志坚,以坚强的意志和惊人 的毅力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书写着她那美丽的人生。她自幼患高位截瘫,以后又身患癌症,在坐轮椅 整整 40 年的艰难岁月中,无数次的手术、大面积的褥疮、撕心裂肺的疼痛,多少次与死神檫肩而过,但她 不仅以灿烂的笑容、诗一般的灵魂顽强地活着,而且活得轰轰烈烈、有滋有味。她写小说、画油画、唱歌、 读硕士 充实自己、奉献社会,一息尚存、发光发热。张海迪不愧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典范。在学校快速发展的今天, 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职工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做好本职工作,

12、需要我们每一个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学好本领;也需要每一个师生员工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节约,反对 浪费;更需要我们志存高远,自强不息,进一步弘扬财专精神”,为学校的新腾飞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敬业奉献宋朝朱熹对 敬业”的解释是: 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即敬业的核心要求是严肃认真,一心一意,精益 求精,尽职尽责。古人提倡的这种工作态度今天仍然没有过时,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将敬业”作为公民道德规范,用来规范公民与职业的道德关系。敬业”基本内容是忠于职守、精益求精、德艺双馨、遵守职业道。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一个人的价值大小就在于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为社

13、会、为祖国作贡献。北京 公交车售票员李素丽、南昌某派出所的民警邱娥国,他们都是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李素丽为 了乘客方便。邱娥国尊重群众,真情对待群众,以致一位老人在弥留之际,连从外地赶回来的亲儿子都不 认识,却轻轻呼唤着邱娥国的名字。李素丽、邱娥国以及教育战线上的许多楷模的爱岗敬业精神都是值得 我们学习的。当然,要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不是一句空话,它要求包括教育工作者 在内的每个从业者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尽职尽责,造福社会。奉献就是积极自觉地为社会做贡献。它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因此,社会主义职

14、业道德必须把奉献社会作为自己重要的道德 规范,作为自己根本的职业目的。纲要中将奉献”作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主要是规范公民与社会的道德关系,并引出公民对待他人的道德责任。奉献”,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其基本内容克已奉公、服务社会,助人为乐、造福于人类。奉献社会是社 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奉献是无私的付出。像孔繁森同志所说的,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路 ”,就是这种无私奉献观的最好写照。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奉献却 是无限的。我们的社会中像雷锋、孔繁森、李润五、徐虎、李国安等同志,之所以受到社会崇敬,就是因 为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为社会作了无私的奉献。奉献社会自始至终体现在爱岗敬业等各种要求之中,如果我们每个人连爱岗敬业都做不到,何以谈得上为社会作奉献,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工作当中应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即立足本职,脚踏实地, 尽职尽责地做好 教书育人”,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到奉献社会,造福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