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卖火柴的小女孩〉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68526634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卖火柴的小女孩〉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教学设计《卖火柴的小女孩〉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教学设计《卖火柴的小女孩〉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教学设计《卖火柴的小女孩〉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教学设计《卖火柴的小女孩〉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卖火柴的小女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卖火柴的小女孩〉(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小学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作者单位:新城区东方小学作者姓名: 赵敏联系电话:15332442260邮 编: 71004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东方小学赵敏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和选择性。教师则是学生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阅读实践中,力求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感受寓言的寓意。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阅读方法实现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致力语文素养的形成。珍视儿童独特的理解。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

2、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对情感的产生,往往具有综合的作用。引入情境,生发情感,是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的第一个过程,也是孕育直觉的情感体验的主步骤。本课所描述的故事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因此,通过对比手段把学生引入那个寒冷的大年夜,再通过具体的感悟式朗读,采用对文本细读的方式,教学生读出语言文字背后的信息,读出文字背后的感受,读出文字背后的思考。促进学生的经验和情感世界的结合,让本课人文关怀的目标得到落实。通过对小女孩的“小”,发觉对应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中一个个的“大”,体会童话永恒的魅力。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实践证明,合作学习能保持学习者之间融洽的关系和

3、互相协作的态度,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在精读课文第二部分时,不停留于情节,而是启发思考对幻景怎样描写的探究,设计采用交流合作、集中反馈的教学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引路指导,以达到教与学的情感共鸣。引导和鼓励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去思考,或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去理解,还可以超越课文、超越教师进行大胆想象,看谁的体会最深刻,最有创意。多维的教学预设不再指向一个已知的“单一未来”,而是为学生敞开无数扇自由之门,打开无数条自由之路,指向多元的开放,更加激起对小女孩的同情、关爱,以升华学生的情感,再次落实人文关怀的教学目标。课文简析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最著名的童

4、话之一,它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这个小女孩又冷又饿,在临死前为了暖和暖和自己的身体,擦燃了一根根火柴,在火柴的光亮中,她看到了美丽的幻景,这种种幻想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本课设计以教师的真情唤起学生对卖火柴的小女孩深切的同情,以情促读,以情促。 从老故事旧教材中寻找新的切入点,设计有创意的教学思路。找寻这个老故事在新时代的意义,引导学生关注并关爱社会中弱势群体。从人文关怀这个角度重新定位教学目标,从而把握安徒生在童话创作中追求平等、博爱的初衷。 学情分析学生们在以往课堂训练基础上,基本能够抓住重点句子

5、,重点段落,重点词语体会课文中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设计教学过程时就可以抓住学生这些特点进行大胆设计。这样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达成本课教学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但是,学生们的朗读水平还是有待提高,这可就设计了大量关于朗读的教学过程,随机指导学生朗读。也能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悟课文的思想感情。有不少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已经通过各种渠道读过安徒生的这篇童话,现在需要的是站在学习语文的角度上看问题:独立学习、自渎自悟,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设计思路本课是一篇经典的童话,内容比较长,要落实的知识点比较多,句子内容的分析体会也相对复杂一些,因此,本人设计每个课时的学习都有不同的侧重点。每个部分的学习都

6、要为下一部分的学习留下悬念,使学生对下节课的学习充满期盼。首先,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内容,把握文章内涵。本课所在单元的训练重点是认识作者展开的想象以及这些想象对于表现中心思想的作用。具体到这一课,就是要让学生了解小女孩产生了哪些幻像,为什么会产生幻像以及这些幻像说明了什么。所以,在教学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的时候,我把她产生的每一次幻像作为教学的重点,通过引导学生寻找思考阅读,去把握文章的实际内涵。第一次幻像,小女孩看到了大火炉,是因为她在现实中寒冷,说明她渴望温暖;第二次小女孩看到了烤鹅向她走来,是因为她在现实中饥饿,说明她渴望美味的食物;第三次小女孩看到了一些圣诞礼物,是因为她此刻根本就没有节日

7、的快乐,说明她向往着能享受到节日的快乐;第四次她看到了奶奶,奶奶还带着她飞走了,是因为她太缺乏亲人的爱抚了,说明她迫切需要那样的爱抚。通过这样的分析,使学生懂得:在现实生活中,小女孩什么都没有,只能一次次擦燃火柴,一次次地在幻像中寻觅,她的美好愿望和幸福憧憬只是寄托在她自己的幻像之中。除此之外,她有的只是寒冷、饥饿和痛苦。作者通过这种想象和现实的反差,揭示了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教学目标1、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和理解生字所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了解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4、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

8、。教学重点1、研读课文中小女孩五次划亮火柴的过程,明白小女孩幻想中的幸福与现实中的不幸。2、学习体会作者创作手法的高明之处,如虚实结合、对比描写等。3、能够按照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结构相同的自然段。教学难点幻想与现实的差距,想像的写作方法有什么作用。倡导个性化阅读,构建多元化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准备卖火柴的小女孩课件,乐曲天鹅。教学方法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读,把阅读与质疑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思考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感悟有机结合,让学生经历“读思悟通”的学习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行为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小女孩现实生活的悲惨和痛苦。:2、了解

9、小女孩五次擦亮火柴的内容,整体上加深和感受小女孩现实生活的悲惨。3、能抓住重点句子谈自己的感受。教学重点理解文本内容,认识小女孩生活的悲惨。教学难点抓住重点句子理解并能谈出自己的感受。教学准备 卖火柴的小女孩课件,乐曲天鹅。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安徒生的著名童话!齐读课题。(2遍)2、我们先看一个短片,回忆一下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出示:“短片。”师朗诵)【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使学生又重新回到那样一个又冷又黑大年夜的环境中去,为下一步的学习在情绪上做好铺垫。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在凄凉的音乐中,让小女孩可怜的形象刻印在学生的心中,引出文本,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进

10、入到文章的氛围中去,为学习下文做下铺垫。】二、新授。1、一位卖火柴的小女孩把我们的心纠得紧紧的!那么你知道,这个小女孩最终的命运如何嘛?2、你是从课文中哪些段落中知道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段落:(汇报。出示“最后两段”。)3、文章中是怎样描写小女孩被冻死时的神态呢?【设计意图:“文章中是怎样描写小女孩被冻死时的神态?”这个问题,让学生的思维一下能集中在文章的结尾处,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找答案。】4、对于这处描写,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5、你提的问题非常好!不过老师不能急于给你答案,我相信在学习的过程中,你自己就能找到答案!我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一段话! 6、在这个自然段中,哪个词

11、连续出现了两次?(板书:幸福)安徒生说过这样一段话:拥有生命是幸福的!只要拥有健美的心灵,什么样的厄运也不能夺走你心中的幸福!只要活着,我们就能体会到幸福的存在!7、那么通过上节课第一部分的学习,你觉得小女孩拥有过真正的幸福吗?为什么?(汇报“第一部分的相关内容”。)8、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她在现实生活中的处境吗?(板书:现实 悲惨)【设计意图:细读文本,理解语言文字蕴含的意思,谈感受,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万家灯火的除夕之夜,本应是家人团聚,共享天伦的美妙时刻!可这个小女孩却在大街上卖火柴,她是那样的饥饿寒冷,那样的孤单无助!幸福对于她来说是多么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12、!但是,作者却为什么两次写到:她曾经那么幸福!小女孩在被冻死时,到底看到过哪些美丽的东西,使她在冻死街头,嘴角还挂着微笑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读课文第二部分,数一数小女孩曾经几次擦燃火柴!用序号把它标出来:(自读。汇报。)2、你能把她每次擦燃火柴的第一句话读读吗?(指名读。)【设计意图:一方面引导学生了解童话这一特有的文学体裁,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了解当时小女孩所处的悲惨境地。】(一)学习第一次擦火柴1、(出示学习方法。)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情景!(指名读学习要求。)2、好!现在就请大家用这种方法,开始读书和学习吧!(自读,自学。)3、小女孩是如何擦然第一根火

13、柴的,谁找出了相关语句,读一读?(指名读。)4、(出示句子“他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在这句话中,有两个词引起了老师的注意:一个是“敢”,一个是“终于”。(课件:把字显红。)请你把带有这两个词的句子好好读一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自读。)(汇报。)5、你能够把自己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指名读。齐读。)6、在火柴的亮光中,小女孩看到了什么呢?(板书:火炉 幻景)她为什么会看到火炉呢?(板书:寒冷)她渴望得到什么呢?(板书:温暖)7、同学们,假如你就是这寒夜中那位卖火柴的小女孩,忽然看到这个暖烘烘的大火炉,内心会是什么感受呢!谁能把自己体会到的这份感情,通过朗读

14、表达出来?(指名读。指导朗读。)8、多幸福呀!这一刻,小女孩没有了寒冷,她拥有了温暖、舒服。可是,幸福的感觉总是那么短暂,火柴终究要熄灭的!而这熄灭的不仅仅是火柴,还有小女孩的希望!因为火柴一旦熄灭,她面对的就不再是温暖的火炉,而是无边的黑暗和寒冷! 请带着你的理解和感悟,把这句话读给你的同桌听!(出示:“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指名读。)(二)自学第二、三次擦火柴1、通过刚才这一节的学习,你掌握了怎样的学习方法?刚才你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呢?(随生回答,出示:“自学要求”。“表格”。)【设计意图:

15、重点学习这一自然段,在老师的指导下采用“读划思-读”的方法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结构相似的自然段,同时,有步骤的设计方法还可以便于学生更加明了的清楚自己每一个学习步骤都有每一步的学习目的。这个自然段中反复安排读的训练目的也不相同,前者读是读内容,后者读则是读情感。】2、老师就请大家用“默读:了解内容。轻读:体会含义。朗读:表达感情。”的方法。自己学习小女孩第二次到第五次擦火柴的情景!老师还给大家提供了一个“表格”!表格上的一些问题,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完成这些内容的学习!好!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开始学习: 【设计意图:设计这样一个表格,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让学生在快速浏览文章的基础上能够清晰明了的知道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美好幻景。】3、第一次擦燃火柴,小女孩看到了温暖的火炉。虽然幻想的消失,残酷的现实让她非常痛苦!但是,她仍然怀着对幸福的渴望擦燃了第二根火柴,这一次,她是如何擦然的呢!谁来用文中的话来说说?4、“又”字,和第一次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吗?(比第一次果断了!)5、在火柴的亮光中,小女孩看到了什么?(板书:烤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