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合集七篇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68509681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8.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合集七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合集七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合集七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合集七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合集七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合集七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合集七篇(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合集七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2222字)教学内容:正比例的意义。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会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教学重点:正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正比例的判断。教具准备:小黑板、投景影片教学过程:一、 复习根据下面各题,先口答列式及得数,后说数量关系式。、 一列火车2 小时行驶25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一种布,买3米共要27元,平均每米布多少元?、 某印刷厂5天生产2.5万本练习册,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万本练习册?师据学生回答板书如下:路程时间速度 总价数量单价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二、引新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如上面这些

2、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的关系等。现在我们进一步来研究这些数量关系中的一些特征。如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有什么关系?或者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之间有什么关系?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正比例的意义。(板书)三、新授、 教学例。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所行的路程如下表。时间(时) 路程(千米) 90 180 270 360 450 540 630 720() 引导学生观察上表内数据。() 边观察边思考下面问题:() 表中有哪几种量?这两促量有没有关系?() 这两种量是怎样设化的?(路程是随着时间的变化页变化。时间扩大,路程也随着扩大;时间缩小,路

3、程也随着缩小。)() 引导学生分析这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从表内找出几组相对应的两个数,求出比值,再比较比值的大小。指名口答,师板书:90/1=90 360/4=90 540/6=90()从下面的比式中,你能不能找出变化规律?这个90实际上就是这列火车的什么?(速度)()师: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式子表示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小结。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扩大,路程随着扩大;时间缩小,路程也随着缩小。它们扩大、缩小的规律是:路程和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的。、 教学例()出示例,在布店的柜台上,有像下面一张写着某种花布的米数和总价的表。数量(米)

4、 总价(元) 8.2 16.4 24.6 32.8 41.0 49.2 57.4()引导学生观察上表内的数据。() 回答下面风个问题:表中有哪两种量?这两种量有关系吗?为什么?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它们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相对应的总价和米数的比各是多少?比值是多少?比较这些比值的大小,相等吗?这个比值实际上就是花布的什么?() 小结。花布的米和总价也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总价是随着米数的变化而变化的。米数扩大,总价也随着扩大;米数缩小,总价随着缩小。它们扩大,缩小的规律是:总价和米数的比的比值是一定的。、 概括正比例的意义及关系式。() 比较上面的例和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判断成正比例量的方法

5、:是什么?() 师:例中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它们的比的比值,也就是速度保持一定。年以,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大家想一想:在例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是不是成正比例的量?为什么?() 概括关系式:(一定)、 教学例。出示例师:大家能不能根据上面的判断成正比例量的方法说说?指名口述、师帮助纠正。关系式是:总重量袋数每袋面粉重量(一定)、 小结。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键是看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是否一定,如果比值一定,那么这两种量就是成正比例的量。四、巩固练习第13页做一做五、 总结。、 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 怎样判断两种量是成正比例的量?六、 作业: 完成

6、练习六第题。小学数学教案 篇2(1467字)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已有的统计经验迁移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和合理推测能力。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教学重点:认识单式折现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会看、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教学难点: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

7、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谈话: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参加过机器人大赛吗?没有也没关系,以后会有机会的。 在中国,自起,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记得在第一届大赛时,全国的参赛人数仅为200。不过后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青少年中敢于进行科技创新的人才越来越多,参加机器人大赛的人也越来越多。在时,已有约1100名选手,参赛队伍是426支;到,参赛队伍达到了499支。老师还查询了其他几个年份的参赛队伍数量,大家请看。(教师边说,边通过课件出示统计表)二、复习旧知条形统计图1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从统计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回答)教师:刚才说的信息,大家能用我们学过的统计图表示出来吗

8、?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根据数据的情况,第一个起始格应该表示多少?接下来一格代表多少合适呢?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条形统计图。(课件演示)3教师:观察完成的条形统计图,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这些问题都一目了然了。如此看来,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清楚、直观。【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知识,为学习折线统计图做好准备。三、探索新知1认识折线统计图(1)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 教师:有一种比条形统计图更加强大的统计图,同学们想不想认识一下?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教师: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这种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

9、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教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2)初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教师:我们首先来观察一下折线统计图的横轴与纵轴,与条形统计图相比,它们相同吗?(学生回答相同)教师:想知道其中的折线是怎样画出来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教师边介绍边描点,最后把这些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小学数学教案 篇3(2547字)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26页例1例2,做一做。教材分析:例题中只呈现加减法计算的例子,按键数字和屏幕显示的结果对应出现;乘除法式题要由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在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的运算的同时让学生探索计算的规律,把计算和探索规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让学生学习了用计算器计

10、算的方法,又激发了学生探索数学奥妙的兴趣,还是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的直接途径。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利用电子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2.使学生知道用电子计算器计算顺序和笔算顺序是一样的。3.让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的秘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口算。教学重点: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难点:懂得观察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教学过程:一、利用计算器计算1、师:谁会使用计算器计算?学生介绍使用方法:按on/c键,显示:0 输入题目,按=键,显示结果,再按on/c键,清屏。2、出示:386+179=,学生尝试使用计算器计算。说说你是怎样使用计算器计算的?(先按“386”,屏幕上显示386

11、,再按“+”,屏幕显示不变,再按“179”,屏幕显示179,按“=”,显示结果565。)试试CE键有什么功能?(清除)3、自己试试看2639= 3128=4、你觉得使用计算器需要注意些什么?看清数,别摁错了;每次计算前要清屏。5、计算。765+469= 58976= 3208-2965= 62525= 6848-579+386=再计算。946570= 1005= 3028-2965=估算:99+199计算后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说的?(并不是任何时候用计算器计算都是的,像可以直接口算的、能简算的题目,就不需要使用计算器了。)6、看谁算的快,练一练。7、做第26页的“做一做”。让学

12、生在小组内做一做,然后同桌做一做。二、观察发现1、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99991= 99992= 99993= 99994=2、观察上面的算式和结果,你发现什么规律?师:根据你们的发现,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答案吗?99995= 99997= 99999=师总结:碰到9999乘9以内的自然数(0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数,位和个位就是自然数与9的乘积,中间三位数都是9。3、完成第27页的“做一做”。三、练习(一)基础练习1、用计算器探索规律11111111111111=?2、神奇的198。321-123= 654-456= 987-789= 951-753=

13、357-159= 9856-9658= 8745-8547= 5412-5214=(二)巩固练习1、走进生活,解决问题。师: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12千克的水,这些水就这样被白白地流掉了照这样计算,一个没关紧的水龙头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_千克。把这些水装在饮水桶中(每桶按20千克计算),这些水大约能装_桶。如果一个三口之家每月用6桶水,这些水够用_个月,约合_年。(1)学生用计算器输入数据,计算得数,再指名汇报结果。教师提醒学生要做到:看清数据、正确输入。(2)看完这些数据,你想说点什么?(3)小结:节约用水要从点点滴滴开始,有这样一句广告

14、词:“当世界上只剩下最后一滴水的时候,那就是自己的眼泪!”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争当一个节约的好孩子,为创建和谐节约型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2、练习三第12题。要求先笔算,再用计算器验算。注意学生计算后填表时相应数据填写得是否合适、是否正确。3、练习三第14题。这是有规律的计算题,用简便方法计算比计算器还要快,体现了计算方法的灵活性。(三)拓展练习。8765-3221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操作的?1、学生独立操作,指名汇报。2、教师介绍“M+”、“MR”的使用方法先按3221,得数是672。然后按下“M+”,这样就可以把这个答案保存下来,然后按“8765-”,再按“MR”就可以把刚才的672调出来了,最后我们就可以得到答案8093。四、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