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气调冷藏保鲜科技应用与技术开发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68509252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4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果蔬气调冷藏保鲜科技应用与技术开发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果蔬气调冷藏保鲜科技应用与技术开发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果蔬气调冷藏保鲜科技应用与技术开发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果蔬气调冷藏保鲜科技应用与技术开发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果蔬气调冷藏保鲜科技应用与技术开发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果蔬气调冷藏保鲜科技应用与技术开发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果蔬气调冷藏保鲜科技应用与技术开发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果蔬气调冷藏保鲜科技应用与技术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概论一、项目提要1、项目名称:果蔬气调冷藏保鲜科技推广应用与技术开发2、建设性质:新建 3、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及其所有制形式:*县*果蔬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专业合作社。4、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在*县*镇东*方工业区,新建6个气调冷藏库,气调冷藏仓库体积950立方米,年贮藏各种果蔬产品累计1270吨。建设期限为2009年8月2010年8月。5、项目申报单位及法人代表(或负责人):6、投资规模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319万元,其中建造气调冷藏保鲜库6个950立方米,投资210万元,场地租金15万元,购置配套

2、设备30万元,购置气调冷藏保鲜运输车一辆投资55万元,其他9万元。 申请省级农业厅扶持资金80万元,县级农办和农业局配套2万元,企业自筹资金219万元。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建成后,年气调冷藏保鲜果蔬1270多吨,其中杨梅120吨,板栗500吨,红柿100吨,早香柚150吨,茭白200吨,其他果蔬产品200吨。经气调冷藏保鲜后平均销售价格提高13倍,销售收入1009万元,预计年毛利润收入449.5万元,总成本投入338.5万元,净利润111万元,投资利润率为35.81%,投资回收期为2年零8个月。8、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项目可辐射带动*县38个乡镇35000个农户发展果蔬生产,覆盖基地

3、规模可达8000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0元,可增加就业600人。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2005 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农业综合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2)国农办2008207号2009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粮油、果蔬、畜禽等农产品加工项目;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 (3)*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文件(浙农综办200949号):“关于印发*省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贴项目申报指南”;(4)浙财农发字20066号*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5)浙财农发字200826号 “关于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通知”

4、;(6)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国农办2008168号);(7)*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8)*市“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9)*市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 三、综合评价与论证结论果蔬气调冷藏保鲜技术开发与推广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省及*县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市农业种植业布局要求,粮油、果蔬、畜禽等农产品加工项目和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较好的外部交通条件、环境条件、政策条件。从项目的市场需求分析看,市民对果蔬气调冷藏保鲜产品的消费需求亦日益提升,项目辐射带动能力强,资源优势突出,投资选择是正确的。从项目的选址和工程、技

5、术方案看,项目选址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在农业用地上扩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等方面的优势,是比较理想的选择,符合土地资源的保护利用政策。项目用地长期租赁协议已经签署,手续齐备。该项目从建设规划、投资规模到经营管理均切实可行,立项目标准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处理和谐,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果蔬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增加农民收入。项目产品方案合理,技术先进、可靠。项目经济预算合理及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因此,我们认为本项目实施的内外部条件均已具备,市场潜力大,竞争优势明显,带动能力强,项目建设十分必要和适时。建议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立项扶持。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一、项目

6、建设背景(一)、项目提出的主要依据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效益农业的若干意见等国家、省有关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三农”的发展。近年

7、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特别是明确各级财政部门对农业产业化资金扶持。为了更好的支持和服务全省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下发了*省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明确了全省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扶持范围:包括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畜牧水产养殖等种养殖基地项目,农产品加工项目,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参照项目申报指南的有关要求,本项目属于申报指南中所规定的扶持范围(农产品加工项目,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建设),项目申报单位*县*果蔬专业合作社也符合申报指南中所规定的扶持对象和有关立项条件。因

8、此,本合作社期望本项目纳入到2010年*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二)、*县区域经济发展背景*县地处*省东南部,与*市区隔江相望。地域广阔,总面积2674平方公里,山地2308平方公里,河流湖泊101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23.96亩,人均耕地0.25亩,是一个“八山一分水一分田”的多山丘陵大县,总人口92.24万。*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三带两极一目标”战略构想,突出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据县统计局核算,2008年*县国内生产总值为176.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7年增长14.14%;工业总产值417.07亿元,比上年增长12.4

9、%;一、二、三产业结构为3.5:62.1:34.4。全县人均生产总值为19212元,增长11.11%。2008年,全县农业实现总产值10.21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7.85万亩,粮食总产10.04万吨,蔬菜10.15万吨,茶叶472吨,水果5.99万吨,畜牧业总产值3.91亿元。改革开放以来,*县委、县政府通过典型带动、政策推动、科技驱动、市场拉动等措施,有力地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发展农村经济。随着*县农业综合开发实施意见、*县关于进一步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综合开发基地建设的实施办法和*县加快效益农业发展若干政策规定等政策性文件的相继出台,*的农业及产业化步入了新的发

10、展空间。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在发展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有必要着力发展农副产品的加工、贮藏、保鲜、分类、包装、营销环节,特别是农副产品深加工,借以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走出直接销售初级产品的狭小圈子,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农业生产的效益。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把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连接起来,做到贸工农一体,就可以把农产品加工、销售形成的增值利润向农业回流,增加农业积累,增强农业自我发展的能力,从总体上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比较利益。同时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市场和消费者,另一头连着原料生产和农民,可以及时反馈市场信息,便于农民了解国内外市

11、场的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农业由于有贸易部门和加工工业作依托,有龙头企业的牵引,就可以有计划地放手发展生产,不致因为商品流通遇到阻碍而不能顺利地进入下一个生产经营周期。这样,通过发展农产品贸易和加工业,使市场形成对农业生产的带动,使农民提高直接参与市场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农民进入市场,开拓市场,搞好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与越来越连通一起的大市场之间的衔接,把农民分散的小规模生产与市场需求连接起来。我县农产品资源丰富,特色农产品种类繁多。但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少,设备落后,许多优质农产品来不及加工保鲜和市场销售,往往造成丰产不丰收的局面。我县农产品加工保鲜产业不发达的原因,一是政府重视不够,对发展农

12、产品加工业的必要性认识不足;二是加工技术水平低,技术发展滞后,人们习惯于就生产抓生产,对市场研究少和农产品流通加工的研究少。针对上述情况,今后我们在指导、组织农业生产过程中,要研究市场需求和走势,认真做好生产成本核算以及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分析,对于可以通过加工增值的产品,认真研究解决加工问题。与此同时,增大资金投入,加强农产品的保鲜、加工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应用。农产品加工保鲜技术水平的提高,仅靠传统的加工技术和工艺,不仅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大批量生产对加工能力的要求,也难以适应多样化的社会需求以及消费者对加工品的质量要求。因此,要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优势,加大资金投入和科技开发力度,引进先进的农产品

13、加工保鲜技术,提高农产品加工保鲜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二)目的意义开展果蔬气调冷藏保鲜是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够有效的解决千家万户农民进入市场、运用现代化科技扩大经营规模等问题,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市场化程度,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实现途径之一。2008年*县农业总产值10.21亿元,仅为工业总产值的2.45%。大多数农民种植数量少、分布散、产业化程度低,销售渠道阻塞,产品无法商品化,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本项目将组织山区农民进行规模化种植,提供技术协助,拓宽销售渠道,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14、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优化农业和农村的经济结构。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先进生产设施和环保设施的配套建设,有利于发展高效农业,提升种植业产业化水平,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有效带动山区农民增加收入。合作社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与农户订立合同,建立产销合作关系,采取保护价、优惠价以及提供技术服务提高农户的种植水平,使农户增收达到15%以上。项目建成后,根据*及周边地区的丰富资源和市场实际需求,通过调整生产方式、提高生产质量和生产能力、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有效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本项目投资符合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能有效地带动一片,搞活一片,促进农民

15、增收,合作社增效,是提高果蔬产品附加值和延长果蔬保鲜、保质、食用时间的有效途径。 三、项目执行单位基本情况*县森成果蔬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4年3月8日(原名:*县小楠溪东魁杨梅专业合作社,由主管-*县农业局发文批准),是由92名社员入股,股金为100元到30万元之间,成员出资总额475.56 万元。本社以服务成员、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为宗旨。成员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地位平等,民主管理,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盈余主要按照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本社以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依法为成员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主要业务范围:水果、蔬菜和杨梅种植(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的业务范围为准)。本社理事长(法定代表人)孙汉成。本合作社住所:*县巽宅镇巽宅镇巽宅大街76号,邮政编码:325117。本社创建于2004年3月, 于2009年8月26日在*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社员92个,辐射2862户。己建立核心蔬菜示范基地210亩、核心杨梅示范基地750亩,建造蓄水池500立方米,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