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绿色制造实施方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68506627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绿色制造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京绿色制造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京绿色制造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北京绿色制造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北京绿色制造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绿色制造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绿色制造实施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绿色制造实施方案绿色制造是制造强国的重要标志,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 内容。为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落实中 国制造 2025北京行动纲要要求,引导工业企业按照全生命周期、 资源环境优化、绿色创新的理念实施绿色制造,加快我市制造业 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一、背景意义绿色制造是全球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今 世界,为了突破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的瓶颈约束,谋求经济增长与 资源环境消耗的和谐统一,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各 国都在积极追求绿色、智能、可持续的发展,绿色制造已经成为当 前世界向前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绿色制造将成为我国制造业强国

2、战略的关键支撑。针对国际 环境和国内形势的变化,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绿色发展作为推 动制造业由大变强、实现历史跨越的基本方向“,绿色制造工程”被 列入重点实施的五大工程之一。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努力构建高 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将成为实现中国工业绿色 转型的重要支撑。绿色制造是北京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十三五”时期,北京工 业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发生深刻变化,为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 北京工业必须坚持高端化、服务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的发 展方向,建立节能、清洁、循环、低碳的新型生产方式,以绿色制 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

3、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 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瞄准全球 制造业绿色发展制高点,以“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为中心目标,以 “提质增效、创新示范、产业培育”为行动路径,贯彻全生命周期、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创新三大原则,抓住绿色设计、绿色生产、 绿色包装、绿色回收四个切入点,将绿色理念和技术工艺贯穿制 造业全过程,推动绿色材料、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 色产业链五大领域全面发展。把北京工业打造成为中国工业绿色 转型升级、提升绿色发展水平的典范。(二)发展目标到 2020 年, 绿色制造水平明显 提升,企业绿色发 展理念 显著 增强,与 2015 年

4、相比,全市制造业物耗、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 显著下降。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 15%以上,万元工 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到10 立方米以下,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 放强度进一步降低。绿色制造能力稳步提高,形成一批具有核心 竞争力的骨干企业,累计完成 500 项左右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建 设 50 个左右能源管理中心,创建 50 家 绿色示范工厂、10 家绿 色 工业园区、10 家生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1-2 家绿色制造领域的产业创新中心。到 2025 年,制造业绿 色 发 展和主要产 品 单耗、重点行业主要 污染物排放强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部分制造业领域绿色制造水 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形

5、成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环境友好的产业 发展新格局,成为全国绿色制造创新中心和示范应用中心。三、贯彻三大原则,转变传统生产方式(一)全生命周期 在保证产品的功能、质量、成本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环境影响 和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开展技术创新及系统优化,使产品在设计、 制造、物流、使用、回收、拆解与再利用等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对 环境影响最小、资源能源利用率最高,对人体健康与社会危害最 小。(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贯彻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研发和应用先进技术,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制造业能源消耗强度,降低废水、废气排 放,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形成高效、节能、环保和可循环的新 型制造工艺,在生产制

6、造过程中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 济和社会收益,最大限度降低工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三)绿色创新 把创新理念渗透到绿色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通过创新促进制 造业绿色转型升级。发展先进绿色制造技术,突破绿色产品设计、 绿色回收处理等关键技术,提升工艺水平。创新发展模式,培育绿 色发展新业态。使创新成为推动绿色制造快速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四、抓住四个切入点,促进制造业转型(一)重点培育工业产品的绿色设计能力 在产品设计源头就力求考虑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从概念 形成到产品报废处理的所有因素,包括质量、成本、进度计划、用 户要求、环境影响、资源消耗状况等,以集成、并行的方式设计产 品。加强绿色设计关

7、键技术应用,提高企业绿色发展意识和生态 (绿色)设计能力,推进生态(绿色)设计制度建设和技术进步,促进 生态(绿色)设计与产品创新开发、技术工艺改进相结合。(二)全面提升生产过程的绿色化水平 采用节能设备,开发节约能源及利用绿色能源工艺,提高能 源利用效率 采用无污染、少污染的技术、新设备,消除减少废、污 物的产生和排放,对排放的污染物进行“三废”综合治理 开展原材 料的循环利用,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三)推进绿色包装的普及应用 鼓励企业优化包装结构设计,选择使用可再生利用或能够自 然降解、对环境无污染、对人体无毒害的包装材料,合理包装产品, 避免过度包装,优化产品包装方案,最大限度地减

8、少包装废弃物, 建立包装材料的回收、循环再利用体系。推广应用绿色包装印刷 技术。(四)完善绿色回收处理系统 围绕传统产品、机电设备、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建立完善包 括退役产品回收、拆解、分选、回收利用、再制造、废弃物处理在 内的绿色回收处理系统。大力研发和推广再制造技术,引导再制 造企业建立产品信息化管理平台,促进再制造过程规范化发展, 提高产品回收利用率。五、聚焦五大领域,提升绿色发展水平(一)绿色材料 高度重视绿色材料发展,围绕产品轻量化、模块化、集成化和 智能化等绿色设计技术需求,面向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高端装 备绿色发展,加大绿色新材料的应用力度,推广用量少、可回收、 可再用、可降解

9、、无毒害的绿色材料 重视新材料生产过程节能减 排,优化生产工艺,完善生产装备 面向消费品绿色发展需求,加 快推广安全、无公害材料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推进绿色材料的应 用 依据标准, 积 极推 进绿色材料第三方评价。(二)绿色产品 按照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理念,遵循能源资源消耗最低 化、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原则,通过技术创新、优化设计等方式, 以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器、电子元器件、绿色建材等 产品为突破口,以保障食品、药品、婴童用品等重点消费品质量安 全为基本要求,以点带面,开发推广绿色产品,显著提升产品节能 环保低碳水平 积极推进绿色产品第三方评价和认证,制定评价管 理办法,开展典型产

10、品的评价,引导绿色生产,促进绿色消费推 动绿色标准制定,鼓励企业积极主导或参与国际和国内先进标准 的制修订工作,推进绿色设计标准国际互认,提升绿色产品国际 化水平。(三)绿色工厂 按照用地集约化、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原则 结合行业特点,分类创建绿色工厂。优化制造流程,应用绿色低碳 技术建设改造厂房,集约利用厂区。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替代有 毒有害原料,选用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和高效末端治理 装备,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水、气、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 利用。采用先进节水技术,实行清污分流、循环用水、循序用水以 及废水回收利用。优化工厂用能结构,采用先进节能技术与装备, 提高清洁

11、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建设厂区光伏电站、智能微 电网和能源管理中心。推行资源能源环境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系 统,实现资源能源及污染物动态监控和管理。(四)绿色产业链 以汽车、集成电路、液晶面板、机器人等行业龙头企业为依托 以绿色供应标准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为支撑,带动上游零部件 或元器件供应商和下游拆解回收处理企业,加快建立以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物流、回收体系,将“绿色” 发展理念从单体企业扩展到产业链上的每一个企业,实现整个生 产链条的环保、低碳、可持续发展。鼓励生产企业树立绿色采购理 念,提高对供应商绿色设计、清洁生产和绿色包装的要求,建立绿 色原料及产品可追溯信

12、息系统,积极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 算等信息技术,建立绿色产业链管理体系 引导生产企业承担产品 废弃后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责任,推动信息技术在废旧产品回收 体系中的应用,创新发展“互联网+回收”模式。(五)绿色园区 以绿色企业集聚化发展、绿色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选择一 批基础条件好、代表性强的工业园区,开展绿色工业园区创建示 范工程。优化园区规划布局,合理控制园区的土地开发强度,提高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推行园区综合能源资源一体化解决方案, 积极利用余热余压废热资源,推行热电联产和分布式能源,提高 园区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 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推动供水、污水 等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 完善绿色管理

13、服务平台,发展园区信息、 技术、商贸等公共服务平台。六、实施八项工程,示范带动重点突破(一)绿色设计示范试点工程 开展绿色设计试点示范企业建设。发挥北京设计服务等创新 资源优势,创建绿色设计创意中心,在汽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 家具等重点领域开展工业企业绿色设计示范,建设一批设计提升 产业发展水平的示范项目。重点突破轻量化、无害化、节能降噪、 资源节约、易制造、易回收、高可靠性和长寿命等面向产品全生命 周期的设计技术,开发应用生态(绿色)设计工具,建立生态(绿色) 设计支撑数据库,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优化原材料选择、产品 设计和制造方案,探索建立产品的生态(绿色)设计评价体系。(二)生产过程

14、清洁化改造工程 实施制造业清洁生产改造。以源头削减污染物产生为切入点, 围绕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产品、石油化工、家具、印刷等重点行业, 实施一批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项目。鼓励企业革新传统生产工艺装 备,采用先进适用清洁生产工艺技术,选用绿色材料,替代有毒有 害原料,鼓励家具、汽车涂装等行业推广水性、粉末涂装工艺,电 子行业实施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和替代,印刷行业推广低挥发性有 机溶剂工艺,从源头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化学需氧 量、氨氮、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降低末端治理或无组织排放控 制压力。(三)能源高效利用工程 加快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逐步淘汰高耗能通用设备,针对电 机(水泵、风机、空压机)

15、系统、变压器、锅炉、照明器具等重点通用 设备,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实施升级替代,推广高能效产品和设备, 将重点通用设备的运行能效指标提高至国内乃至国际先进水平。 建设绿色数据中心,应用热场管理、余热利用、自然冷源、分布式 供能、直流供电等技术和产品,大力提升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四)清洁能源替代工程 推广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应用。继续开展工业领域燃煤设 施清洁能源替代工作,基本淘汰10 蒸吨以下工业燃煤锅炉。推进 工业用能低碳化,优化调整工业用能结构,鼓励企业提高可再生 能源,扩大太阳能、地热、生物质等新能源应用比例,加快工业企 业分布式能源中心建设,在具备条件的工业园区或企业实施可再 生能源

16、替代化石能源,在园区及企业开展光伏、光热、风能、热泵 等分布式能源和智能微电网建设。(五)水资源利用高效化改造示范应用工程 实施水资源利用高效化改造。以控制提高用水效率、保护水 环境、工业新水零增长为目标,推广绿色节水工艺、设备和产品, 强化用水监控管理,对食品饮料、电子、医药等主要耗水行业实施 节水技术改造,大力推行合同节水管理,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和 工业废水处理回用,推动工业园区建设市政供水、雨水、再生水等 集成利用服务体系,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推动工业清洁高 效用水。(六)循环利用示范应用工程 推进绿色包装,加强对包装印刷企业的环境整治力度,推动 包装减量化、无害化,引导鼓励企业采用可降解、无污染、可循环 利用的包装材料,加强包装印刷废物无害化处理处置力度。开展 聚酯瓶、利乐包等包装废弃物回收示范,鼓励采用绿色包装材料 的研发和生产。完善绿色回收系统,加强企业间废物交换信息网络建设,推 动废弃资源产生、废弃资源利用企业间的信息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