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章节测试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人教版)含答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68506363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章节测试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人教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历史章节测试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人教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历史章节测试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人教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历史章节测试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人教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历史章节测试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人教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章节测试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人教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章节测试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人教版)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学年度2020年编精选历史备考资料2019学年度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一、选择题1. 1951年,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访问巴黎时说:“我有意选定法国首都作为我第一次正式访问的地方,是想借此证明,我把德法关系看成是解决任何欧洲问题的关键。”其主要用意在于( )A.推动法德和解,谋求欧洲联合B.麻痹法国政府,借机东山再起C反省战争罪责,取悦法国人民D.获取政治资本,稳定国内局势解析 二战后西欧各国面对美苏冷战局势,意识到必须将西欧联合起来,而实现西欧的联合首当其冲的便是法德和解。阿登纳访问巴黎推动法德和解,促进欧洲联合。答案 A2下表反映的是二战后,西欧对美国战争政策态度

2、的变化情况,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朝鲜战争(1950195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伊拉克战争(2003年)参与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的中东政策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B苏联对西欧的强力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力后盾C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反目成仇D西欧国家一贯坚持正义,反对美国侵略弱小国家答案 A3. 1961年,为寻求稳定和平的发展道路,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一运动( )A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B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方向转化C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解析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3、标志着第三世界作为一支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推动了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方向发展,B项正确;不结盟运动成员国均来自亚非拉地区,无法反映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A项错误;不结盟运动冲击了两极格局,但没有动摇美苏霸权地位,C项错误。D项明显错误。答案 B4. 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针对法、德即将开展的合作说,今后“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不再可能”。舒曼在此所说的合作主要是指( )A.矿业资源互补B.人力资源共享C.科学技术交流D.消除贸易壁垒解析 本题考查欧洲经济一体化,意在考查学生对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掌握情况。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

4、等六国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故此合作应主要指矿业资源的互补。答案为A项。答案 A5.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这一政策转变( )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B.促使美国承认美日平等伙伴关系C.提高了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D.标志着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解析 A选项表述与题干无关,可以排除;B选项是20世纪70年代的史实,与题干不符;“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是朝鲜战争以后的事情,由此排除D选项。答案 C6.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反映了( )A.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影响力扩大B.发达国家和发展

5、中国家平起平坐C.西方国家放弃了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控制D.发展中国家放弃了彼此间的合作解析 不结盟运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为摆脱美苏控制,维护自身利益,追求团结,相互支持的一种合作形式。内部成员国均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因此B、C、D表述均有误。答案 A7.下列说法不能表明图片反映的现象的是( )A.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B.日本的行为违反了和平与发展的主题C.日本妄图操纵国际事务,加紧争夺国际政治领导权D.日本自卫队参加维和行动,维护了世界和平答案 D8下列关于下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20世纪联合国亚非拉国家数量表(单位:国家数)40年代末50年代末60年代末70年代末

6、80年代末亚洲1523293637非洲410425051拉美2020242933A80年代联合国亚非拉国家数量迅速增加B第三世界的力量在六七十年代迅速崛起C西方国家放弃了对亚非拉国家的扼制政策D参加不结盟运动的国家日益增多答案 B9. 1992年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以下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邓小平谈话的国际大背景B.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是必然的,是件好事情C.社会主义运

7、动受到挫折,但并不意味着失败D.国际社会主义力量从挫折中吸取教训,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答案 B10. 1947年,苏联在参加马歇尔计划的讨论时,指责该计划使“欧洲各国必将落入被监督国家的地位”,因而拒绝接受。1991年,苏联领导人却公开呼吁西方对苏联实施“新的马歇尔计划”,甚至连国内的经济改革和发展计划也邀请西方国家帮助制定。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苏共已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B.苏联国内的政治形势急剧恶化C.美国放弃了遏制苏联的政策D.苏联经济出现严重困难局面答案 C112008年10月8日,世界经济论坛在瑞士日内瓦公布全球竞争力报告20082009,中国排名首次跻身30强,并且继续领

8、跑“金砖四国”。“金砖四国”是2003年美国高盛公司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4国的英文名首个字母连缀起来,制造了一个响亮的名称BRIC(与砖的英文“Brick”发音相同)而得名。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中,无关的是( )A巴西、印度和中国是多极化中的重要力量B中国将随着国力的增强可为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C俄罗斯正走出低谷,发展潜力不可低估D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使世界越来越动荡不安答案 D12. 美国前任总统克林顿说:“毕竟我们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我们必须领导革命建立一个按美国价值标准建立的世界新秩序。”原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说:“冷战的结束正在使美国的领导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以上材料说明

9、( )A.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B.苏联的解体使美国步入全盛时期C.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十分艰巨的任务D.世界需要建立一个符合各国利益的新秩序答案 C13二战后至80年代后半期,欧洲经济在发展中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割据”状态,没有形成个欧洲的紧密联系。其主要原因是( )A.欧共体集团排外性的潮流影响B.“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对峙的影响C.欧美各国之间经济竞争加剧的影响D.欧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的影响解析 这种“区域割据”是由美苏“冷战”格局导致的。答案 B14.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宣言指出:“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

10、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来看,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这句话中“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是( )A.互相妥协B.互相竞争C.互相合作D.互相对峙解析 本题考查不结盟运动的背景,是在美苏对峙的背景下产生的,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根据材料得出“它们”应该是指美国和苏联两大阵营,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错误。答案 D二、非选择题1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所述:“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对最近的将

11、来来说,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1)“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 (2)结合史实说明,西欧是如何摆脱“卒子”地位的? (3)对将要形成的世界格局,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并结合史实说明理由。答案 (1)两极格局开始瓦解,多极化趋势开始显现。(2)西欧各国致力于恢复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各国加强合作,建立欧洲共同体;随着实力的增强,欧共体国家在外交上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逐步摆脱美国控制。(3)

12、认同: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主要表现为若干大国实力和影响的增强,并在国际舞台上共同发挥重要作用。如美、俄、日、中等大国都有可能成为多极格局中的一极。不认同:虽然当今世界还是大国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但区域集团组织在推动和平衡多极化格局中正在发挥、也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欧盟的崛起并成为多极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16.美俄(苏)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两国关系的变化对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材

13、料二 下图反映的是20世纪末横亘在东西德之间的柏林墙被拆毁的情形。材料三 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认为由美国领导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单极阶段”终于到来了,于是依靠美国的权势和价值观来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频频出现在美国领导人的讲话中。但是,继承了前苏联主要遗产的俄罗斯仍然是唯一拥有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核武器的国家,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俄罗斯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仍然不可低估。与此同时,欧共体向欧盟的成功发展有力地表明了西欧是国际政治中的一极重要力量。以中国、韩国和东盟成员国为代表的亚洲的崛起,同样显示出该地区除了日本以外的其他国家正在确立和发挥它们在世界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占有

14、联合国多数席位的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对国际事务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两极格局彻底终结,多极化趋势却是不断加强。(1)结合所学列举“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有关史实。(2)柏林墙被拆毁反映了什么历史问题? (3)据材料指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原因。(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多极化趋势加强对世界的影响。答案 (1)欧洲“冷战”:北约与华约;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西德与东德;杜鲁门主义与苏联争霸策略。亚洲局部战争:中国内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2)德国趋于统一;东欧发生剧变;东西方对峙(“冷战”、两极格局等)区域瓦解。(3)俄罗斯的实力;欧盟的活动;亚洲(中国、韩国和东盟成员国)的崛起;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4)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