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进与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增进与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增进与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日益突出的小学生心理障碍严重地影响了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但它并非洪水猛兽,它既然有形成发展的过程,我们也就必然会找到可以预防和矫治的方法和措施。为此,家庭、学校及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并采取积极对策,着力解决这些问题。 1、良好的家庭关系是小学生身心赖以健康发展的第一把安全伞 家庭经济状况较好,家庭关系良好,小学生在家里无忧无虑地快乐成长,家庭给予他安全感、归属感、满足感。这些是自尊、自信产生的良好基础。现在社会关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许多家庭经济状况不很理想,家长承受着越来越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焦虑、烦恼使良好的家庭关系、夫妻关系变得伤痕累累,
2、小学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心理难免不受伤害,许多小学生心理变得很自卑、易敏感、易激惹,言行退缩、喜欢独处。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心理变得傲慢、喜显示、炫耀、影响控制他人的欲望较强等。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由于现在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父母溺爱孩子的情况比比皆是,这是造成孩子心理不健康的重要来源。相反,父母虐待孩子也是造成孩子心理不健康的重要来源。要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父母应注意: (1)多与孩子心理沟通 父母应耐心倾听孩子讲的话,理解孩子的心理世界,尊重孩子的一些权利(如玩、交友、隐私等),不以成人功利标准衡量和约束管制孩子,让孩子在有适当压力的环境中学
3、习、成长。让孩子理解父母的疼爱之情,使孩子对父母产生感激和敬仰之情,这样孩子就能自觉自愿与父母相配合、协调,采取适宜行动来学习、做事。心理出现问题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不能与父母进行良好的心理沟通。 (2)寓学于乐 小学生的责任意识已经缓慢萌芽、发展,但是在绝大部分的时间里仍依据快乐原则行事。因此,父母应设法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要把学的事情与玩的游戏巧妙结合起来,既顺应了孩子玩的天性,又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技能。许多父母把玩与学对立起来,看作两个不可调和的事项,要孩子玩就必然影响学;要孩子学就必然影响玩,不能两全。在这种观念指导下,父母以关心孩子前途命运为理由强制孩子学习、陪孩子学习
4、、请家教辅导孩子学习、不许看电视、不许玩、交友等等,这些作法都以忽视和泯灭孩子玩的天性为代价,最终导致孩子厌学、逃学、反叛等可悲结局。这些无视孩子心理发展现状和规律,一厢情愿拔苗助长的做法极大地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父母应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寓学于乐,才能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3)对孩子的行为予以选择性指导 孩子活动易受外在情境、内在好奇心等因素影响,但是是非辨别能力较差,难分好坏。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不能一味迁就,凡事都好,也不能把孩子看作一无是处,没有出息。行为、心理异常的孩子与父母的这两种极端态度有很大关系。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行为无论好坏都是习得的(本能行为除外)。儿童
5、的好行为或坏行为在得到父母肯定、赞扬后都会巩固强化,在以后的活动中会再次出现。因此,父母应遵循心理学家总结出的学习规律,对孩子好的行为及时予以肯定、赞扬,这样孩子好行为得到强化而巩固下来;对孩子不对的行为应及时予以纠正,并指出正确行为,帮助孩子改正,使不好的行为在萌芽中就被消除。形成好的行为习惯与形成坏的行为习惯是同样不易的,要改正不好的行为习惯建立好的行为习惯就更困难了。因此父母不要无原则地看待孩子的行为,要帮助孩子提高对事情是非的鉴别能力,自觉扬善抑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鼓励孩子交友 现在的独生子女和封闭的家居环境,使交友问题更加重要。年龄相近的同伴在一起游戏,能使孩子在许多方面
6、增长见识,孩子的兴趣、注意力、语言、思维、情感、意志、动作、人际沟通、自信心、自尊心等诸多方面获得发展。孩子的模仿能力使他(或她)更容易接受同伴的影响。独学无友、孤陋寡闻影响了孩子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2、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二把安全伞 (1)作好情感交流工作 小学生向师性强,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教学技能外,还应有健全的人格、优秀的心理素质。可在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这样的例子,由于某些教师自身的教育素养、心理素质不高,教育方法不当,如讽刺、挖苦、变相体罚,动辄就咎等等,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造成人为的情感隔阻,甚至造成学生的心理障碍,这是很不可取的。例如:一位学生
7、,一次由于摘眼镜而迟了一步做眼保健操而受到教师的呵斥,双方僵持,一直到教导主任出面才解围。以后,这位学生在这位教师所教科目的成绩上一直下滑。心理受挫的危害决不会低于一场传染病。小学生的可塑性强,基础源于教师的心理素质与业务能力。在学校,教师的言谈举止无不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所谓为人师表则简要地对教师提出了优化自身心理素质的要求。若教师经常闷闷不乐,使学生紧张;情绪易波动;没有热情;甚至先入为主地对学生抱有明显的偏见这对学生无疑是一场灾难。所以教师为了在学生的个性发展方面施加有力的影响,以保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必须先培养自身的心理健康才有可能做好情感交流工作。教师要做到自身境界高。以爱
8、作事业的基础,要对学生有耐心,以公正无私、民主、体谅人的态度对待学生,善于利用表扬的方法。甚至应每天检查一下自己的仪容仪表,令人有愉悦感,让学生一到铃声有盼的感觉,让学生对教师有信任感,有安全感,有仰慕感。只有在人与人之间、人与集体之间情感交流呈现了积极的状态,才能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因此,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不断完善自我,竭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 (2)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小学生对复杂的社会现象不甚了解,又不善于自觉地主动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及相应的外部行为。因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迫在眉睫。小夏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他欺负同学,搞小动作,甚至影响不限于班级
9、,涉及全校。老师对其批评教育收效甚微。针对这一情况,我开始从心理上找原因,经过观察和多次的谈话了解到他欺负同学,很多时候是没什么原因,搞小动作违反纪律,常常是因为他觉得没事干,而控制不了自己。究其实质,这主要是自我控制问题。经过教师的疏通和诱导,总是决心改正。老师对他的违纪行为有度地给予宽容,经常与他谈心,让他明白打人的不对,应该怎样做,提高心理认识水平,从而在意识上产生主动控制自己行为的愿望。过了一段时间后,他感到老师很看重他,并有了责任感,认真负责地完成任务。他在参与学校的某些工作时,与同学之间互相鼓励互相监督,产生了良好的互助作用。老师对他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他的自我教育能力有所增强,违
10、纪行为有所减少。 (3)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信心 独生子女在优裕的物质环境中成长,从未吃过苦,经受意志的磨练,他们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受到家长的呵护,过分强调自我,唯我独好。一旦在生活中碰到不顺心的事或是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或是考试失败,心理就承受不了,表现出无所适从。老师要及时发现其心理不良的苗头,及时解开他们的心结,培养他们对挫折、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自信是成功的前提。不少学生自信心较差,如大部分中下生自认为是失败者、弱者,经常违反纪律的同学把自己比喻成过街老鼠。这样的观念不利于自信心的培养,老师要善于引导,让他们在参加活动中建立自信心。联合国专家曾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
11、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已愈来愈被人所重视。教师就应该在学生的养成教育阶段,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中,以自己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去感化、去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4)增强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适时的心理辅导是有计划地协助学生达到最佳心理状态功能,开发心理潜能和完善个性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方法,它是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标志。在日常工作中,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善于为他们排忧解难。一位学生上课时愁眉苦脸,忧郁不乐,教师发现后就要积极主动接近他,通过交谈,了解学生心事。 3、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小学生心理健康
12、的第三把安全伞 人需要满足归属感、认同感。小学生在学校里学习,与其他同学在一个班级,同在一个小组等,与其他同学关系融洽,团结互助,这样他的认同感、归属感就得到满足了。除了班级、小组等正式的组织,还存在形形色色的非正式组织。在正式组织不能满足归属感、认同感时,小学生会转向非正式组织寻求归属感、认同感。非正式组织中有些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不利的。教师及学校、家长应经常关注非正式组织对学生的影响,对不适宜的、不健康的非正式组织要严加控制,积极改造,使其成为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组织。小学生更容易接受来自同伴的影响。由于同伴之间年龄相近、智力水平相近等共同特征较多,更容易进行比较、模仿、竞争。强烈的攀
13、比观念和发展缓慢水平较低的是非鉴别能力,使得许多小学生受到不好的非正式组织的诱惑并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既影响了学习,也影响了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家庭、学校、教师、社会都来关心小学生的交友活动,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积极、活泼、团结、平等的同伴关系,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正式及非正式组织,引导他们做健康、有意义的活动。脱离组织远离同伴独来独往的小学生容易出现心理异常、心理疾病。让小学生拥有一个悦纳他的同伴群体对维护、促进他(或她)的心理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第四把安全伞 通过认真治理学校周边环境,加强对电子游戏机厅的管理,取缔非法网吧,加大对电脑光盘市场的监督,清除网络垃圾,多开发优秀的少年儿童的电脑软件,降低儿童图书价格,设立儿童影视频道,多建立社区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等一系列措施,努力为少年儿童创造一个良好、干净的成长环境。综上所述,增进和维护小学生心理健康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值得冷静深刻思考的一个重大课题。如今,人们称没有心理教育的学校教育是有缺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也必然是不合格的产品。为了新时代教育的最高价值和出发点-儿童,愿父母、教师和社会的真爱,在和谐的氛围里,像一股股涓涓细流,时时刻刻滋润孩子幼小的心田,是他们在素质教育的沃土中,幸福地成长为具有健全的人格及心理健康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