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复习资料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68485227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复习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弟一章1.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 放弃的固态、半固体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 物质。2. 固体废物的分类:1)按化学性质分为有机和无机固体废物2)按污染特性分为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废物 及放射性固体废物3)根据来源可分为工矿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及其他固体废物3. 生活垃圾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被法律、行政 法规视作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4. 固体废物的危害p8-p95.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需从减少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和防治固体废物

2、污染着手。具体控制措施(8点):1)积极 推行清洁生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2)采用清洁的资源和能源;3)采用精料;4)改进生产工艺, 采用无废或少废技术和设备;5)加强生产过程的控制;6)提高产品质量和寿命;7)发展物质循环利用 工艺h进行综合利用8)进行无害化处理与处置6. “三化”原则: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我国很长一段时间内以“无害化”为主,固体废物处理利用的 发展趋势必然是“无害化”走向“资源化” “资源化”的前提是“无害化”,“无害化”和“减量化”应以 资源化为条件“减量化”:通过实施适当的技术,减少固体废物的排出量同时减少固体废物容量“无害化”:通过适当的工程技术对废物进行处

3、理,使其对环境不产生污染。不对人体健康影响“资源化”: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加快物质循环,创造经济价值的广泛技术和方法7. “全过程”管理原则:产生一收集一运输一综合利用一处理一贮存一处理3C原则:避免产生(clean)、综合利用(cycle)、妥善处置(control)3R原则:减少生产(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 弟二章1. 城市垃圾的清运:通常指垃圾的近距离运输,一般用清运车辆沿一定的路线收集清除容器和其他贮存设施 中的垃圾,并运至垃圾转运站,有时也可就近直接送至垃圾处理厂和处置场。2. 城市垃圾清运的操作方式分 移动式 和 固定式 两种。

4、3. 收运路线设计原则:1.收运路线应尽可能紧凑,避免重复或断续;2.收运路线应能平衡工作量,使每个作 业阶段,每条路线的收集和清运时间大致相等;3.收运路线应避免在交通拥挤的高峰时间段收集,清运垃 圾;4.收运路线应当首先收集地势较高地区的垃圾;5.收集路线起始点最好位于停车场或车库附近;6. 收运路线在单行街道收集垃圾,起点应尽量靠近街道入口处,沿环形路线进行垃圾收集工作。4. 收运路线的设计步骤:(1)调查,考察垃圾清运区特点,包括区域面积,地形,气候,交通,垃圾集装点 的位置,容器数,收集次数以及垃圾类型和数量等情况;2)资料整理,分析,将所收集的相关资料和数 据进行分析整理;(3)初

5、步设计收集路线,根据各种资料以及现有条件,设计多条收集路线;(4)根据实 践运行,对初步收集路线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同一工作日内收集的垃圾量,车辆的行驶路程,收集时间 等要素进一步优化,均衡收集路线;(5)制作收集线路图,在一定比例的地域地形图上,标明最后确定的 收集路线。5. 危险废物的收集:危险废物一经产生,应立即将其妥善地放进保存该种危险废物的特种装置内,并加以保 管,同时及时科学地进行进一步贮存、处理或处置。6. 危险废物的清运:放置在场内的通或袋装危险废物可由产出者直接运往场外的收集中心或回收站,也可以 通过地方相关部门配备的专用清运车辆按规定路线运往指定的地点贮存或者进一步处理。g

6、 * M 弟三章1. 固体废物的压实:又称压缩,指用机械方法增加固体废物聚集程度,增大容重和减少固体废物表观体积, 提高运输与管理效率的一种操作技术。2. 固体废物的压实设备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大类。*固定式又主要包括水平压实器、三向联合压实器回转式压实器等;*移动式按压实过程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碾(滚)压、夯实、振动三种,相应的压实器分为碾(滚)压 实机、夯实压实机、振动压实机三大类,固废压实处理主要采用碾(滚)压实方式;3. 固体废物的破碎:利用外力克服固体废物质点间的内聚力而使大块固体废物分裂成小块的过程。4. 破碎效果的影响因素是物料机械强度及破碎力。5. 破碎工艺:单纯破碎工艺、带

7、预先筛分破碎工艺、带检杳筛分破碎工艺、带预先筛分和检杳筛分破碎工艺。6. 破碎比:在破碎过程中,原废物粒度与破碎产物粒度的比值7. 破碎段:固体废物每经过一次破碎机或磨碎机8. 破碎设备:鄂式破碎机、锤式破碎机、冲击式破碎机、剪切式破碎机、辊式破碎机和粉磨机等。9. 破碎方法:干式破碎、湿式破碎和半湿式破碎10. 固体废物的分选:将固体废物中各种可回收利用的废物或不利于后续处理工艺要求的废物组分采用适当技 术分离出来的过程。11. 易筛粒:粒度小于筛孔尺寸的3/4的颗粒容易通过粗粒形成的间隙达到筛面而透筛;难筛粒:粒度大于筛孔尺寸3/4的颗粒,较难通过粗粒形成的间隙,而且粒度越接近筛孔尺寸越难

8、透筛。12. 筛分效率:指实际得到的筛下产品质量与入筛废物中所含小于筛孔尺寸的细粒物料质量之比。13. 筛分效率主要受筛分物料性质,筛分设备性能和筛分操作条件。14. 最常见的筛分设备有固定筛、滚筒筛和振动筛。15. 重金属分选(重介质):重介质分选主要适用于几种固体的密度差别较小及难以用跳汰法等其他分离技术 分选的场合。通常将密度大于水的介质称为重介质,包括重液和重悬浮液两种流体。16. 重力分选:根据固体废物中不同物质颗粒间的密度差异,在运动介质中利用重力,介质动力和机械力的作 用,使颗粒群产生松散分层和迁移分离,从而得到不同密度产品的分选过程。17. 通常将密度大于水的介质称为直介质,包

9、括重液和重悬浮液。其密度介于大密度和小密度颗粒之间。18. 重液是一些可溶性高密度的盐溶液(如CaCl2等);它不能根据需要迅速改变其密度,成本高,损失较大。 重悬浮液是在水中添加高密度的固体颗粒而构成的固液两相分散系,其密度可以随固体颗粒的种类和含量 而改变。19. 按介质不同重力分选分为风力分选、跳汰分选、重介质分选、摇床分选和惯性分选。20. 根据分离原理与介质的不同,磁流体分选法可分为磁流体动力分选和磁流体静力分选。区别:磁流体动 力分选是在磁场(包括均匀磁场或非均匀磁场)与电场的联合作用下,以强电解质溶液为分选介质,按固 体废物中各组分间密度、比磁化率和电导率的差异使不同组分分离的过

10、场。其优点是分选介质为导电的电 解质溶液,来源广,价格便宜,黏度较低,分选设备简单,处理能力较大。缺点是分离精度较低隽流体 静力分选是在非均匀磁场,以顺磁性液体和铁磁性胶体悬浮液为分选介质,将固体废物中各组分间密度和 比磁化率的差异进行分离的过程。其优点是介质黏度较小,分离精度高。缺点是分选设备较复杂,介质价 格较高、回收困难,处理能力较小。21. 固体废物的水分存在形式分为:间隙水、毛细管结合水、表面吸附水和内部水。22. 固体废物脱水的方法有浓缩脱水和机械脱水。其中浓缩脱水又包括重力浓缩法、气浮浓缩法、离心浓缩法。23. 过滤设备按作用原理划分机械脱水的方法及设备有:(1)采取加压抽真空气

11、将滤层内的液体用空气或蒸汽 排除的通气脱水法,常用设备为真空过滤机,有间歇式,连续式,转鼓式等形式。(2)靠机械压缩作用的 压榨机,加压过滤设备主要分为板框压滤机,叶片压滤机,滚压带式压滤机等类型。(3)用离心力作为推 动力出去料层内液体的离心脱水法,常用转筒离心机有圆筒形,圆锥形,锥筒形三种,典型形式为锥筒形。第四章1. 淫选:根据不同物质被水润湿程度的差异而对其进行分离的过程。2. 浮选原理:物质的天然可浮性差异均较小,仅利用它们的天然可浮性差异进行分选,分选效率低。浮选是 通过在固体废物与水调成的料浆中加入浮选药剂扩大不同组分可浮性的差异,再通过空气形成无数细小气 泡,使目的颗粒黏附在气

12、泡上,并随气泡上浮料浆表面成为泡沫层后刮出,成为泡沫产品;不上浮的颗粒 仍留在料浆内,通过适当处理后废弃。3. 根据在浮选过程中的作用,浮选药剂分为捕收剂、起泡剂和调整剂三大类。典型的异极性(常见的)髓收剂有黄药,油酸等。非极性油类捕收剂主要包括脂肪烷烃CnH2n+2,脂环烃 CnH2n和芳香烃三类。常用的调整剂有酸,碱,金属阳离子,阴离子HS-,HSiO3-,O3,SO2和淀粉,单宁,聚 丙烯酰胺,水玻璃,磷酸盐。3 3 2常用起泡剂有:松醇油、脂肪醇等。4. 浮选工艺过程主要包括调浆,调药,调泡三个程序。(实验中的步骤:原料调整剂捕收剂起泡剂浮选)5. 药剂合理添加主要是为了保证料浆中药剂

13、的最佳浓度,一般先加调整剂,再加捕收剂,最后加起泡剂。6. 依浸出药剂种类的不同,浸出可分为酸浸,碱浸,中性浸出等方法。7. 浸出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物料粒度及其特性、浸出压力、搅拌速度和溶剂浓度等,在渗滤浸出中还有 物料层的孔隙率等。8. 浸出工艺:依浸出剂与被浸废料的相对运动方式的不同,浸出分为顺流浸出,错流浸出和逆流浸出。 依浸出过程中废料的运动方式,浸出分为渗滤浸出和搅拌浸出。9. 固废稳定化:指将有毒有害污染物转变为低溶解性、低迁移性及低毒性的物质的过程。10. 固化:指在危险废物中添加固化剂,使其转变为不可流动固体或形成紧密固体的过程。11. 药剂稳定化:利用化学药剂通过化学反应

14、使有毒物质转变为低溶解性、低迁移性及低毒性物质的过程。12. 重金属离子的稳定化技术主要有化学方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溶出法、化学沉淀法等)和物理化学方法(吸附和离子交换法等)。13. 有机污染物的氧化解毒处理分为臭氧氧化解毒,过氧化氢氧化解毒和氯氧化解毒。14. 固废固化处理应用特点:水泥固化处理技术适用于无机类型的废物,尤其是含有重金属污染物的废物,也 被应用于低、中放射性废物以及垃圾焚烧厂产生的焚烧飞灰等危险物品的固化处理。石灰固化技术适用于稳定石油冶炼污泥、重金属污泥、氧化物、废酸等无机污染物。总的来说,石灰 固化方法简单,物料来源方便,操作不需特殊设备及技术,比水泥固化法便宜,并在

15、适当的处置环境,可 维持波索兰反应的持续进行。但石灰固化处理得到固化体的强度较低,所需养护时间较长,并且体积膨胀 较大,增加清运和处置的困难。沥青固化被用来处理中、低放射性蒸发残液、废水化学处理产生的污泥、焚烧炉产生的灰分,以及毒 性较大的电镀污泥和砷渣等危险废物。沥青固化特点:1.固化体的孔隙率和固化体中污染物的浸出速率均 大大降低。2.固化剂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固化过程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需采取措施加以避免。3 .固化操 作需在高温下完成,不宜处理在高温下易分解的废物、有机溶剂以及强氧化性废物。nz? -3弟五早1. 堆肥化: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依靠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

16、物,人为地促进可 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微生物学过程。2. 好氧堆肥的基本原理:好氧微生物在与空气充分接触的条件下,使堆肥原料中的有机物发生一系列放热 分解反应,最终使有机物转化为简单而稳定的腐殖质3. 好氧堆肥化过程:(1)潜伏阶段:开始时微生物适应新环境;(2)中温阶段:嗜温性微生物利用堆肥中 最容易分解的可溶性物质,并释放热量;(3)高温阶段:嗜热性微生物开始强烈分解复杂有机化合物;(4) 腐熟阶段:腐殖质不断增多且稳定化,堆肥可施用4. 好氧堆肥化的影响因素:1)供氧量(氧气是堆肥过程中有机物降解和微生物生长必需的物质;2)水率(堆肥最适含水率为50%-60%); 3)温度和有机物的含量(堆体最佳温度55-60,有机物含量最适20%-80%); 4)颗粒度(其大小对通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