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学校的理念与规划学习心得体会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68482864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生学校的理念与规划学习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爱生学校的理念与规划学习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爱生学校的理念与规划学习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爱生学校的理念与规划学习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生学校的理念与规划学习心得体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生学校的理念与规划学习心得体会爱生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应该说生本教育对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论述更清晰明确,具体可操作性的实践模式更为具体化。具体说来,教师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积极地旁观;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教师的角色时而是活动的促进者、平等的合作者、谦虚的倾听者、真诚的赏识者、得体的协调者、资源的开发者、得法的组织者,时而又是“顾问”与“同伴”,“顾问”角色其行为特征是“指点”;“同伴”角色,旨在参与合作,教师以同伴身份参与学生的活动。生本课堂主张“无为而为”的原则,主张教师不给学生过多的干预,而是给他们学

2、习尽可能的自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保证他们有独立的活动空间、人格空间和学习空间;同时创设情景,引发学生自我意识的发生,并不时强化。在生本课堂,不是“教”决定“学”,而是“教”引导“学”,为“学”服务。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少预设性多生成性。课堂是学生生长的地方。在生本课堂上,学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可点燃的“火把”。一教学不是要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而是依靠学生的学。我们经常会发现在教学我们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承当了许多工作,渴望小朋友依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发展,但发现自身失败了学生不领情,因为教育不可能像修剪树苗对学生进行外在的改造,我们对学生所施加的影响教育都要

3、通过儿童进行自我认知、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来达到,教育过程的主力和主人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我们只不过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学习是生命生长的过程,它是人自身的一种需要,而不是外在压力的结果。教育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是为了满足儿童的这种需要,从而使他们内在的生命力、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沛的发挥。课堂上应该在给予学生充沛的前置性学习的经验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思辨,能学会的自身学会,不能学会的创造机会让他学会,真正实现教育是为了协助学生,而不是限制学生。教师不做“拉动学生的纤夫”繁重而痛苦而应该做“生命的牧者”。二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而不是一张白纸让我们涂抹。这告诉我们,一方面是学生对学习充溢了

4、好奇欲望和发明欲,另一方面在它生活的经历中积累了学习的资源和学习的能力,而不是一张白纸。人的起点非零,在基础教育阶段,所有的知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而不只仅是教材中。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沛利用小朋友学习能力把脱离了生活、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感受的知识符号学习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让学生自身去做、去发现、去研究去感悟。生本教育揭示教育的实质是提升生命,教育手段是依靠生命自身的内在力量。教育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充沛尊重和依循生命的实质,教育才可能是“人的教育”。使人的生命潜能得到充沛的发挥,使人的天性得到自由的发展,从而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人的现代化。三生本课堂带来的是教师和学生的一起发展和生长。教学中封闭的

5、资源和方式给必将发生学习结果的单一和学生思维的僵化,于是学习变成没有个性的重复和验证、记忆,学生的思维和发明力都被禁锢,没有发明性的工作让教师在重复、单调中,滋生了麻木和倦怠,最后形成恶性循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四建立在美好学习生活上的德育才是最好的德育教育,德育的重要内容就是养成教育,我们以前的德育过分注重外在的说教与德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内化。殊不知,人天生就有一种“向善”的天性,他是与生俱来的,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怎样让小朋友天生的“善意”不被冲淡,而且要得到深化和发扬,让小朋友的生命中充溢着善带来的积极情感。当然,在目前,我们还停留在观摩生本,感受生本的层面,还没有成为一个实践者,随着实践研究一定有所收获,肯定能走出教学的误区与盲区,从面实现老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前景。那个时候就是中国教育培养出一批批适应社会的实用型人才,完全能够实现中国教育走出应试教育的桎梏,我想这一天应该为时不远了。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