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二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68477405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邢台二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北省邢台二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北省邢台二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北省邢台二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北省邢台二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邢台二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邢台二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及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邢台二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 (每小题2分,共70分)下图为某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图中M、N分别为EH、HF的中点,H日该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读图完成1-3题。1该地的地理纬度是 A.1834N B.1834S C.2326N D.2326S2下列时段中,北京昼长夜短且昼越来越短的是 A.EM B.MH C.HN D.NF3当M日时 A.开普敦附近海上风浪较大 B.该地日出正东 C.我国北方秋高气爽 D.北印度洋洋流自西向东流下图为以邯郸( 36N, 114E)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 Q 点地处 4N,此刻夜半球与图示区域重叠达到最多。读图完成 4 5

2、题。4图示时刻 A Q 点 区时为 12 时 B 太阳直射点位于东半球 C 南极昆仑站处于 极夜 时间 D 新一天范围少于旧一天范围5图示日期, 邯郸 、 P、 Q 三地 A 太阳日出方位相同 B P 地的白昼最 长C 三地日出时,地方时刻相同 D.三地中 Q 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读甲、乙两地区图,回答6-7题。6下列有关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的比例尺较小 B.乙图所示地区在甲图所示地区的东方 C.甲图表示的实际范围更大 D.甲到乙地区的最短航线方向为先东南,后东北7有关甲、乙两区域气候上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亚热带气候分布的北界比乙区域偏北 B.甲区域温带气候分布的南界比乙区域

3、偏北C.乙区域一月更加温暖的原因是该区域此时不受来自大陆冷空气的影响D.甲区域一月更加寒冷的原因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的影响读“海南年降水量分布(单位:毫米)图”,回答8-9题。8海南年降水量总体分布特点是 A沿海多内陆少 B西北多东南少 C南部多北部少 D东部多西部少9海南省西部昌化拥有我国少有的热带滨海沙漠景观,其成因最可能是 A地处内陆,受大陆气团控制 B终年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C地处夏季风背风地带,降水少、蒸发强 D海水侵蚀形成sj.fjjy.org读某区域气候区分布图,回答10-12题。10与I气候区的气候特征相符的描述是 A气温年较差大 B夏季高温多雨 C各月降水较均 D冬

4、季寒冷多风11影响III气候区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洋流 C河流 D地形12分布在II气候区的R城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A气温较高 B风力较弱 C降水较少 D光照较强下面为欧洲某河流流域示意图(图中虚线为流域界线),该河流水量充沛,季节变化大,流域内出产质葡萄。读图回答13-14题。13该河流径流量最小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4该河流流域内出产质葡萄的气候资源势是 A夏季高温多雨 B全年降水丰富 C夏季光照充足 D冬季昼夜温差大读世界某区域略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15-16题。15.按照性质划分,图中洋流应为: A.风海流 B.补偿流 C.寒流 D.暖流16.关于E海

5、域形成原因分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消亡边界的两个板块碰撞运动形成B.消亡边界的两个板块张裂运动形成 C.生长边界的两个板块碰撞运动形成D. 生长边界的两个板块张裂运动形成读中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17-18题。17图示信息反映出我国 A.青少年人口比重持续增加 B.乡村人口比重持续增加 C.人口增速先快后减缓 D.人口未进入老龄化18东部人口比重的变化表明东部地区 A.人口数量先减后增 B.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出生率 C.人口密度持续增大 D.影响人口比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环境变迁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 1990 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 调整

6、产业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下图是该市 1990 2010 年产业结构变化图。回答 19 20 题。19 1990-2010 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 B产业结构趋于优化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D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20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有下列选项逐渐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 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下图为世界及四个大洲城市化发展统计图,回答2122题。21该图反映 A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成负相关 B亚、非洲城市化速度较快 C亚、非洲总体

7、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D欧洲、北美呈现逆城市化22新兴国家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在城市中出现一些问题,下面描述与实际最不相符的 A无序扩张、环境质量下降 B交通拥堵,住房紧张 C教育配套滞后,位不足 D劳力紧缺,退休年龄推迟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完成2324 题。23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B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小C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D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小24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可推断A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B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

8、甲模式有向乙模式演变的趋势C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形成D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下图为某国(区域不属于该国领土)玉米主产区和玉米种植、收获的时间。该国采矿业、制造业是其经济支柱。读图回答2526题。25该国玉米主产区选择710月为农闲时期,主要自然原因是A降水较少,水源条件差 B为冬春季节,气候寒冷不适合玉米生长C为夏秋季节,气候过于炎热干燥 D降水过多,多洪涝灾害sj.fjjy.org26根据自然地理特征分析,该国重点防治的最主要环境问题是A森林锐减 B荒漠化 C湿地破坏 D酸雨问题城市化过程包含了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等过程。下图示意我国四个省(市、自治区)某

9、年土地城市化质量的差异。完成 27 28 题。注:城市用地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城市土地上的人口数量,城市用地经济密度是单位面积城市土地上产 生的 GDP 数量。27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出关于四省市的结论正确的是 A内蒙古的城市化进程最合理 B上海的城市化质量最高 C重庆的城市化速度最快 D贵州的滞后城市化程度最高28重庆城市用地人口密度大于上海,但城市用地经济密度却低于上海,与其相关的因素是 A城市化水平较高 B第一产业发达 C城市用地较为完整 D地形起伏较大,经济发展相对落后iphone4S 于 2012 年 1 月正式登陆中国大陆,读下图 iphone 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回答 29 30题2

10、9 iphone 手机零部件进行全球采购的主要原因是 A各国生产零部件的劳动力 成本低 B扩大 iphone 手机的销售市场 C充分利用国际先进技术条件 D美国国内原料不足30 2011 年 7 月 29 日,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表示,企业现 有 1 万台机器人, 2012 年将增加到 30 万台,决定用机器人大量取代工人的主要原因有 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 能源供应日趋紧张 招工难度不断加大 政策优势不断丧失 A B. C. D. 2012年12月1日,哈大高铁正式开通营运。它是我国在高寒地区修建的首条、也是世界上第一条新建高寒高速铁路,设计时速350公里每小时,沿途经过10个城市。其设计施工难度

11、巨大,沿线冬季极端最低温度零下40左右,最大积雪厚度30厘米,沿线土壤最大冻结深度达205厘米,下图是哈大高速铁路示意图。读图回答31-32题。31 哈大高铁在建设过程中攻克的技术难题主要是: A.路基不稳 B.路基冻胀 C.地震频发 D.地势起伏32. 图中乙河与甲河相比 A.结冰期长 B. 流量更大 C. 凌汛期长 D. 含沙量大雾霾天气,造成城市里大面积低能见度。在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的时候形成的是雾,在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的时候逐渐转化成霾。这种现象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读某城市一天中PM2.5变化图回答33-35题。33. 下列有关上图中PM2.5出现两个峰值的主要原因最

12、合理的是 A. 工业活动造成的污染 B. 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 C. 城市外围的秸秆燃烧 D.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的扬尘34. 下列近地面天气系统中有利雾霾天气形成的天气系统是 A. B. C. D. 35. 下列有关雾霾天气控制下的城市说法正确的是 A. 城市的昼夜温差变大 B. 清晨市中心的能见度比郊区更低 C. 城市的热力环流增强 D. 清晨郊区的能见度比市中心更低二、综合题(共30分)36读我国平谷地区图,结合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sj.fjjy.org平谷地区(见下图)被农业部授予“中国桃乡”,每年都举行平谷国际桃花节、金秋采摘节。该地区是一个群山环绕的山间小盆地,独立水系,周围群山储藏着大量富钾火山岩。平谷大桃无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口味最佳。桃树为落叶小乔木,夏末成熟。桃树喜光、温暖,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稍耐寒,不耐水湿。桃耐旱力强,在平地、山地、沙地均可栽培。(1)描述平谷桃的空间分布特征。(2分)(2)分析图中A地比B地年降水量多的原因。(2分)(3)在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你认为平谷地区可以发展的相关产业有哪些。(2分)(4)平谷大桃口味最佳,简析该地区发展大桃的优越的区位条件。(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