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3章 投影与视图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68427260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3章 投影与视图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新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3章 投影与视图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新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3章 投影与视图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新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3章 投影与视图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新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3章 投影与视图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3章 投影与视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3章 投影与视图(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章 投影与视图3.1 投影第1课时 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知识与技能】1.了解投影、投影线、投影面的概念,掌握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概念及性质.2.能够确定物体在平行光线和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在某一平面上的投影.【过程与方法】经过观察、想象,体会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之间的区别.【情感态度】1.积极参与探索,总结,与同伴交流,勇于解决问题.2.通过了解,感受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并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教学重点】平行投影、中心投影的含义及其特征.【教学难点】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区别及判断方法.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媒体展示:物体在日光或灯光的照射下,在墙壁或地面形成影子;皮影戏;灯光下,做不同的手势

2、形成各种各样的手影.(可让学生参与现场表演,激发学生求知欲)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投影及平行投影的概念阅读教材P95,了解投影的定义及平行投影的定义.(1)投影的定义: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或墙壁等)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照射光线叫投影线,投影所在的平面叫投影面.(2)平行投影的定义: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如物体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形成影子.【教学说明】平行投影的特征:同一物体在不同时刻太阳光下影子的方向和长短是不一样的.一般上午的影子由西西北北变化,影子越来越短,下午的影子由北东北东变化,影子越来越长.例1 如图,有两根木棒AB,CD在同一平面上竖着,其中AB这根木棒在太阳光下

3、的影子为BE,请画出CD的影子DF,并说明你是怎样画的. 【分析】因为是太阳光下的影子,所以光线应是平行的,木棒的顶端A与影子E的连线AE即为太阳光线.解:过点C作CFAE,交BD所在的直线于F,则DF就是所求的CD的影子,如图所示.2.中心投影中心投影的定义:探照灯,路灯或台灯的光线可以看成是从一点发出的,像这样的光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中心投影.【教学说明】中心投影会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我们前面学过的位似图就是中心投影.中心投影的点光源,物体边缘上的点及它在影子上的对应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根据其中两点,就可以求出第三个点位置.例2 如图,垂直于地面的两根木杆AB,CD在同一路灯下的影子分别是B

4、E,DF,试画出路灯灯泡的位置.【分析】因为路灯发出的光线均从一点(即灯泡)出发,故光线AE,CF的交点即为灯泡所在位置.解:连接EA,FC并延长,交点为P,则点P是灯泡的位置.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晚上小华出去散步,在经过一盏路灯时,他发现自己的身影( )A.变长 B.变短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2.(湖北宜昌中考)如图,在一间黑屋子里用一盏白炽灯照一个球,球在地面上的阴影的形状是一个圆,当把白炽灯向远移时,圆形阴影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A.越来越小 B.越来越大 C.大小不变 D.不能确定3.在一个晴朗的白天里,小亮在向正北方向走路时,发现自己的身影向左偏,你知道当时所处

5、的时间是(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无法确定4.从早上太阳升起的某一时刻开始到晚上,操场上旗杆在地面上的影子变化规律是( )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C.方向改变,长短不变 D.以上都不正确5.在同一时刻,身高为1.6米的小强的影长是1.2米,旗杆的影长是15米,则旗杆高为_.6.确定图中路灯灯泡的位置,并画出小赵在灯光下的影子.7.如图,我国某大使馆内有一单杠支架,支架高2.8m,在办公楼前竖立着高28m的旗杆,旗杆底部离大使办公楼墙根的垂直距离为17m,在阳光灿烂的某一时刻,单杠支架的影长为2.24m,办公室窗口离地面5m,问此刻旗子的影子是否能达到办公室的窗口?【

6、教学说明】学生自主完成加深对新知的理解.【答案】1. D 2. A 3. A 4. B 5. 20米 6.略7.解:能达到.设旗杆的影长为xm,依题意 ,x=22.4,22.4-17=5.4,再设影子落在办公楼上的影高为ym,依题意得,y=6.755,旗子的影子能达到办公室的窗口.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本堂课主要学习了投影、平行投影、中心投影的有关概念,初步认识了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特征,通过例题和练习掌握了平行投影的简单应用.2.本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和同学们交流一下.1.教材P99第2、3题.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节课首先通过媒体展示、学生动手,让学生们初步感知

7、投影,接着学习平行投影及中心投影的概念,通过例题和练习掌握投影的简单应用,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动手动脑的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第2课时 正投影【知识与技能】1.理解正投影概念,了解点、直线、平面多边形与投影面成三种不同的位置关系时的正投影.2.掌握正投影的成像规律,会画一个立体图形的正投影.【过程与方法】经过观察、想象、体会正投影的概念,了解中心投影、平行投影与正投影的关系.【情感态度】1.积极参与探索,勇于解决问题.2.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教学重点】掌握正投影的概念,了解中心投影、平行投影和正投影的关系.【教学难点】掌握线段、正方形、正方体的正投影特征.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1.同学

8、们回顾一下:什么是投影?投影包括哪几种?2.同学们猜想一下:平行投影时,当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时,物体形成的投影如何呢?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正投影的定义让同学们拿着课本,看看它在太阳光下的正投影是什么形状?正投影定义:平行投影中,如果投影线与投影面垂直,就称为正投影.【教学说明】正投影是一种特殊的平行投影,它区别于一般的平行投影的不同之处是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2.正投影的特征探究1 如图,把一根直的细铁丝(记为线段AB)放在三个不同位置;铁丝平行于投影面;铁丝倾斜于投影面;铁丝垂直于投影面(铁丝不一定要与投影面有公共点).三种情况下铁丝的正投影各是什么形状?由此你可以猜想线段的正投影有什么

9、规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细铁丝可以用铅笔代替.【教学说明】铁丝平行于投影面时,它的正投影的形状跟大小与它本身完全相等;铁丝倾斜于投影面,它的正投影仍是一条线段,但长度变短了;铁丝垂直于投影,它的正投影变成了一个点.正投影特征:当线段AB平行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A1B1,线段与它的投影的大小关系为AB=A1B1;当线段AB倾斜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A2B2,线段与它的投影的大小关系为ABA2B2;当线段AB垂直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一个点A3.探究2 如图,把一块正方形硬纸板Q(例如正方形ABCD)放在三个不同位置:纸板平行于投影面;纸板倾斜于投影面;纸板垂直于投影

10、面.三种情况下纸板的正投影各是什么形状?由此你可以猜想得出什么规律?【教学说明】用作业本做一个投影试验就可得出结论.结论:纸板Q平行于投影面P时,Q的正投影与Q形状、大小一样(即全等);纸板Q倾斜于投影面P时,Q的正投影与Q的形状、大小发生变化(面积变小);纸板Q垂直于投影面P时,Q的正投影成为一条线段.例 如图,按照箭头所指的投影方向,画出长方体的正投影,并标出尺寸.解:(1)正投影是一个正方形,如图(1).(2)正投影是一个矩形,如图(2).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正方形在太阳光的投影下得到的几何图形一定是( )A.正方形 B.平行四边形或线段 C.矩形 D.菱形2.当棱长为20cm的正

11、方体的某个面平行于投影面时,这个面的正投影的面积为( )A. 20cm2 B. 300cm2 C. 400cm2 D. 600cm23.当投影线由上到下照射水杯时,如图所示,那么水杯的正投影是( )4.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正方形的平行投影一定是菱形;平行四边形的平行投影一定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平行投影一定是三角形.A.1 B.2 C.3 D.05.一个长方形的正投影的形状、大小与原长方形完全一样,则这个长方形_投影面;一个长方形的正投影的形状、大小都发生了变化,则这个长方形_投影面.6.已知一纸板的形状为正方形ABCD(如图),其边长为10cm,AD、BC与投影面平行,AB、CD与

12、投影面不平行,正方形在投影面上的正投影为A1B1C1D1,若ABB1=45,求正投影A1B1C1D1的面积. 【教学说明】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巡视引导分析.【答案】1.B 2.C 3.D 4.D 5.平行于 倾斜于6.解:如图:过点A作AHBB1于H,ABB1=45,AB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惑?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点评:线段、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正投影规律;画物体的正投影应注意哪些细节?1.教材P100第5、6题.2.完成同步练习册本课时的练习.本节课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书本、铅笔在太阳光下的正投影,加深了对正投影概念的理解,有利于

13、对正投影规律的掌握,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和探究问题的能力.3.2 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知识与技能】1.认识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并会计算.2.进一步培养我们的空间观念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动手操作,经历体验,合作探究,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2.通过直棱柱、圆锥侧面展开图的教学,向我们渗透化曲面为平面,化立体图形为平面图形的“转化”思想.【情感态度】1.渗透数学应用意识教育和数学审美教育,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2.通过本节教学,培养我们合作交流意识,主动探索,敢于实践的良好学风.【教学重点】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分别是什么图形.【教学难点】直

14、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相关计算.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如图是一个长方体,大家数一下它有几个面,几条棱,上、下面与侧面有什么位置关系,竖着的棱与上、下面有何位置关系?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观察下列图中的立体图形,它们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特点?1.直棱柱的有关概念在几何中,我们把上述这样的立体图形称为直棱柱,其中“棱”是指两个面的公共边.它具有以下特征:(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称它们为底面;(2)其余各个面都为矩形,称它们为侧面;(3)侧棱(指两个侧面的公共边)垂直于底面.根据底面图形的边数,我们分别称它们为直三棱柱、直四棱柱、直五棱柱、直六棱柱等.2.直棱柱的侧面展开图要求同学们把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的侧面沿一条侧棱剪开,试试看能否展开成一个平面,它是什么图形?结论:将直棱柱的侧面沿着一条侧棱剪开,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称为直棱柱的侧面展开图.直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这个矩形的长是直棱柱的底面周长,宽是直棱柱的侧棱长.例1 教材P102例1【教学说明】直棱柱的侧面展开图的有关计算中,实际上是转换成直棱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的计算.3.圆锥的侧面展开图(1)圆锥的有关概念:如右图是一个圆锥,它是由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围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