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学期辽宁地方课程人与社会1 嘹亮唢呐唱人生 课件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468425378 上传时间:2024-04-27 格式:PPTX 页数:16 大小:3.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学期辽宁地方课程人与社会1 嘹亮唢呐唱人生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五年级下学期辽宁地方课程人与社会1 嘹亮唢呐唱人生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五年级下学期辽宁地方课程人与社会1 嘹亮唢呐唱人生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五年级下学期辽宁地方课程人与社会1 嘹亮唢呐唱人生 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五年级下学期辽宁地方课程人与社会1 嘹亮唢呐唱人生 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学期辽宁地方课程人与社会1 嘹亮唢呐唱人生 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学期辽宁地方课程人与社会1 嘹亮唢呐唱人生 课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嘹亮唢呐唱人生五年级下学期辽宁地方课程人与社会小明曾随妈妈到西北的亲戚家参加一场传统的婚礼。在婚礼上,他见到了一种乐器,声音很高亢、嘹亮。这是什么乐器呢?唢呐,又名喇叭,小唢呐称海笛。唢呐,在木制的锥形管上开八孔(前七后一),管的上端装有细铜管,铜管上端套有双簧的苇哨,木管上端有一铜质的碗状扩音器。唢呐虽有八孔,但第七孔音与筒音超吹音相同,第八孔音与第一孔音超吹音相同。唢呐,是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由波斯传入。唢呐是中国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的民间吹管乐器。它发音开朗豪放,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和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

2、、礼、乐、典、祭及秧歌会等仪式伴奏。据历史资料考查,唢呐流传于波斯,金元时期传入中国。然而唢呐又是一件世界性的乐器,流布于亚、非、欧三大洲的30多个国家,而唢呐则是近代的统一称呼。唢呐的介绍唢呐的介绍明代科学家朱载堉明代科学家朱载堉出身皇族的科学巨星出身皇族的科学巨星朱载堉(1536一约 1611),自号狂生、山阳酒狂仙客。明代科学家,尤以音律方面研究的卓著成就而流芳后世。朱载堉改良了唢呐的发音位置,在唢呐八音孔的基础上研制出“三眼管子”。他还担当喷呐演奏的领班人,创建了“金鼓会”,为唢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唢唢l呐呐l名名l曲曲l欣欣l赏赏百鸟朝凤是一首著名的山东民间乐曲,流行于我国北方广

3、大地区民间音乐的可贵处是它和人民生活有着血肉的联系百鸟朝凤就是一首能够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劳动生活回忆的优秀的民间管乐曲在乐曲中我们仿佛可以听到布谷鸟、鹁鸪鸟、小燕子、山喳喳、黄雀、画眉、百灵鸟、黄腊嘴等禽鸟的叫声,还能听到公鸡啼鸣,它象征着黑夜的消逝和朝阳初升的生动意境。唢唢l呐呐l名名l曲曲l欣欣l赏赏打枣河北民间乐曲,根据河北梆子赵连代借闺女这出戏中的一段唱腔衍变而来。乐曲热情豪爽,表现了北方金秋时节,一树树果实累累的红枣逗人喜爱,男女老少,一手提篮,一手执竿,边打枣,边风趣的谈笑,欢声笑语此起彼伏、连绵不断。也有人传说这首曲子描写了宋太祖赵匡胤私访民间,想吃枣子身边又没带分文,于

4、是和打枣姑娘发生了一段有趣口角的故事。唢唢l呐呐l名名l曲曲l欣欣l赏赏黄土情是我国当代著名唢呐演奏家周东朝先生在1992年创作的,该作品曾荣获我国第三届民族管弦乐展播评比独奏作品一等奖,后又被灌入作者演奏的唢呐专辑中。该曲以悠扬婉转的旋律抒发了对黄土高原无限眷恋的情怀,唢呐特有的艺术表现力在乐曲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唢唢l呐呐l名名l曲曲l欣欣l赏赏全家福唢呐十大名曲,以河南安阳的豫剧民间戏曲唱腔、板式、曲牌组合起来的吹奏乐曲,它的形成、加工、改编,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创作过程。全家福本属于用豫北安阳地区的民间戏曲唱腔、板式、曲牌组合起来的吹奏乐曲,它的形成、加工、改编,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

5、的创作过程。有些演奏者在节目介绍时只注“民间乐曲”某某记谱,这是不完备的。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唢呐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唢呐唢呐发音开朗豪放,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深受人们喜爱,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礼、乐、典、祭及秧歌会等仪式伴奏。新生儿满月,吹起唢呐,欢天喜地庆贺新生命的到来。吹起唢呐打起锣鼓,高高兴兴迎娶新娘。百千唢呐激起人们逛庙会欢喜的热情。德高望重的人去世,十六支唢呐同时演奏。唢呐的魅力至今经久不衰。那响彻人们心灵深处的音调,那吹尽人生喜怒哀乐的旋律,时时回响在耳边,给予着人们努力生活的勇气。唢呐的发展唢呐的发展传入:公元3世纪,唢呐由东欧、西亚一带传入中国。唢呐的发展唢呐的

6、发展唐: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尊唐代骑马吹唢呐俑。骑马者头戴风帽,身穿短袖无领长衫,双手持一唢呐正在吹奏,唢呐管身比较短粗。跟前面的资料相比,故宫的这件唐代泥塑,应该是是第一件明确无误的图象资料。至少可以断言,唢呐在唐代的时候已经在中国内地使用。唢呐的发展唢呐的发展金、元之间,已经有了文字记录,虽然只是后人的记载。徐渭(1521年-1593年,明代戏曲家)在南词叙录中谈及“至于喇叭、唢呐之流,并其器皆金、元遗物矣。到了明代,不仅有了关于唢呐的文字记载,而且壁画和雕塑中的唢呐图象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写实。明代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则是描述唢呐最好的文章:“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和假?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唢呐凭借其独特的气质与音色,成为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管乐器。唢呐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我国唢呐主要流派大致分为以摸仿鸟鸣见长的山东派;精巧清脆的河北派;以花舌见长的东北派;刚而不婉的派和粗狂豪放的陕西派等。当然还有其他的艺术流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