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的说明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68352704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的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的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的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的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的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的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的说明(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的说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20010年8月30日)按照2007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征求意见工作的通知”要求,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全面展开。一是由教育部组织向29个省和42个国家实验区1700余名教师下发问卷,征询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存在的具体问题和修订建议;二是成立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小组,开始了长达一年半的修订工作。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由化学学科专家、化学教育专家、中学特级教师和优秀教研员组成,其中有化学课程标准编写组负责人和部分核心成员。修订组在中科院陈洪渊院士、清华大学宋心琦教授的指导下,抱

2、着对国家认真负责的态度、以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分析和研究了各地对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修订建议,结合标准修订组成员采用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到的一线老师对标准提出的意见及建议,整合成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的主要依据。经过长达一年多时间的调查分析和多次集中讨论与修改,于2008年3月完成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修订稿。在这期间,修订组全体成员认真学习中央及教育部颁发的相关文件,本着对国家基础教育和下一代负责的精神,听取多方意见,逐条分析来自各地和各方面的修订意见,制订了修订工作计划,反复研究修订方案,在修订组成员共同认可的基础上明确了修订的原则,确定拟修订的具体内容。在前后修订6稿的基础

3、上,形成修订稿。2008年4月到11月期间又对该修订稿文本进行了多次细致的审读和修改。在2010年1月起至今的半年多时间内,我们对标准全文进行了仔细的审读,结合教育部提出的统一修改要求,对标准文本做了文字修改和内容调整。现将正式文本呈送教育部,同时将修订情况作如下汇报。一、化学课程标准修订前的调查和研究(一)调查的途径、对象和方式本次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的调查有两个途径:一是教育部2007年统一向各地征询的修订意见,调查对象为29个省和42个国家实验区,涉及不同类型学校的化学骨干教师和教研员1742名。教育部下发了“征求意见提纲”和“征求意见表”,采用座谈、讨论、问卷、书面建议等方式征求意

4、见。修订意见和建议范围广且非常具体,内容遍及标准文本的各个主要部分。二是在若干省、市征询修订意见。本次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来自北京、上海、吉林、湖南、福建、江苏等地的高师院校、教研机构和中学,他们各自结合本地初中化学教师培训、教材培训和教研活动等进行座谈征询或半开放性访谈计十余次,收集到大量资料。修订组成员将各地获得的有关意见分析综合后,在修订会上进行了交流。(二)反馈的主要意见与建议实验区广大化学教师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建议的问卷调查和座谈征询记录经整合后,得到如下的结果。1. 充分肯定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改革的方向课程实验区广大教师认为,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改革强调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关

5、注学生学习的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原化学课程相比,新课程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他们在多个方面给出了正面评价:l 课程目标的要求更明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不仅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而且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也更明确,这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更有指向地把握和落实课程目标。l 学习方式多样化。倡导科学探究,特别是突出学科特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有效地改进了“讲记背练”学化学的传统方式。l 体现基础性和启蒙性。充分反映出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功能,提供给

6、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界,提高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认识化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l 突出化学学科的价值。通过正面阐述化学的伟大贡献,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化学学习的重要性。l 扎实的知识基础。从多个方面构筑课程内容体系,如“理论知识+元素知识”“定性知识+定量知识”“宏观知识+微观知识”“学科知识+社会应用知识”等。这些内容具体以“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

7、”和“化学与社会发展”为内容主题,是学生终身学习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基础知识。2. 整体认同化学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效果在座谈、访谈和问卷分析中获知,实验区广大老师基于几年来成功的教学实践,充分肯定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施后带来的新变化:初中化学教材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实际;“科学探究”已经走进初中课堂;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革;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有所增强;化学学习评价方式多元化,更关注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初中化学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整体上均有所提升。调查数据也表明,通过六年来实验区大规模的实践,广大初中化学教师总体上赞同课程标准,对标准的具体

8、内容和实施效果是很满意的。表1是对化学课程标准各个部分的作用进行调查后得到的统计数据,“完全(好)”或“基本肯定”(较好)所占比例很高,持否定意见(“不太认同”“完全不认同”)的比例较低(见表1)。 表1 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各部分作用的调查调查内容完全或基本肯定否定意见基本理念体现改革纲要90.5%0.5%课程理念和设计思路对教学有指导意义77.6%1.2%课程三维目标合理知识与技能 87.9%过程与方法 81.0%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82.5%1.0%0.9%1.0%内容标准的主题结构95.9%0.5%化学课程内容的重组81.6%1.0%化学课程的实施建议79.5%0.2%对于课程标准内容

9、主题设计是否合理,表1给出的肯定比例高达95.9%,尚有3.6%的意见是“有些合理”,而“不太合理”的仅占0.5%,充分说明化学教师整体上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内容体系和水平要求高度认同。当然,由于各内容主题功能不同,教学中具体实现的程度也有所差异。教师对“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等内容标准主题“难易适中”的评判比例分别是30.4%、67.6%、58.3%、70.6%。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科学探究”既是学习的内容目标,又是学习的方式,但要在实际教学中有效落实仍有一定的困难(61.5%)。3. 提出了课程标准有待修改的问题和建议对收集到的调查和座谈资料

10、中标准每一部分的“修订意见”进行了整理,比较集中的建议如下:l 对前言部分。对“学科性质”“课程性质”的阐述应结合初中生实际,在某些文字的表述上可略为降低要求,以更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有些观点可稍做展开,用通俗的文字表述,便于初中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对“目标要求”的水平划分、操作性、层次性等问题应进一步明确,但考虑到涉及内容标准的修改宜慎重对待。l 对课程目标部分。要求突出基础性,可结合化学核心内容再细化一些,尤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两部分可加强;对学生在运用方法和能力方面的目标要求可适当降低,文字应更具体些,便于教师把握;可适当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如安全意识等)。l 对内容标准部分

11、。要求关注初中化学知识的系统性和与高中化学的衔接,具体界定化学实验技能和实验内容的要求;增、删某些知识点;适当调整某些核心知识的学习水平层次(问卷中要求增加内容难度的意见居多);“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等的某些要求可适当降低;个别的“科学探究” 案例要求较高,建议修改或更新;“活动与探究建议”中某些活动的任务应具体一些,便于化学教师把握。l 对课程实施建议部分。应结合近年来课程教学的实际经验对有关观点、要求进行修改。根据实施建议的组成具体如下:第一,“教学建议”部分内容需要充实,建议根据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增加“教学设计”“诊断教学”等方面的注意点,提供不同教学环境下某些核心

12、主题的教学原则和案例片段,供教师教学设计时借鉴。第二,“评价建议”应在总结几年来课程实验区评价经验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评价要求,指导教师合理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呈现操作性强的评价思路和有效的评价案例,特别是应阐述档案袋评价和活动表现评价的具体操作特点。第三,“教材编写建议”应结合实例说明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体系的关系,特别应对如何编好课程标准积极倡导、但实施时仍有一定困难的实验探究活动给出具体的分析,对教材如何处理好生活社会素材的选题以及与化学知识的融合等方面的内容应做出具体的指导。第四,“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建议”应加强对初中化学实验室及实验仪器、药品配置的具体要求,最好能结合资源利用和开发

13、的实例进行分析,使初中化学实验装备标准与课程标准更好地衔接。(三)明确标准文本修订的基本原则在认真分析社会发展对公民化学素养的需求和未来化学科学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实际,认真审视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要求。标准修订组同志一致认为:本次修订应有利于提升初中学生的化学素养,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有利于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国民的素质教育。为充分体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作为国家标准的权威性、指导性和科学性,修订应遵循下列原则。(1)从未来社会对公民科学素养的要求和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发展的国际趋势出发,进一步审视学生发展所需的化学核心知识、过程方法和实践能力,对课程标准进行修

14、订。(2)修订应坚持突出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基础性和启蒙性,倡导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密切结合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充分体验化学学科的价值。(3)高度重视中国国情,认真对待各地提出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改意见和建议,在充分研讨和分析基础上,应对修改意见和建议逐一形成全体成员认同的处理意见。(4)针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实施中的经验和问题,提炼指导性意见或问题解决策略,增强课程标准的指导性。(5)在对发达国家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进行比较基础上,结合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育的实际,完善化学课程标准的修订。二、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一)前言和目标部分从学生发展、社会需求和化学发展的视角,重新审视

15、学科价值和课程理念,观点的阐述力求更严谨,更符合中国实际,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更具有实践指导性,语言更贴近中学化学教师的实际。在导言部分,分两段重点阐述化学学科的发展以及化学教育面临的时代挑战,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化学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对目标涉及的行为动词部分做了调整,并将具体的分类以“内容标准部分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 ”为名放附录。(二)内容标准部分根据化学课程改革实践和各地对标准的修订建议,在遵循基础性、启蒙性的前提下,从化学学科角度进一步论证,对内容标准的具体条目进行充实,或调整学习水平。修改“探究活动建议”,使之更成熟、更具可操作性。对“科学探究”的能力目标和案例重新论证和修改;设立学生“必做的” 的9个(类)化学实验;对实验技能要求作了进一步分解,体现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三)实施建议部分l 对“教学建议”的修订贴近课堂,明确提出教学要求,分析现实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从实践中选择典型案例并辅以扼要的说明,使教学建议更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l 对“评价建议”的修订从评价实施的角度重写“评价建议”,包括评价目标的确定、评价方式的选择、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工作的实施、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反馈等方面,增加具体的案例。l 对“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建议”的修订对原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