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比较厚薄、粗细、深浅》FLASH课件动画教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68345860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语言《比较厚薄、粗细、深浅》FLASH课件动画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幼儿园语言《比较厚薄、粗细、深浅》FLASH课件动画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幼儿园语言《比较厚薄、粗细、深浅》FLASH课件动画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幼儿园语言《比较厚薄、粗细、深浅》FLASH课件动画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语言《比较厚薄、粗细、深浅》FLASH课件动画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语言《比较厚薄、粗细、深浅》FLASH课件动画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语言比较厚薄、粗细、深浅FLASH课件动画教案幼儿园语言比较厚薄、粗细、深浅FLASH课件动画教案 flash课件,活动目标是会运用感官比较两个以上物体的粗细、厚薄,知道物体的粗细、厚薄是相对的。活动目标1. 会运用感官比较两个以上物体的粗细、厚薄2. 知道物体的粗细、厚薄是相对的。重点和难点1. 重点: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2. 难点:词与概念的匹配。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活动准备教具:厚薄不同的书、纸、布若干。粗细不同的毛线、小棒、笔若干。学具:每个幼儿一份厚薄不同的纸、布。粗细不同的毛线、小棒笔。每个幼儿的物品不必完全相同,以便交换使用。彩色的篮子若干只。数学角内放粗细、厚薄不同的物品

2、和分类盒。(分类盒上用形象的图画表示物体的粗细、厚薄。)活动流程分类-指认-命名-分类活动过程:1.通过分类活动使幼儿积累有关粗细、厚薄的感性经验。(1)在来园活动区域活动时让幼儿用数学角里的材料进行分类活动。教师可通过提问了解幼儿的分类水平,如:为什么把这支笔放在这个盒子里等。(2)该分类活动是个别进行的,教师应尽可能了解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2.通过指认活动帮助幼儿在词和有关概念之间建立联系。(1)幼儿每人一份粗细、厚薄不同的物品。(2)听指令取出相应的物品。如找出一张厚的纸。把粗的毛线举起来。指令可由教师发出,也可让幼儿发指令,以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并向命名过渡。(3)要求幼儿说出完成指令

3、的方法(即采用什么方法比较出物体的粗细、厚薄的)。3.通过命名活动使幼儿完成概念与词的匹配。(1)让幼儿说出教师出示的物体的粗细、厚薄。(2)让幼儿按指令介绍自己盒子里的物品的特征。如:请说说你盒子两根小棒的不同。4.通过分类活动让幼儿体验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1)让幼儿根据语言标记分类。如:请把粗的小棒放在红的篮子里。(2)向幼儿展示分类结果,让幼儿思考分得对不对。5.通过讨论使幼儿理解物体的粗细、厚薄是相比较而言的。(1)检查分类结果。如:红篮子里的小棒是否都是粗的(2)讨论:为什么大家都把自己盒子里粗的小棒放进去,现在却是有的粗有的细。6.通过变化粗细、厚薄的操作活动让幼儿进一步理解物体

4、量差异的相对性。(1) 让幼儿按指令作变化粗细、厚薄的操作,如:请你让盒子里的毛线变细。(2)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如可以用分解的方法使毛线变细,也可找出比它粗的毛线作比较。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7.通过智力游戏发展幼儿初步的推理能力。(1)智力游戏谁更粗毛笔、钢笔和铅笔比粗细。钢笔比铅笔粗,毛笔比钢笔粗,毛笔和铅笔哪个粗为什么(2)这个游戏是让能力强的幼儿跳一跳,即使他们答不出,也会使他们在头脑中留下疑问,这对发展他们的推理能力,理解传递关系是有益的。活动结束:小朋友一起探讨。认识三角形目标使幼儿通过感知和观察,了解三角形的名称和特点,能找出生活中相应形状的实物来。准备1. 圆形纸板;大三角

5、尺、三角形纸板或这种形状的其他物品各4、5件(按幼儿分组的数准备)。两根约4米长的绳。2. 彩纸或白纸剪成的可重叠比较的等边三角形和圆形每个幼儿各1个。3. 配套幼儿用书数学上册。过程1. 感知三角形的特征教师出示三角形的实物,让幼儿观察并轮流触摸边缘,说一说是什么形状,有什么特征,数一数它们有几个角。2. 找实物教师请幼儿在活动室内找三角形的物品,或让幼儿回忆在生活中见过哪些这种形状的物品,如小彩旗是三角形的,山的形状是三角形的等。3. 认识图形名称和基本特征教师将三角形的物品按在黑板上,用粉笔沿边缘勾画出物体的外形轮廓,告诉幼儿三角形的名称,教幼儿正确的发音。然后教师请幼儿拿出纸制成的三角形和圆形,重叠起来进行观察比较,并说一说三角形的特征,如三角形有三个角和三条边。4. 做练习教师指导幼儿做幼儿用书第2页的练习。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