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溪机械厂案例分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68314350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溪机械厂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龙溪机械厂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龙溪机械厂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龙溪机械厂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龙溪机械厂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溪机械厂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溪机械厂案例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龙溪机械厂案例分析2008201050602 林 玮A. 通过对龙溪机械厂的外部环境、企业背景与发展、主要对手分析可知,龙溪机械厂面对的是一个产品需求快速扩大的环境,而决定产品竞争力主要集中在价格和质量上面B.通过龙溪机械厂对于质量管理的认识和其发展来看,其认识还比较有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于质量管理的认识还不够,质量管理是从上而下的管理,总经理在质量管理上采用授权方式,没有积极的推动质量管理的工作。2. 质量管理部门的权责一减再减,质量标准一降再降3. 质量管理的工作做的不够,仅仅是依靠一套十几年前的办法4. 事实证明培训工作达不到其宣传效果,员工根本不具备做好本职工作的技能。

2、5. 未有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有,但执行不到位,员工经常没有扣分情况。6. 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 .7. 对于 ISO9000 的理解不对,质量控制需要成本,但因质量问题出现的损失是要大大于投入成本得。8. ISO 体系是一种质量控制体系,而非仅仅是一种销售产品的资质9. 质量管理没有“务实管理”而是“人际关系管理” 。其惰轮轴相关流程图如下:流程图步骤123456789101112上,机加机加热处物流机加工机加工机加工热处理仓库 -仓库-室外-工车-工车-室外-理车 77热处理车间图1车间车间车间LLL车间间间间,一200检验250物流原材料预热- 锯床-米过-车床旁-工具箱- 过道

3、-钻床-办公-米过f- 主炉一大容器图2仓库田田炉道室道物流桥式吊小推小推工具 锯床 车床 工具箱 手推车 钻床 钢丝 一 钢钩7钢钩图车车车工艺锯加爪,上钻力口爪,-装运-切削 -工具箱-转运 -装运-预热 7 加热 7淬火图工工直径不直径不直径不钻孔钻孔钻孔预热厂口口囱口热日原材料-钢棒-钢棒-同的三-同的三-同的三-半成-半成-半成-惰轮一一冷却惰轮轴因牝外出部分部分部分品品品轴锯床钻床,小装运车床操车床操一,小检验装运预热,小 公人员操作 ffff 装运工 f 操作 fff一 操作工 一操作工工作工作工工工工工工初检,过程第一个确定是抽检过程抽过程抽过程检验 终检 广品初 终检否符合工

4、人检检抽检,小”规格互检检验步骤10:靠视觉观察和总的预热时间来判自动控 步骤12:过程靠目测来控方式断零件是否达到合适的温度制制,需要丰富的工作经验惰轮轴从水中取出过早,它将变得过软,取出过晚,它将变得过脆改进步骤10:靠设备测量的方式来确定温度,通过自动化设备来控方式提高其准确度制,提高起准确度步骤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热处热处热处热处热处热处物流热处理热处理热处理热处理- 理车-理车 ffff 理车-理车-理车-理车 一 室外-机加工车间一仓库图1车间车间车间车间间间间间间间大的高温防物流回火碱水水晾干200米成品水泥地 - 口-液体 用氧化液 油桶 -41

5、ffW f磨床图2炉箱架过道库容器体物流桥式桥式小型吊晾干工具大铁篮 篮子 篮子 一 小推车 磨床一图吊车吊车车架工艺洗掉残高温防- 回火-清洗-检验-清洗-挂油-晾干-一 转运 -磨加工一涂油图留物氧化回火热处理产品冷却惰“ 防腐- 惰轮7 后的惰-打磨后的惰轮轴一图轮轴心上处理轴轮轴仓库上小操作操作“人上小上小操作操作操作检验工一人员操作工 rrr 检验贝 ” 操作工 ” 操作工 fff”一打磨工一管理工工工工工员员检验检测硬度终检检验步骤14:稳定零件材料的结构和减小内应力,降低零件裂缝步骤22:零件的硬度用一种特别设计的装方式和过早断裂的可能性置测量,其防腐层的厚度靠眼睛来测量改进步骤

6、14:减少开关盖子的频率,避免温度变化,影响火炉中5HL、“八口口皿口步骤22:厚度米用专业仪器测量方式的产品通过以上流程可知:1. 在堕落轴的几个关键生产环节:预加热、淬火过程中,对于温度的判断仅凭人工的经验判断,存在较大的质量安全隐患2. 在回火的工序中,生产设计不合理,炉内温度有忽高忽低3. 在检验硬度的工序中,依赖人工检验,存在安全隐患4. 对于整个热处理的工序检验工作做得不够,需加强过程5. 检验方式初检、过程检验、终检的检验方式需改进,特别是在热处理工序,可对关键工序,增加终检(全检方式)来保证质量龙溪机械厂外部环境、企业背景与发展、主要对手分析,质量管理分析见下文:外部环境1.

7、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2. 企业数量不断减少3. 行业奉行低制作成本的竞争战略4. 价格战迫在眉睫5. 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为多数企业的经营战略企业背景与发展1. 企业成立于1957 年,国有企业,地处福建漳州2. 农村为其主要市场,生产各种单缸、多缸柴油机3. 创立之初,生产单缸低速柴油机,主要在国内销售,少量出口4. 70 年代,生产重点转移到单缸高速柴油机,产品既在国内销售,也出口到国外市场5. 80 年代,产品线已经包括了几种双缸和三缸机型,开始向美国出口多缸柴油机。6. 在最近的五年中,企业生产线已经扩展到包括一系列的四缸高速机型。产品前景1. 其配套拖拉机预计在今后几年里将维持高价位

8、。这种机型也可以和其他农用机械相匹配,进一步提高它的市场潜力。2 .与一种老式多缸柴油机相比较,SL2100的市场地位在不断提高,龙溪的新型SL2100最近接到好的反馈信息,企业相信SL2100很可能在整个产业里代替S295。3 . SL2100和其他单缸或双缸机型相比,在农用机械领域外具有更广泛的用途。主要竞争对手:常柴1. 为世界第一大单缸柴油机生产厂家,畅销机型S195通过了 ISO9002认证2. 产品绝大部分(92 )在国内销售,在全国26 个省中建立了由 275 个服务中心组成的服务网络。3. 采取的一系列合资合作措施。从1994 年起,常柴控制了国内三个小型柴油机厂。4. 制订了

9、增加多缸领域的研究与开发投入和增加产品型号的计划5. 将在近期把多缸柴油机的生产能力提高到以前的两倍,以满足预期的市场需求。6. 为了控制零件供应和实行后向集成,与两个柴油机零件制造商建立了合资企业。7. 与 Kubota 将在技术转让和市场开拓方面进行合作。8. 产品质量上乘,价格却相当或低于大部分竞争对手9. 企业的生产战略是外购所有的非关键部件,关键部件如控制缸盖、汽缸和阀等自行生产。到 1996 年,其83左右的所需零部件是外购的。10. 常柴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从德国、美国、日本、台湾和法国引进了制造技术。龙溪现情况:1. 职工人数从 90 年代初开始稳步下降,现在约有1880

10、 人2. 从外部引进了成组处理中心等新技术,用来帮助提高企业的零件和整机制造能力。这些中心能够对零件进行切、磨和钻,在零部件样品的快速制造和检验方面尤其有效3. 许多老设备的运行还主要依靠人工控制4. 龙溪对降低成本采取的对策是致力于零部件和外购和合作生产。然而,企业继续坚持对柴油机关键零部件的完全控制这包括:汽缸、缸盖和一定数量的零件,这其中包括惰轮轴 (DGS)5. 制订市场、产量、利润和职工收入的计划目标,同时还要制订技术改进、质量提高和新产品引进方面的实施计划。目标被细化为定额,在整个企业进行分配。各个部门每个月都要将它们的实际表现与计划进行分析比较,高级管理层每半年要对各个部门的实施

11、结果进行评估6. 关于质量和产品计划方面的问题每周都要讨论。质量管理的进展1. 1978 年以前,唯一的质量评价方面的正式机构是检验中心,负责对柴油机及其零件的制成品进行检验2. 1979 ,建立了质量管理中心,包括三个小组:检验小组、测量小组和管理小组。3. 1981 年,高级管理层决定把检验小组从质量管理中心分离出来。 质量管理中心变成了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4. 20 世纪80 年代,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逐步发展为全厂范围内的质量管理系统,其范围涵盖了企业许多生产活动。5. 80年代末,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分为两个部分:质量管理部(QMD和企业管理办公室(EMO。6. 对质量奖励制度也做了调整

12、,职工的奖金是和其所在车间的产品质量联系在一起的。以前,奖励制度是以全厂的产品质量状况为基础的。现在,如果职工所在车间的产品低于质量标准,那么该车间的所有职工将被扣掉质量分,职工的产品质量奖也将因此降低。职工被扣掉多少质量分,是以质量问题的严重程度为衡量标准,通常被扣掉的分数是很少的。质量管理办法1. 1994 年,龙溪实施了编订和实施“关于提高质量活动的管理办法”的手册,其内容以 ISO9000 为基础。从那时起,质量管理小组成为龙溪解决质量问题日益常用的工具。质量管理中心对所有质量管理小组直接领导,包括质量小组的注册成立、核心质量问题、订立管理质量小组活动的规则、提供概括性指导和检查小组工

13、作结果。2. 质量管理中心也负责鉴定各质量管理小组成员的工作成绩,并把他们的成果与其他人进行交流。3. 现在很多职工已明白了质量的重要性,也能够在各自的工作环境中应用全面质量管理。4. 仍有一些职工没有达到此水平。许多职工的技术基础匮乏,尤其是生产线上的工人。龙溪的全面质量管理观1. 总经理分权于下级人员,让他们负责企业的某些工作,引进质量管理小组这样的集体决策措施,越来越多的工人进入提供质量工作的第一线。2. 企业的质量管理 办法手册,这本手册已经成为龙溪质量管理的 圣经 。3. 培训体系,对我们的职工进行了培训,使他们不仅理解质量管理观念,而且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技能。4. 我们建立了一套行

14、之有效的奖励体系,体系中既有物质上的奖励,也有精神上的奖励。”5. 最高管理层应该更多地关注质量管理小组的活动。他们应该得到中层管理人员关于质量管理小组工作情况的报告,这样才能保证质量管理小组得到更多的支持。6. 问题不断复发是和我们的奖励体系有关的。一个好的奖励体系应该与我们质量管理小组的活动保持一致。有时同一问题的复发,仅仅是因为人们再次犯了同样的错误,显然对这些人的激励不够,不能使他们努力做好工作7. 不需要 ISO9000 认证是因为成本太高、不信任 ISO90008.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工厂选择哪个质量控制体系,而在于它能否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我们厂的产品在质量上优于其他企业; 我们厂的外部环境和车间内部比其他厂家整洁; 我们的员工工作努力, 这才是最重要的。 ”9. 然而, ISO9000 认证正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市场营销武器。由于我们要开拓国际市场,所以,我们要争取在1998 或 1999 年获得认证。”通过龙溪机械厂对于质量管理的认识和其发展来看,其认识还比较肤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于质量管理的认识还不够,质量管理是从上而下的管理,总经理在质量管理上采用授权方式,没有积极的推动质量管理的工作。2. 质量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