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分析的报告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68313896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分析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分析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分析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分析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分析的报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分析的报告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许多不应有的巨大损失。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同时也为排除事故提供依据,有必要探讨质量事故发生发展的规律。对大量的工程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虽然事故的类型各有不同,但发生事故的原因有不少相同或相似之处,对这些引发事故的原因,必须有足够的认识。本文对造成各类质量事故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详细剖析了由于施工操作质量问题引起的质量事故原因。1.事故原因概述1.1事故原因要素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其中最基本的因素有4种:人、物、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所谓人,是因为人与人存在的差异。例如:知识、技术、技能、经验、行为特点,以及生物规律所造成

2、的反复无常的表现等等。物的因素更为复杂和繁多。例如:建筑材料与制品、机械设备、建筑物和结构件、工具仪器等存在着千差万别。事故的发生也与某种自然环境有关。例如:大风、暴雨、大雪等恶劣气候等。社会条件系指不正确的长官意志,施工队伍的管理水平差、素质低。由于工程建设往往涉及到设计、施工、建设、使用、监督管理等许多单位或部门,因此在分析质量事故时,必须对以上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找到构成事故的每一个具体原因。1.2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构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例如:设计人员不遵照国家规范设计,操做工人违反规程作业等都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又如:结构吊装中,柱、屋架等构

3、件缺少必要的临时固定措施等属于物的不安全状态。间接原因是指事故发生场所以外的社会环境因素,如施工管理混乱,质量检查监督工作人员失责,规章制度不健全等等。事故的间接原因,导致直接原因的发生。1.3事故链及其分析工程质量事故,特别是重大事故,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由单纯一种原因造成的事故很少。如果我们把各种原因与结果连起来,就形成一个链条,通常我们称之为事故链。由于原因与结果、原因与原因之间逻辑关系不同,则形成事故链也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多因素集中型:各自独立的几个原因,共同导致事故发生,称为“集中型”。因果连锁型:某一因素促成下一要素发生,这些因果连锁发生而造成事故,称为“连锁型”。复合形:

4、从质量事故的调查中发现,单纯的集中型或单纯的连锁型均较少,常见的往往是某些因果连锁,又一些原因集中,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称为“复合形”。在事故的调查与分析中都涉及到人(设计者等)和(建筑物、材料、机具等) ,开始接触到的大多是直接原因,如不深入分析和进一步调查就很难发现问题的更深层原因,不能找出事故发生的本质原因,就难以避免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因此,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质量事故,应采用逻辑推理,通过事故的分析,追寻事故的本质原因。14事故的原点和事故的源点事故原点:事故原点是事故发生的初始点,如房屋倒塌在某根柱的某个部位等。事故原点在质量事故分析中有关键作用,它是一系列事故原因最后汇集起来形成事故

5、的爆发点,同时它又是事故后果产生的起始点。如某柱某部位有严重缺陷而导致柱破坏,由此又引起一系列与已有联系的结构构件的倒塌。事故原点的状况往往可反映出事故的直接原因,因此在事故分析中,寻找分析事故原点非常重要。找出事故的原点后,就可围绕它对现场上各种现象进行分析,把事故发生,发展的顺序逐步揭示出来,最后绘成事故链图,进一步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事故源点:绝大多数工程质量事故都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每一个事故原因都有起源事件,这些起源事件称为事故的源点。例如单层厂房柱倒排,原因有:柱无足够的临时固定措施,保证柱稳定的构件未能及时安装与固定,突然出现大风等。这些原因中各有起源事件,如柱临时固定

6、问题的起源事件可能是施工设计中没有明确规定支撑和揽风的设置要求;配套构件未能及时安装问题的起源事件,可能是构件制作、供应不及时,也可能是安装焊工或焊机不足等。查找事故原点可以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而通过事故的直接原因有可以找出事故的源点,这是工程质量原因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2施工操作质量事故的原因分析据有关统计资料反映:建筑工程质量事故中,施工责任占33%。而操作质量低劣导致质量事故发生的情况很普遍,常见的有:2.1土方与地基基础工程回填土与换土地基。最常见的操作质量问题是填料不良和夯实较差,由此造成回填部分明显下沉而造成事故。例如基坑(槽)填土沉陷,造成室外散水和室内地坪空鼓下沉,建筑物基础积

7、水,影响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在换土地基中,因此而造成地基明显不均匀沉降,上部机构开裂和变形,不得不加固地基的工程实例也不少。锤击桩。最常见的是入土深度和最后贯入未达到设计要求,由此造成或单桩承载力明显下降。灌注桩。最常见的是孔深不足,清孔不认真,桩身缩颈,倾斜过大,桩身夹泥等,这些都影响桩的承载力与变形。2.2砌筑工程施工中最常见的问题有黏土砖不浇水,砂浆配合比不当,搅拌不匀,使用已凝结的砂浆,砂浆饱满度差,组砌方法不良,通缝重缝多,断砖集中使用,墙身横不平,竖不直,砌体按槎不良,不按规定设置拉接钢筋等。这些操作质量的问题多数均影响承载能力与整体性,有的还能引起墙身裂缝。2.3钢筋加工和安装加

8、工与运方法不当。例如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不控制冷拉率,有的甚至出现反复冷拉,造成钢筋塑性明显下降;钢筋弯曲成型时,弯心直径过小,造成弯钧附近裂纹;搬运和装卸中任意摔打、撞击,造成钢筋裂纹或脆断等。错配或漏配钢筋。钢筋的品种、规格、尺寸、形状、数量、位置偏差或错误的实例不胜枚举,由此造成的结构开裂或倒塌事故时有发生。钢筋连接质量问题。接头长度、焊缝尺寸、焊接质量、接头位置等的问题均影响钢筋接长后的性能,或构件的可靠度。钢筋制作不良。制作工艺不良造成尺寸误差太大,构件变形;屋架等铰结的各件轴线不相交于一点;焊接尺寸和质量不符合要求。其中由焊接质量的问题造成的倒塌事故尤为突出。2.4混凝土施工制备。

9、滥用污水拌制混凝土,配料不计量,任意加水,搅拌不均匀等都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与其他性能,这类的问题在工地上屡禁不止,危害甚大。浇筑成型。已离析的混凝土不进行二次搅拌,混凝土停放时间太久,甚至用已初凝的混凝土浇筑,浇筑时自由落差太大而离析,不认真振动捣实等操作的问题,造成孔洞,柱墙“烂根”,构件中出现“米花糖”区段等严重的问题,有的因此导致建筑物倒塌。养护不当。新浇混凝土的温、湿度不符合要求,造成强度低下,混凝土开裂;大体积混凝土不按温度控制要求保护,冬期施工混凝土无适当养护措施等都可能造成质量事故。2.5结构安装:任意绑扎。构件的吊装位置与绑扎方法不符合要求,造成构件裂缝和断裂。吊装不稳。构件的起

10、吊中,无足够拉紧稳定措施,造成构件撞坏,或撞塌已吊结构。放线、就位、校正不认真,造成构件产生较大的错位偏差。连接构造不符合图纸要求。这方面的问题较多,诸如构件的支撑长度不足,连接构造随意使用焊接代替螺栓连接,不顾刚接与铰接的不同要求,任意改变节点构造,焊接质量差等。大型屋面板固定不符合要求。这类的问题普遍,有的还很严重。较突出的是板的三角没有焊接固定,使屋盖的稳定失去保证,有的工程因此而倒塌。工程临时占地恢复:工程新增水土流失主要来源于土料开采及临时施工区等占压破坏一定面积的植被。由于本工程土料开采量和施工临时占地均较少,且工程竣工后取土场、临时工程压占的土地都将复垦或采取植物措施予以防护。

11、弃料的处理措施:本工程废弃土石方可直接堆放到水库死水位以下的洼地中,对本工程的运行不会产生影响。3 预防措施或是处理方法3.1运行期环境保护措施1)在流域内应严格控制有损于植被保护和排放有毒有害工业废水的企业生产,严格禁止建设小造纸厂等污染企业。2)要加强流域内,尤其是库区自然植被保护和生态建设,禁上滥砍滥伐,禁止毁烧开荒,禁止非法砍伐水源林,保护自然植被和水源林,减小水土流失入库。3)加强坝址上游种植业中施用化肥和农药的管理,加强农民合理施化肥教育,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多施有机肥如人粪尿、家禽粪便,避免对河道水质和水库水质造成污染。3.2加强环境管理工作在工程建设和运行应加强环境管理,配备专业管理人员1人以上,确保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各项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的贯彻以及环保措施落实,组织施工期环境监测,及时发现施工期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确保工程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要对运行期进行环境管理。4 综合评价结论根据主要环境影响因子的预测结果,对工程的有利影响是主要的、长期的,不利影响是次要的、局部的,除少量淹没损失不可逆外,其它影响均可通过相应措施予以减免,不存在重大的环境制约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